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论文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论文

28

2024-08-10 13:40:4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分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应用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从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三个角度,探究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策略。认为教师应从学生的思维现状、阅读文本内容等角度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有层次性、深入性、拓展性的问题链中深入领悟阅读文本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感知展开思考质疑,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摘要】在分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应用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从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三个角度,探究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策略。认为教师应从学生的思维现状、阅读文本内容等角度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有层次性、深入性、拓展性的问题链中深入领悟阅读文本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感知展开思考质疑,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问题链

  引言

  问题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结合阅读学习的内容、目标等设计系统性的问题,利用这些富有层次性的提问,助力学生逐步挖掘阅读深层内涵,有效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论述如何运用问题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巧用问题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性思维品质主要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整体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层次分明地展开各种学习活动。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形成递进式的感悟过程,逐步发现阅读文本中隐藏的各种逻辑关系(周娜2023)。

  (一)抓住矛盾设计问题链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故事情节或者具有鲜明人物特点的阅读文本。这些文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或者突发的事件等。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故事发展的矛盾点展开问题链设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事件的经过,从而使其在不断的思考推理中提高逻辑思维品质。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讲述了一个国王喜欢新衣服的故事,虽然从头至尾都在阐述与新衣服有关的内容,但是在结尾处出现了转折,即国王明明穿上了骗子给他缝制的新衣服,却并不开心。基于这两处鲜明的对比,教师设计“总—分”式的问题链:

  1.Firstly,we all know that the king likes new clothes very much.Finally,the king doesn’t want to travel around the city wearing new clothes.Why?

  2.What happened to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is new dress?

  第一个提问通过前后情节的强烈对比效果,激发了小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国王与新衣服”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在故事细节的分析研究中得出最后的答案:“The king likes to wear new clothes.At first,he thought the clothes were real,but in the end,he found himself deceived.”第二个提问属于总结概括性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回忆梳理整个阅读文本的脉络。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可以清楚地归纳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国王喜欢新衣服—两个骗子上门—欺骗国王开始假装做衣服—拿不存在的衣服给国王试穿—大臣和国王碍于面子没有揭穿谎言—国王游行出丑”。

005XpTbZly1hoypumf6aqj30u00u0h08.jpg

  (二)抓住转折设计问题链

  小学英语教材中基本上都是一些学生喜欢或者极具趣味性的文本,很多阅读内容会因为某一个矛盾点、人物、事件的介入发生情节上的转变,这种转变通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阅读文本的转折点处设计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更好地梳理故事的起因、发展、转折和结果,引导他们在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品质。

  仍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国王一开始很喜欢骗子制作的新衣服,后来却不愿意穿着新衣服***,其转折点是遇到一个小孩说了真话,让国王觉得羞愧,无地自容之下只能落荒而逃。在这个转折点,教师设计如下问题链:

  1.Did the king just start liking this new dress?(引入性提问,明确国王刚开始很喜欢这件衣服)

  2.When did people find out that the king was naked?(思想聚焦到小孩的行为上)

  3.What did the child say on the street?(转折的关键点出现)

  4.If you were a minister or citizen in the story,what would you do?(发散性思维提问,有助于小学生的思维迁移)

  5.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king?(深层理解故事的内涵)

  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转折点发现其中隐藏的人生哲理。教师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设计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梳理故事发生转折的关键因素,并通过一些拓展性提问赋予他们独立思考和思维转移的机会,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想法给出更多的答案。以“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king?”为例,学完整个文本内容之后,通过对故事中国王所作所为的了解,学生对于这个国王会有全新的认识,并给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I think it’s not wrong for the king to like wearing clothes.Everyone loves beauty,but he shouldn’t be too vain.In order to prevent scammers from saying he’s stupid,he goes on the streets without clothes,and ultimately people still laugh at him.”

  二、巧用问题链,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养成重在培养小学生反思、质疑、求证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不茫然接受同一种观点或者思想,可以通过讨论活动求证事件的真假。

  (一)结合语境设计问题链

  小学英语阅读文本中会出现一些情感性的语句,这些语句带有一定的个人情绪,可以作为一个阅读学习的突破口展开深入探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富有情感色彩的词组、句型等元素入手进行提问,大胆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事件的本质(黄慧玲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Seasons围绕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进行了描述,每一个段落都带有对这个季节的情感色彩。比如,在关于spring的文本中,作者通过“We fly kites,we go boating,I love spring.”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围绕这一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阅读内容,教师设计如下问题链:

  1.Do you like spring?Please give the reason why you like it?

  2.Which season do you prefer,spring or autumn?Why?

