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基于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的思考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基于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的思考论文

14

2024-08-09 10:43:27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基于对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的设问分析和思考,结合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9 Lesson 1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从语篇理解和思维品质培养两个角度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认为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常用和有效的方式之一。

  【摘要】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基于对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的设问分析和思考,结合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9 Lesson 1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从语篇理解和思维品质培养两个角度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认为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常用和有效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有效提问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素养的基础要素。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罗永华2018)。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路径,所提的问题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高认知层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处理数据,形成批判性思维,而事实性问题只需要学生回忆具体的事实。然而,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频率高、类型单一、层次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问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阅读语篇主题语境及设问分析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语篇的能力,既包括对语篇内容、语篇结构的理解和把握,又包括对语篇内容的分析、阐释和评价。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依托“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三大主题语境,选材合理,重视学生的精细阅读,通过设问考查他们有效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设问类型如图所示:

image.png

  通过分析,设问以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为主要,涉及价格(how much)、地点(where)、原因(why)和让步状语从句(even if)的各一题。设问基于语篇,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为重心,本质是对其思维品质的深层次检测。

  (一)显性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理解既是阅读的起点,又是阅读的终点。陈康、吴泓霖、李新煜等(2019)对英语阅读理解所考查的七大能力进行归纳:(1)理解词汇;(2)理解具体信息;(3)理解主旨要义;(4)理解观点、态度;(5)理解目的;(6)推断;(7)理解文章结构、类型。

  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较多考查对文本具体信息的理解。阅读理解A篇介绍了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租赁和有导游的游览,要求学生获取MacBike的优势、租一辆三档手刹自行车2天的价格和城市导览的起点等相关信息;设问围绕应用文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细节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B篇介绍约翰(John)自制的绿色生态机器清洁有害物质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第24题是根据文章前两段获取约翰的有关信息,第25题是推断约翰将污泥放入玻璃纤维管的原因;第26题是理解作者提及“福州”的目的;第27题是理解具体信息并推断约翰的工作基础。阅读理解C篇是关于《数字极简主义》一书的介绍,文章是“总—分”结构;第28题考查《数字极简主义》一书的写作目的;第29题是根据语境理解词汇含义;第30、31题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阅读理解D篇介绍了“群体智慧”效应及对其合理性的实验论证;第32题考查段落的主旨大意;第33、34题考查理解具体信息;第35题是结合文本信息理解作者对Navajas的研究的观点和态度。综上,阅读理解聚焦文本,深入理解语篇,包括词汇、句子、段落和语篇结构各层面的理解。

  (二)隐性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到,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考查包括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涉及对其认知能力的要求,如运用归纳与概括、联想、类比、引申等思维方法进行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思考,组织调动相关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例如,阅读理解C篇第30题“What is presented in the final chapter of part one?”需要学生定位文章第四段并归纳和概括段落主要内容;阅读理解D篇第33题采用让步状语从句,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发散性思考“Navajas的研究发现尽管……平均精确度仍会提高”,该题设问形式新颖,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要求。

  批判性思维强调独立地思考、分析和判断,是“一种有目的、自我校准的判断,主要包括反思、分析、评价、推理和论证等能力,能够有效帮助人们解决问题”(陈则航、陈曦、邹敏2020)。

  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重视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多道试题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分析评价和推理论证,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例如,阅读理解D篇第35题问及作者对Navaja的研究态度,需要学生分析文中“Although the studies led by Navajas have limitations and many questions remain,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group discussion and decision-making are enormous”所表达的“话外音”,在其他三个选项的干扰下,作出自己的评价,得出D.Approving的结论。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效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参与度,还可以提升其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卡兹登(Cazden 2001)提出课堂会话IRE模式:教师引发话题(Initiation)—学生回答(Respond)—教师反馈评价(Evaluation)。现在的课堂在话语结构上普遍是IRE结构,形成了一个由教师主导的话语序列。格林诺(Greeno 201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版IRQA模式,即在学生回应后,教师不是评论其回答,而是提出问题,让他们给出阐释性的回答和拓展。在学生回应后,再由其他学生通过提问澄清意思或质疑追问。在这样开放式的话语空间中,师生和生生之间互相提问,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思维。

  下面,参照IRQA模式,以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9 Lesson 1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为例,探讨有效的提问策略。根据华南师范大学金檀教授开发的“英语阅读分级指难针(2023修订版)”,语篇To Clone or Not to Clone与阅读理解C、D篇在难度上有相似之处(见下表)。此外,Unit 9 Lesson 1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话题开放,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发学生对克隆问题的思考,既要求他们理解语篇,又能够很好地培养其思维品质。

image.png

  (一)聚焦语篇理解的问题链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堂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教育部2020)围绕问题链开展的课堂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篇To Clone or Not to Clone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褒贬不一的态度,从而触发读者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避免提问频率高、类型单一、层次低等问题,教师采用有效的课堂互动结构设计如下问题链。

  Q1:What is cloning?Give an example of natural cloning.

