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版英文小说优化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论文

2024-08-10 14:11:4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阐述原版英文小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提出原版英文小说在结构、语言、创意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是训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写作策略比较有效的教学资源。基于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夏洛的网》为例,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阐述如何通过多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记叙文的故事构思、语言表达及语篇创作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丰富高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摘要】阐述原版英文小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提出原版英文小说在结构、语言、创意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是训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写作策略比较有效的教学资源。基于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夏洛的网》为例,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阐述如何通过多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记叙文的故事构思、语言表达及语篇创作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丰富高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原版英文小说;读后续写;《夏洛的网》
一、原版英文小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原版英文小说在结构、语言、创意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分析原版英文小说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对固定并可以借鉴的语篇模式,从而增强其理解与创作语篇的信心(赵霞2010)。原版英文小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三个方面的示范作用。
(一)示范记叙文写作结构
学生通过阅读原版英文小说,能养成读角色、画地点、明时间、划分故事发展阶段、分析角色情感变化、找伏笔、预测后文、关注地道语言、积累修辞手段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整体阅读中,学生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章情节,针对续写部分已给的两个段首句,推断合理的续写情节和内容,了解不同的细化段落关系构思,掌握对应情境的行文规则,明晰记叙文的基本格式与结构,为在写作前的谋篇布局提供可参照、可借鉴的样板。
(二)示范记叙文写作语言特点
原版英文小说地道的语言给学生在文本的语言风格、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段等方面作了专业的示范,帮助他们在凝练和组织写作语言时能借鉴通俗、地道的语料。
(三)激发记叙文写作创意
例如,在《夏洛的网》读写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直接模仿,而是帮助他们通过阅读与分析,打开思路,根据前文伏笔,构思出有协同性、与前文融洽度高的后续故事情节。教师鼓励学生突破记叙文阅读的固定模式,将注意力放在深度阅读上,训练更多维、立体的构思,更有深度地描述后续情节的发展。
二、《夏洛的网》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在进行《夏洛的网》写作教学指导时,注重文本结构和语篇分析,提出“needs(作者要表达的需求)—difficulty(困难)—solution(解决)—denouement(升华感悟)”的读后续写思路,鼓励学生根据伏笔合理预测下一章的情节,灵活运用语料,以原版英文小说为依托,在合理构思中自主创造出与前文协同度、融洽度高的故事情节。
(一)分析《夏洛的网》篇章结构,给情节思路搭“支架”
在阅读原版英文小说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勾勒出小说的篇章结构及谋篇布局,基于文体结构,进行客观、合理的预测,帮助学生从原版英文小说中提炼可借鉴模仿的构思。
《夏洛的网》讲述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的友情故事。由于威尔伯要被养肥宰了,为了救好朋友,蜘蛛夏洛不断在网里织字,暗示威尔伯是一头神奇的猪。由于夏洛网上的文字,威尔伯因与众不同而获奖,也因获奖和名望保住了性命。当威尔伯带着夏洛的卵袋回到农场时,夏洛却因不断织网而死在空旷的地上。故事以夏洛留下的卵孵化了,威尔伯保住了性命,与夏洛的后代们结成朋友结尾。
在整本书阅读前,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写作风格类型:循环(Circle)、模仿(Copycat)、反转(Switch)、困境(Stuck)、竞赛(Contest)、转型(Transformation)等(见图1)。
循环:循环在同一个地方开始和结束。它们涉及的过程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模仿:当一个角色模仿另一个角色的外表、行为、能力等时,就会出现模仿故事。模仿背后的动机可能是钦佩或陷害某人。
反转:切换故事发生在两个项目、人员、职位、能力等意外或故意切换时。由此产生的情况往往很有趣。通常情况下,当事情发生逆转时,故事就结束了。
困境:困境是一种情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某物/某人陷入困境,故事的重点是如何删除/释放它。在一些被卡住的故事中,被卡住的物体/人是不小心被卡住的。在另一些故事中,一个物体/人被故意放置,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试图删除/释放这个物体/人。小说可能会写一个角色陷入某种观点或情绪,以及导致他改变观点或情绪的情况。
竞赛:通常包含主角和对手之间的竞赛。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角会赢得比赛。英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比赛类型之一。
转型:大多数故事在包含某种性格变化时效果最好。然而,转变情节更进一步,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变化的性质和产生的效果上。转型故事考察主人公在情节各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对事件和刺激作出反应,成为一个与最初不同的人。
以第一章为例,开篇有大量的角色信息,教师以提纲形式将信息含量较大、人物关系复杂且看似凌乱的内容梳理清楚,借用思维导图及符合文本体裁结构要求的形式,把逻辑通顺化,完成续写任务,实现了原版英文小说教学结构学习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1】
教师从小说《夏洛的网》Chapter 1的语篇入手,让学生梳理提纲中对应的信息。
T:Read the text and complete the notes below(见图2).
图2根据Chapter 1,通过对比描写艾弗里(Avery)和家人的性格,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思维,为分析人物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以上活动,教师继续说道:“Please find out detailed information to complete the diagram.”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提问的形式完成信息梳理(见图3)。
T:Focus on the descriptive words and incidents in this passage to identify and interpret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passage.
