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3c的阅读语篇为例论文

2024-08-10 12:02:0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开展,英语课堂如何“提质增效”成为摆在英语教师眼前的重任。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内容。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便是阅读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维至关重要。认为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富有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3c的阅读语篇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开展,英语课堂如何“提质增效”成为摆在英语教师眼前的重任。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内容。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便是阅读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维至关重要。认为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富有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3c的阅读语篇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黄远振(2019)强调,在阅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需要基于文本。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引领学生在认识文本、感受文本、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发展阅读技能,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寻找答案,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建立起一种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提高思考能力和阅读技巧至关重要。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生动的图片,又有精彩的故事,涵盖多种主题,深入浅出,充满文学和语言魅力。这些文本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经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利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3c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研究背景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课堂做到“提质增效”。对英语教师来说,“提质增效”的关键就是英语课堂。因为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所以“提质增效”的关键就是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而判断英语阅读教学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便是阅读课上学生的思想是否活泼、是否展现批判性和创新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应设计多种不同的课堂活动,以帮助他们提升思维品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受阅读的温度和魅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吴雯2022)。
二、研究意义
施克莱尔(Schleicher)曾谈到全球一流教育的三项基本要素分别为思维、资源和人才。思维居于三大重要元素之首,突出强调思维的意义。2007年,美国推出的“21世纪核心技能框架”提出了三大学习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以及生活和职业技能。其中,学习和创新技能涉及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22)。语言学习与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彼此渗透、交融互动、协调发展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必须借助这一载体,同时思维能力又是学习能力的基石,是创新的必备条件。
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至关重要,而英语阅读由于其以任务为载体、活动为依托,天然地可以对学生思维品质起到训练的作用(农邵前2023)。因此,阅读教学架起了语言和思维的桥梁。第一,阅读文本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突出的人物形象等要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阅读属于高阶认知活动,它需要运用逻辑性思维对语言进行条理化和系统性整理,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还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对作品加以评价、鉴别和重构等,在学思结合中培养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认知心理学指出,阅读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指人脑对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评估、推理、分类、组合等各种复杂思想活动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培养独特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注重他们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品质需要具备深刻的洞察力、真挚的情感和策略。因此,在阅读课堂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不可或缺的。
三、课例分享
(一)认真选材,深入分析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富含多元的阅读文本。研究者可以根据学情,从阅读文本的基本结构、文体、内涵、主题、历史文化等方面出发,深入发掘文本,分析、吃透文本内容,从而全面理解文本内涵。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3c的阅读语篇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的才能、影响和精神品格等方面的内容,并巧妙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突出中西方社会对孙悟空理解的巨大不同,即孙悟空在我国被社会大众所熟知,但在英国,1979年英国孩子们才首次看到孙悟空这一电视节目,而这背后的缘由又是什么呢?通过这一对比,激活学生思维,引发他们思考,促使其不断深入探究这一事件背后的根源。文中提到孙悟空的主要装备为金箍棒,这一装备使孙悟空几乎无所不能。而同时孙悟空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便是他的尾巴。除非他藏起自己的尾巴,否则就无法成为一个“人”。这一线索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孙悟空及我们自身的利弊。综合分析,介绍孙悟空的这篇文章有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它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在完成各种阅读活动中逐步提升思维品质。
(二)兴趣导入,激活旧知
语言的掌握离不开语境的辅助,思维的形成离不开语境的支持。在思维型阅读课程中,教师应通过探究主题的含义来指导学生,并通过建立与主题内容紧密相连的语境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能力(吴雯2022)。关于读前导入活动的设置,教师要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入手,以阅读文本为抓手,在认真研究读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读前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唤醒他们已有的认识与经验,帮助他们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有准备、有目的地开展学习,为后文学习作好铺垫。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教师在课前用《西游记》片头曲导入,熟悉的旋律一响,便能迅速拉近学生和课堂之间的距离,从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勾起他们关于孙悟空的背景图式。紧接着,教师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onkey King?”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能够快速说出有关孙悟空旧知的了解,以便于为后面教学作好铺垫。
(三)策略运用,把握大意
思维的概括性指通过对大量实际情况的分析,提炼出有关某个事件的普遍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在人类的思想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件的限制及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性,不仅拓宽了人们认知的领域,而且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思维水平。介绍孙悟空的这篇阅读文本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主旨大意,学生需要在充分认识课文的含义之后才可以准确概括处理,有一定难度。另外,因为这篇文章缺少标题,所以学生必须在全面把握文章内涵的基础上为文本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通过使用特定的阅读技巧,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在学前预测环节,教师提问:“What might this passage be about?How do you know that?”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点拨,意识到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The Monkey King”和插图都是文本预测的关键要素。关键词和插图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获取主旨大意的关键抓手,为其今后对主旨大意的把握指明了方向。
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段朗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在这一环节,学生对第二段的段落大意概括最准确。因为文中反复出现了can、be able to等关键词,学生立刻能看出来第二段是讲孙悟空的能力。而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段意概括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因此,教师就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进行问题链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段落大意。
第一段的问题链设置如下:
(1)What happened in 1979 in England?
