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民办高校英语四级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民办高校英语四级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8

2024-08-15 10:37:36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高考成绩相比公立一本院校较低,学生在英语四级考试中会遇到更多问题,如词汇量整体欠缺、汉语原文无时态变化、译文中未表现出时态的变化等。以兰州某学院学生为例,在分析他们在英语四级考试中遇到的问题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对他们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高考成绩相比公立一本院校较低,学生在英语四级考试中会遇到更多问题,如词汇量整体欠缺、汉语原文无时态变化、译文中未表现出时态的变化等。以兰州某学院学生为例,在分析他们在英语四级考试中遇到的问题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对他们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四级;翻译教学

  引言

  兰州某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近三年的招生计划,甘肃省生源占比均在89%以上。由此可见,该学院生源以甘肃省为主,学生成绩相比公办本科学校整体较低。

  英语四级考试总分710分,翻译分值为106.5,占比15%。现题型为段落翻译,词数在140—160,内容涉及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成语典故等,主要考查学生将汉语文本中的信息用英语传达的能力。评分标准主要有是否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是否通顺、连贯,单词、语法是否出现错误等。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所教的2022级三个班级学生,共计181人。统计高考成绩发现:100分以上15人,80—100分79人,60—79分72人,60分以下15人。学生的英语水平偏低,在课堂翻译中,低级的语法错误和常见的句法错误频频出现。因此,在对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及词汇量、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后,主要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成绩。

  一、词汇层面

  能独立使用的语言翻译单位中,词汇是最小的单位。在翻译过程中,虽然篇章是最终的质量考查单位,句子是基础的翻译单位,但是大部分难点在于词汇的翻译。词汇的翻译能体现译者对原文宏观和整体性的理解与把握。

image.png

  (一)存在的问题

  在开学初期,教师为了解学生的实际词汇量,通过百词斩APP对他们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在3 200词左右,较少一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只有2 500左右,而四级词汇量要求是4 700,可见,学生词汇量整体欠缺。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之前,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词汇量,让他们记住常用的短语和表达。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那么英语的学习也就变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第一步应该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二)应对策略

  1.提升学生考纲词汇记忆

  在了解了学生的英语基本水平后,在课堂中讲授词汇时,除了讲解课文词汇表中的单词,还要对课文中出现的四级考纲词汇进行单独讲解,让学生在记住单词的同时,学会用该词汇的常见词义造句。讲解时通常采用的方法:首先,让学生通过诵读记忆单词的发音,即利用英语的读音规则来记忆。在学生诵读期间,教师可以对他们的发音进行纠正。很多学生带有地方口音,导致他们的英语发音不准。这样即使他们在听到汉语后会写出相应的单词,在听力考试中听到单词时也会因为发音不一致而不能把单词对号入座,导致听力成绩较低。其次,在学生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后,教师可以用这些单词进行简单的举例或者造句挖空,让他们对这些单词进一步举例或者填空,学会单词的用法。最后,督促学生对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定期复习。

  2.对四级常见短语进行积累与记忆

  四级翻译中有很多短语高频出现,对于这类短语,学生应注意积累,并且将同义词组放在一起记忆。这样做,在考试时看到相关表述,就能联想到自己所记忆的短语,并根据语境选取合适的表达。

  例1:修建之初是为了运输粮食,后来也用于运输其他商品。

  参考译文:With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grain transportation,its scope of shipment included other commidities later.

  在例1中,出现了“为了”。“为了”一词在翻译中一般有以下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翻译成目的状语,用todo sth.结构或者for后跟名词、代词、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表达;另一种是选用短语,如in order to、for the sake of、in the interest of等,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加入这些词或它们的同义词,让学生通过造句或者句子翻译熟悉它们的用法。

  二、句法层面

  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由于思维方式的原因,句子行文较松散,更加注重语言的意会性。句法特征为多种词性词语可担任主语、谓语,谓语无人称、单复数和时态变化,句间连接词较少出现。作为语法型语言,英语结构明确,以主谓宾结构为主。英语的句法特征为主语和谓语的选词有严格要求,要求主谓一致,句间关系有明确标识。

  (一)四级翻译中的句法问题

  第一,无时态变化。汉语原文无时态变化,译文中也未表现出时态的变化。比如,在例2中,句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学生在翻译时没有使用过去时态。

  例2:过去几年里,移动支付市场在中国蓬勃发展。

  学生初译:China’s mobile payment market boom in the past few years.