教师引导学生在梳理原版英文小说内容的过程中,提炼阅读文本中的问题矛盾与解决方案的信息,以思维导图为思路引领,从小情节小问题中理清叙事的整体思路及核心主题,学习名著情节设置的环环相扣,训练他们在文本中找伏笔,为读后续写构造架构。学习写作结构时要以内容为抓手,梳理文本结构,作好写前初步准备。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续写思路和内容框架,才能结合地道的话题语料完成续写任务。
刘苏力(2006)指出,一本好的原版英文小说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写作理论,有可模仿性。基于原版英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找出章节文本及章节之间的布局规律,理解记叙文的体裁架构,给续写搭好思路与语言“支架”,从而促使其整理归纳好写作素材,拟出写作文本框架。
(二)借鉴原版英文小说,凝练写作语言
原版英文小说在词汇、语法、表达和语言逻辑等方面都具有示范性和标准性。重视原版英文小说语言示范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能创造自然真实、轻松快乐的语言文化环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品味语言和文化,融入作品所创造的氛围中,真正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互动,同时促进语言学习,有助于形成优秀思维品质。通过剖析原版英文小说的语言,深度解读语篇的意义,不仅能学习基本语言特征,把握语言内涵,还能有效优化写作的语言表达。
1.从文本特征入手,分析原版英文小说语言特色
归纳相关体裁的语言特点时可关注三个方面:第一,原版英文小说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措辞或特定的语言表达;第二,各段或各部分的中心句及展示语篇框架结构的词汇;第三,常用的句型或词汇(张冠文2021)。
在分析语言特色时,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特征,分析语料,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记叙文文本的语言特点。
教师通过《夏洛的网》整本书阅读,尝试使用系列任务活动,有针对性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促使其积累语料,提高其语言综合技能。
(1)每个单元重点关注两个前缀、两个后缀和词根。提供图形任务和练习活动。所选的附件在另一本书中重复一次。
(2)每个单元练习以下一种或多种操作:比喻语言、习语、谚语和/或格言。每个单元包括一组答题卡、复习定义的图形组织者和一个练习活动。活动基于作者的写作风格。
(3)每个单元都包含使用上下文线索的练习。选定一名组织者,组织讨论并解释任务卡及常见的上下文线索,如定义、同义词、反义词、示例、因果关系、比较、列表/系列和描述(教育部2022)。任务卡包含基于书本的多项选择题,并选择游戏活动与卡片一起使用。卡片按单元更改,比赛规则则保持不变。
(4)每个单元选定一名组织者,讨论大写和/或标点符号规则。任务卡包含基于书本的多项选择题,并选择与卡片一起的游戏活动。
(5)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复习知识清单和一项语法练习活动。
(6)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复习的知识清单和一项练习拼写规则活动。
(7)每个单元设计一个任务单,负责复习规则和类似游戏的练习,包括同义词、反义词、令人困惑的单词集和/或同音词/同形词。
【教学片段2】
在原版小说《夏洛的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重把握其语言特点,通过理解章节之间、段内及段际的衔接关系,分析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并整编语料,分类提炼出不同的表达。
在学生理解语篇的过程中,关注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并在名著中找到支撑该特点的相应表达方式。通过对记叙文语言特点的学习与分析,学生在后续写作中的语言表达会更加精准、恰当。
2.找出文本隐含信息,分析语言内在关联
学生深入分析原版英文小说语篇,通过Word Map、Synonym Map、Relational or Complementary Antonyms、Graded Antonym Map(见图4)挖掘文本的隐含信息,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水平。
【教学片段3】
引导学生精读原版英文小说章节,让他们在任务链的引领下找出语言表达中的隐含信息和弦外之音,同时分析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联。
T:What happened to Wilbur finally?What do you understand from this story?
学生在读原版英文小说文本的过程中,要关注记叙文语言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问题任务链,找出文本的隐含信息。学生回答:
S:Wilbur survived finally with love and sacrifice.Charlotte shows us its smartness,bravery,sacrifice,love,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
教师要指导学生挖掘主题思想的意义,以及隐含在文本中的论据,通过戏剧表演、讲故事、征稿等活动,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注重逻辑关系。
3.抓住原版英文小说重点词句,把握语言情感特点
在分析原版英文小说语言时,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意义,敏锐洞察语言背后的情感信息,这样才能真正解读原版英文小说的语言情感特点,确保学生在进一步交流思想的同时,准确、恰当地传递信息。学生从积累小说的重点词句入手,适当摘抄(如下页表所示),把握语言、情感特点进行精准表达。
【教学片段4】
教师以问题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好朋友”应该具有哪些品格,并通过板书呈现。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生生、师生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把他/她当成是最好的朋友的理由,激发其更深层次地获得情感认知。
T:What qualities should a“best friend”possess?S:Share opinions.
T:Who is your best friend?What made him or her special?What personal qualities does she/he possess?Why do you consider him/her as your best friend?
S:Complete the form in Activity 1 after listening to the demonstration.
通过对原版英文小说词句的挖掘,学生体会到小说语言的情感特色。对原版英文小说语言情感特点的挖掘能激发学生在行文中展示自我。学生在理解小说背后的主题、情感的基础上完成习作,所表达的内容更富含真情实感,更具思想深度。
结语
原版英文小说阅读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文本分析能力,促使其挖掘文本的意义,训练写作结构,使输入与输出结合,通过展示学习性成果和创造性成果、角色扮演,与作者产生共鸣,超越文本,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教师应致力于探索如何让原版英文小说成为学生读后续写的阶梯,助力他们用合理的结构、得体的语言生成丰富且彰显创造力的文本。
引用文献
刘苏力.2006.英语写作课程中原版英文小说的要求与选择[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4):56-61.
张冠文.202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过程体裁写作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50-54.
赵霞.2010.“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中的研究与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112-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