(2)Is the Monkey King new to Chinese children?
(3)What kind of writing technique does the writer use?
(4)What does the write want to tellus?
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明确作者是通过对比手法说明孙悟空在1979年才传播到英国,第一次被西方小朋友熟知。而孙悟空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是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的主角。通过点拨,学生明白了这一段主要是为引出孙悟空这一话题。第三段的问题链设置如下:
(1)What has excited the children of China for many years?
(2)What’swestern children’s attitude towards the Monkey King?
(3)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Monkey King?通过问题链剖析,学生便可以明确在第三段的
介绍中,作者也是用对比手法呈现孙悟空在中西方均受欢迎的原因,重点揭示孙悟空的影响力和精神品质。
(四)导图梳理,思维提质
思维导图是用图文融合的方法,将各个主题之间彼此隶属和关联的层级关系凸显出来的一种将思维形象化、可视化的有效工具。通过运用左、右脑的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并利用图形和颜色等载体实现这一目标。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文本中的内容与读者进行更加深入地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他们如何理解和发展这些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非常重要。
在学生分析完文本内涵后,教师让他们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将对文本的理解可视化。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见下图),学生将文本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将零散、细碎的文本内容系统、有机地呈现出来,便于理解和记忆。
(五)巧设问题,活跃思维
思维指大脑利用分析、判断、想象等方式实现信息转化,并间接概括客观事物,从而产生全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思维品质反映了一个人的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及创新能力,它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深刻洞察力的个性化思考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张甜甜(2022)指出,英语思维能力不仅是一种基础的语言技能,还涉及一系列的技巧,如逻辑性、批判性及创造性思维,这些技巧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思维品质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联系有关的语言、文化、社会现象,把课程学习任务和现实生活问题密切关联,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探索欲望,并引导其利用所学感知语言、分析和解读文本,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度互动,做到读懂文本,发展学生思维。
关于思辨能力的提升,教师主要设置了以下关键性问题:
(1)Why did the Monkey King become popular in 1979?
(2)What is the Monkey King’s weapon?What does the Monkey King’s tail stand for?
(3)What is your weapon?And what’syour weak-ness?How can you deal with your weaknesses?
(4)If you could turn into an objector a man,what or who would you like to turn into?Why?
问题一需要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联系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分析孙悟空在1979年开始在西方受欢迎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问题二主要围绕孙悟空的优缺点展开,并让学生学会全面认识孙悟空。问题三由孙悟空映射到学生自己,经过讨论,学生会意识到要辩证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问题四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回答自己想要变成某物或某人时,重点在于分析原因。原因的分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语用能力。讨论这四个关键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深刻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创设活动,碰撞思维
读后活动要基于文本内容,同时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阅读文本的不同类型,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如辩论赛、读后续写、课文创编、表演、文学作品比较等,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和深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学习完介绍孙悟空的这篇文章后,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两个读后拓展任务:一是要求学生用英文从不同角度介绍孙悟空或其他人物形象;二是让其创编一段自己与孙悟空的对话,并尽可能体现孙悟空的人物特点。两个活动都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有迁移和创新,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
结语
培养思维品质不仅是核心素养的关键,更是个人成长的必备条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托合适的阅读文本巧设问题,以便于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关注段落大意和主旨的提炼,以便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整合文本信息,提升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进行适当的读后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思维品质需要漫长而艰苦的努力,绝非易事。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文本,并不断改进阅读课程。学校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引用文献
黄远振.2019.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农邵前.202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中国教师,(4):72-74.
吴雯.2022.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校园英语,(32):117-119.
张甜甜.2022.高中生英语阅读活动中思维品质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