  第二,无语态变化。汉语原文无语态变化,英语译文也未表现出语态变化。在例3中,“田地也荒芜了”这个动作并不能主动发生,所以译文应采用被动语态,但是学生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敏感所导致的问题。

  例3:他等啊等,等了一天又一天,田地也荒芜了,却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

  学生初译:He waited and waited,day in and day out,field deserted,but he never got a second rabbit.

  第三,原文句式不拆分。学生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按照原文的句式翻译,不对句子进行拆分。在例4中,学生并未跳出原句结构的束缚,直接按照原语序和结构进行了翻译。这样的译文首先会出现英语语法错误,其次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例4: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

  学生初译:The Grand Canal is the longest man-made river in the world,starts from Beijing in the north,and lasts to Hangzhou in the south.

  第四,无主句语法错误。无主句是现代汉语语法的术语,是非主谓句的一种,指根本没有主语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谁”或者“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翻译汉语原文中的无主句时,译文也要使用无主句(车志亮2012;贺晓娜2018;张雅慧2015;王宁2016)。比如,在例5中,原文属于汉语无主句结构,但由于英语是语法结构严谨的语言,所有的句子都有主谓结构,直接翻译就会造成语法错误。

  例5:于是,不再耕作,每天守候在那棵树旁,等待着能再捡到撞死在树上的兔子。

  学生初译:So,no longer work in the field,every-day just wait by the tree,and wait to pick up another rabbit that hit on the tree.

  第五,无明显连接词。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所以英语句子之间的衔接得有连接词。但是,当汉语原文无明显的连接词时,学生在进行汉译英翻译时并未注意到句子的逻辑关系,因此其英语译文中也未出现标识逻辑的连接词,如例6所示。

  例6:农夫毫不费力就吃到了兔肉,心里非常高兴。

  学生初译:The farmer got a rabbit easily,was very happy.

  第六,语法错误。汉语原文中出现多个动词,译文依然沿用原文的句式,使用多个谓语,造成语法错误。汉语中的一个句子中可以同时出现多个动词,并不影响句子的结构,但是英语句子除了并列结构,一般是一个主动词,其他动作须使用非谓语等形式表示,如例7所示。学生在翻译时应注意此项语言差异。

  例7:从前,有个农夫正在地里耕作,突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奔而过,撞在一棵大树上死了。

  学生初译:Long long ago,a farmer was working in the field,suddenly saw a rabbit running quickly,crashing into a big tree and died.

  第七,句子成分缺失。翻译时使用的从句出现句子成分缺失错误。比如,在例8中,学生采用了从句,但是由于语法知识欠缺,从句缺少了必要的成分。

  例8:都江堰工程体现了我国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是全世界年代最久、仍在使用、无坝控水的水利工程。

  学生初译:This project embodies the wisdom of Chinese people that coexist with nature in harmony,is the longest used,still in us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at without a dam to control water.

  (二)应对策略

  1.提升学生语法知识

  学生出现时态、语态、单复数、主谓一致等方面的语法问题,说明基础的语法知识不扎实。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增加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并总结出常见的表示时态或者语态的词语,让学生加深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四级翻译中出现的较短、难度较低的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基本语法概念的同时增强信心。

  例9:从前,有个农夫正在地里耕作。

  参考译文:Once upon a time,a farmer was work-ing in the field.

  例9中含有明显的表示时态的词语“从前”,故在讲解时让学生首先注意到这个表示时态的词语,并在译文中使用过去时。在翻译完该句后,对句子中常见的表示过去时的词语加以总结,如小时候、很久以前、当时、刚才和已经过去的具体年份等。

  四级翻译中较常出现的时态有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等,教师可以用一堂专门的时态课,将它们整理、讲解,并在其中加入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牢固掌握。

  例10:纸质书籍的销售受到了影响。

  参考译文:As a result,the sales of paper books have been affected.