  第一个问题直接从阅读文本的主题入手,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或者微视频中给出的画面,说出自己对春天这个季节的感受,以及喜欢或者不喜欢它的理由。因为这个提问的设计并没有形成思维闭环,鼓励学生从喜欢或不喜欢两个角度思考、质疑,所以在这个提问中有很多学生表达了与课文观点截然不同的感想,如“I don’t like spring because there are many flowers blooming in spring,and my mother is not feeling well.”等。

  第二个提问属于递进式对比质疑和分析过程,将“Spring and Autumn”两个季节放在一起讨论,有助于学生发现不同季节喜好的各种原因,如气温、花粉过敏、喜欢落叶、丰收的感觉等。无论学生给出哪一种评价,都是他们发自内心对某一个现象、事物的客观点评。

005XpTbZly1hoypump1caj30u00u0dvj.jpg

  (二)结合现实设计问题链

  批判性思维品质基于学生个体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引导他们对阅读文本中的信息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基于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中结合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育”的理念,尽可能将阅读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发生关联,引导他们站在主人公或者作者的角度反思和评价一些事情。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围绕“城市环保”主题展开,介绍了几种污染城市环境的类型,并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于是,教师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设计问题链:

  1.What kind of garbage do you think often appears in cities?What are the hazards of it?

  2.If you were asked to become a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or,what would you do?

  这两个问题都属于阅读文本主题与学生经历对接的类型,可以引导他们在思考中代入自身的感受。第一个问题紧密衔接阅读文本中出现的某一类污染源,同时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回答,如有的学生表示:“Plastic bags are a common pollutant in daily life.We often see them near streets,parks,and streams.Plastic bags are not easy to decompose and can also produce toxic substances.”这样的回答既认同了课本中的观点,又结合生活现实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更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可以在问题链互动中产生更多的想法,如“I will reduce toxic gas emissions.”“I will set up warning signs in the park.”“I will give speeches in various cities,urging people to cherish the city.”等。

  三、巧用问题链,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推陈出新,萌发更多新鲜有趣的想法。思维的创新性是新课标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特点在合适的地方巧用问题链,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一)利用悬念设计问题链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经说过:“思维自惊讶开始。”只有有疑问或者有探究欲望之后,学生的大脑才能被成功激活,好奇心才能被成功激起,他们才会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大胆猜测和推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的转折点、趣味点等元素利用一些悬念设计问题链(陆坊庆2022)。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并结合最后一张插图设置悬念:“为什么金发姑娘会从房子中逃跑呢?”由此开启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What did blonde girls do in the house?

  2.Do you think these three bears will harm Goldi-locks?

  基于课本中的插图内容,教师引领学生解读图片并设置了悬念,为他们提供了思维成长的起点。看了插图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猜测故事发生的经过及结果。比如,关于第二个问题,有学生认为:“The blonde girl is impolite.She casually enters someone else’s house and fiddles with their food and bed.The three bears must be unhappy.”也有学生认为:“Goldilocks is very cute.She got lost before entering the house,and all three bears are very kind.They will like Goldilocks.”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层层铺垫,首先让学生了解金发姑娘做了哪些事情,然后生成新的动态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思维的发散点,使其可以结合金发姑娘的遭遇大胆猜测。

  (二)利用标题设计问题链

  标题是一篇文本的精华所在,可以概括文本的内容,也可以提炼文本的内涵,很多时候学生只要精读研究标题就可以大概掌握阅读方向。另外,有一些标题具有悬念性、引导性,更具有引导学生挖掘分析的特质。基于这种特点,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设计各种问题链,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阅读内容(任洁2021)。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Unit 7 On the farm时,教师围绕标题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1.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farm”?

  2.What do you think we will see in the farm in the textbook?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非常巧妙。第一个问题从“农场”的定义出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农场是什么样。然后,采用递进的提问方式,在学生确定农场的性质后,开始第二个问题,鼓励他们展开想象描述农场中会出现的动物、植物等。这两个问题互相呼应,搭建了完美的思维阶梯,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见解,也可以提前让他们复习与农场有关的英语词汇。

  结语

  问题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是一门教育艺术,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思维现状、阅读文本内容等角度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他们在有层次性、深入性、拓展性的问题链中深入领悟阅读文本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感知展开思考质疑,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引用文献

  黄慧玲.2022.用好问题链设计,提升语篇教学有效性[J].课堂内外(高中版),(23):9-10.

  陆坊庆.2022.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问题链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5):56-59.

  任洁.2021.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问题链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7-12.

  周娜.2023.基于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