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以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为例论文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以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为例论文

47

2024-08-10 14:45:1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阐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以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的阅读教学设计为例,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中英语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还承担着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思政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

  【摘要】阐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以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的阅读教学设计为例,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中英语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还承担着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思政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张湖婷2023),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载体,能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提取课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充分挖掘英语阅读课程里面所包含的德育要素,并将其渗透和贯穿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英语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激发中华民族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张华2019)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阅读教材的思政元素,在具体的语篇和情境中,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立足于思政角度,选择问题导向法,对话语中的思政元素提炼,品析语言中的价值理念”(黄国文202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合作,激发中华民族成员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通过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中华民族成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李明2018),增强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认同和理解,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005XpTbZly1hp2ybulh3mj30u00u0mzt.jpg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下面,以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为例,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

  本课的小观念为“理解和介绍不同人眼里的中国春节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感悟与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及美德”,使学生能够谈论或写出春节的由来,并了解春节主要的庆祝方式,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What】春节是我国最隆重、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每一个节日活动都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含着对家人团圆的祝愿及对祖先的纪念。Lesson 1 Spring Festival以三位读者的叙述为例,具体说明春节各种活动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第一部分以一名外国留学生的视角叙述了春节打扫卫生、贴“福”字和除夕放鞭炮三个习俗;第二部分讲述了一名中国青年坐火车回家的春运体验;第三部分以一位老人的视角叙述她对孩子回家过春节的期待,以及她所做的节日准备。

  【How】作者以三位读者谈论春节感受为例,阐释中国人如何通过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家庭团聚的精神。文章话题词汇丰富,出现了很多与活动有关的词如let off fireworks、book tickets等,以及表达美好愿望的词如happiness、spirit of family等。此外,文章配有“福”字和人物插图,生动形象。

  【Why】作者希望学生学完本课后能从春节的活动推断出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春节的扫尘、贴“福”字、回家团圆的文化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家庭精神。同时,作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传播中国春节传统文化,深层次理解节日的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05XpTbZly1hp2ybuz4v7j30u00tz417.jpg

  (二)学情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学生,他们英语基础较弱,对于春节的体验较少,渴望通过学习相关表达,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学生能够结合图文获取文本信息,有一定的总结和推理能力,初步掌握了预测、略读和扫读的阅读技巧,但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容易停留在浅层次上,对于各种春节活动和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够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描述春节的基本词汇和基本信息,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

  2.学生能够向人们介绍春节,理解与表达传统春节活动背后的家庭精神;

  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树立文化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能够介绍春节,理解与表达传统活动背后的家庭精神;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树立文化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树立文化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教学方法

  任务型阅读和PWP阅读模式。

  (六)教学过程

  Step 1:To be a free talker

  1.利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呈现有关春节介绍的英语原声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提到了哪几种春节庆祝活动,同时呈现以下问题:

  (1)What does Spring Festival mean to you?

  (2)How do you and your family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视频,认真记录自己看到的春节庆祝活动,结合具体情境思考这些活动背后的含义。

  2.预测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猜测每个作者的写作视角。

  【设计说明】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回顾和看视频活动,了解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掌握情况,激活其与节日主题相关词汇及表达的背景知识,引导其初步体验和感受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意义,为本课学习和探究进行铺垫。(感知与注意)

  Step 2:To be a quick reader

  1.阅读获取主旨大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回答主旨大意问题:“文章使用了什么写作结构?”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板书并展示文章结构。

  学生活动:对教材中出现的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总结文章内容。

  2.阅读获取具体信息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What is Tom’s feeling?(2)What is Xu Guang’s feeling?(3)What is Li Yan’sfeeling?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找出答案。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梳理与表达节日活动相关的基本信息,熟悉相关词汇及表达,进一步理解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Step 3:To be a smart reader 1.“头脑风暴”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复述读者的春节体验,给出评价。

  学生活动:阅读文章,找出几个春节的热闹场景并谈论。

  2.学习表达

  教师活动:搭建“支架”,提供表达句式:It was the first time...The greatest excitement began the night before spring festival.It’s great to hear that...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讲述自己的春节经历。

  学生活动:谈论自身上一次过春节的感受,掌握节日感受的具体表达方式。

  3.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讨论与文章相关的几个问题:(1)Do you agree with what the author says in the last paragraph?(2)What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s and customs does your family keep and practice every year?(3)What can you infer from Xu Gang and Li Yan’s accounts?What does it mean in Chinese culture?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享答案。

  【设计说明】让学生分享对春节的经历,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到春节家庭团圆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文化内涵,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春节背后的文化意识及传统精神,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Step 4:To be a wise learner

  1.复述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复述文章。

  学生活动:学生和同伴复述文章,客观评价优缺点。

  2.展示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去年春节的体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分享和点评进行总结与补充,指导和反馈。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其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同学的展示,做好记录,完善自己的展示。

  【设计说明】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介绍中国春节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树立文化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获取、理解、整合所学知识,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运用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实现知识到能力和素养的转化。(概括与整合)

  Step 5:Summary and Homework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根据思维导图提示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内化与运用)

  必做:制作家庭团聚的海报。

  选做:网上搜索更多春节活动的信息。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内化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实现真实交际功能,推动迁移创新,实践主题意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与应用、迁移与创新)

  (七)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遵从大单元教学及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逐步引导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设计难度由低到高的学习活动,形成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践行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本课设计突出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引导学生通过向外国朋友介绍一个自己家庭的节日活动,并制成海报通过社交软件发布,有效激发他们传播与弘扬中国文化的意识。在展示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了课堂的主题。但是,本堂课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内容活动过多,没有讲完,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

  结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虽然自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内容、考试题型、评价方式等发生了变化,但是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一直没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变。高中英语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研究以一堂阅读教学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开展了有效的阅读教学,也获得了很多的教学启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讲授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要研究教学设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英语教学目标相融合,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情怀,真正发挥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

引用文献

  黄国文.2020.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J].中国外语,(5):23.

  李明.201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与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1-7.

  张湖婷.2023.系统视角下从外语课程思政教育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论课程思政教育机制的系统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199-204.

  张华.2019.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