  例10中“受到”二字表明语态应该使用被动语态,所以在给学生讲解清楚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后,应补充被动语态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被动语态。

  例11:中国教育工作者早就认识到读书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参考译文:Chinese education workers have already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for a nation.(张曦2014)

  例11的翻译应遵循主谓一致原则,即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要与主语保持一致。这类问题看似很小,实则是学生在翻译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应该把该原则向学生讲清,并配以相关的练习,让他们熟练掌握,使其在真实的考试中不会出现该类错误。

  2.不同情况用不同处理方法

  任何英语语句都可以完形为主谓统携全句的基本态势。因此,针对汉语思维影响下句子拆分、无主句、多动词、缺少连接词等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对于简单句,保留原文的句式结构。

  原文句式为简单句,且原文主语可以继续做译文主语时,则保留原文的句式结构,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谓语。

  例12:公交车曾是中国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参考译文:Buses used to be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e Chinese people.(刘斌2019)

  例12中的主语是“公交车”,符合英语主语的要求,即主语由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充当。因此,可以将原文的主语作译文的主语,保留原文句式,使用主谓宾结构翻译该句。

  (2)原文没有主语,增补主语。

  原文没有主语,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英语表达习惯增补主语。

  例13:修建之初是为了运输粮食,后来也用于运输其他商品。

  参考译文:It was built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grain,and later its scope of shipment included other commodities.

  例13汉语原文没有主语,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知道,整段都在讲大运河,所以可以增补“大运河”作主语。但是英语语言习惯是避免重复,所以可以用代词it指代大运河,充当句子的主语。

  (3)对于流水句,根据构句的需要确定谓语动词。

  原文中有主语,但是出现了多个谓语动词。对于句子是流水句的情况,可以根据构句的需要确定谓语动词。其他动词根据英语语言习惯处理成非谓语形式,如不定式、伴随状语、目的状语等,并添加适当的连接词。

image.png

  例14:现在有些家长急于让孩子成功,往往步那个农夫的后尘,搞得孩子苦不堪言,却不见孩子学业长进。

  参考译文:Nowadays,some parents are so eager for their children’s success that they will repeat the tragedy of the farmer,making their kids suffer greatly and meanwhile seeing no progress of them.

  例14中出现了多个谓语动词,有“让”“成功”“步”“搞”“不见”“长进”。在明确句子的逻辑关系之后,翻译时可用so...that句式,选用be eager for sth.短语支撑主句,将“搞得孩子苦不堪言,却不见孩子学业长进”两个动词短语处理成并列的伴随状语。

  (4)句式复杂明确句中的逻辑关系。

  针对汉语原文句式复杂的情况,可以先明确句中的逻辑关系,以确定主谓结构来确定主干,明确其他各部分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来判定在句中的成分,最终根据英语语言习惯决定各成分的位置,并使用合适的连接词表明句中的关系。

  例15:人们看到黄叶开始变黄飘落时,知道秋天已经来临,这就是所谓的“一叶知秋”。

  参考译文:People know that autumn has already arrived when they see the leaves begin to turn yellow and fall,which is called“A falling leaf heralds autumn”.

  例15第一短句为时间状语从句,第二短句为主句,第三短句为定语。在翻译时,要先分清句中各部分在整个句子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照英语的表述习惯使用恰当的短语对句子进行建构,最后生成一个表意准确又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

  (5)使用从句时避免成分缺失。

  在需要使用从句时,应首先找出先行词,判断该从句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不同从句的构成写出完整的从句,避免成分缺失。针对从句不熟悉的情况,教师可专门上一堂从句讲解练习课,让学生通过不同从句的练习熟练掌握并使用。

  结语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四级考试成绩对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的影响愈加明显。翻译是一个既能考查学生基本翻译能力,又可能在未来的职业中用到的重要技能。学生应该在树立正确认识的同时,明白自己的短板,加强练习,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引用文献

  车志亮.2012.《齐民要术》句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贺晓娜.2018.《“一带一路”中国梦的实践》(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湘潭大学.

  刘斌.2019.任务型教学法下的CET-4段落翻译过程研究[J].科技视界,(30):83-84.

  王宁.2016.2015年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

  张曦.2014.2014年6月四级翻译真题点评[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5):147-149.

  张雅慧.2015.地方志文本中复杂句式英译的实践报告[D].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