  Q2:What attempts have scientists made in cloning?What happened to Dolly?

  Q3:What was special about cloning in January 2018?Why has cloning primates proved to be“much harder”?Why did scientists work so hard to clone primates?

  Q4:What are the reasons listed by supporters of cloning?

  Q5:What are the reasons listed by opponents of cloning?

  Q6:What does Einstein’s quote mean?

  Q1需要学生从文中第一段获取克隆的定义,理解克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活背景知识。Q2涉及克隆技术的发展,需要学生定位文本第二段,获取并梳理克隆发展的几个阶段,理解发生在其他克隆动物身上的问题。Q3有助于学生获取克隆的进阶发展——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问世及科学家研发它们的困难和研究意图。Q4要求学生抓住“as a huge breakthrough that...”及“This could help...”所表达的信息,获取人们支持克隆的原因。Q5引导学生关注“They believe...”及“They worry...”所表达的人们对克隆的诸多担忧,文章最后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自己对克隆的看法,而是引用爱因斯坦(Einstein)的名言间接说明。Q6要求学生理解爱因斯坦话语的含义。

  以上问题链分别对应文章的每一段落,随着文章逐层深入。这样的提问既基于语篇,又符合学生的认知,为理解服务。学生聚焦文本并克服语篇诸多长难句如“Dr.Sun Qiang,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team,said they had been wholly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and had been taking care of more than 1,000 monkeys 24 hours a day,7 days a week for more than 5 year.”等的理解难题,理解词汇并梳理句子主干。问题链的设计依据文章发展,逐层推进,有效促进学生对文章具体信息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为发展其思维品质奠定基础。

  (二)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链设计

  在教育情境中,思维涉及一系列认知过程,“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刘道义2018)。语篇To Clone or Not to Clone通过举例子、摆事实介绍克隆的发展和人们对其褒贬不一的态度,引发学生对克隆的批判性思考。环环相扣,合理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多种认知活动的参与。根据郑梓雯、黄丽燕(2022)开发的“英语阅读理解认知能力双向细目表”,结合语篇To Clone or Not to Clone,提问围绕认知的四个层面(识记、理解、分析、评价)进行。

  Q1:What is apossible risk for cloned animal?

  Q2: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loning of Zhong Zhong and Hua Hua?

  Q3:What are the reasons why cloning continues to be an issue that causes a great deal of disagreement and provokes strong emotions?

  Q4:Why is Einstein’s quote used?What is the author’s view towards cloning?

  Q5: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cloning?Why?

  Q1引导学生提取文中第二段介绍克隆羊多莉(Dolly)及其他20多种克隆哺乳动物的具体信息,概括克隆动物可能会面临的风险。Q2引导学生归纳事物的特征与性质,理解克隆灵长类动物的积极意义。Q3引导学生辨别语篇主次信息,聚焦关键信息,分析语法现象并区分事实与观点。作者用让步的形式肯定了克隆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理解人们对克隆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担忧分析产生不一致意见的原因。Q4对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要求他们批判性地审视语篇内容,判断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潜台词。Q5要求学生基于所学及所知,理解克隆的利与弊,从科学发展的视角分析克隆,评价克隆的积极意义,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通过课堂分享,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有理有据地提出观点,达到本语篇的学习目标。基于认知的四个层面的有效提问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语篇,为其搭建思维能力发展的平台。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表达内容。事实性问题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识记和理解;高层次认知问题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逐层深入。教师在推动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加深他们对文章话题的理解,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功在日常教学,利在千秋。兼顾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既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又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实践证明,有效的提问策略对于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文献

  陈康,吴泓霖,李新煜,等.2019.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12):33-37.

  陈则航,陈曦,邹敏.2020.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及其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1-7.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道义.2018.论英语学科素养——思维品质[J].课程·教材·教法,(8):80-85.

  罗永华.2018.高阶思维培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J].中小学教学研究,(8):7-12.

  郑梓雯,黄丽燕.202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认知能力考查目标分析——以2022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为例[J].英语学习,(9):30-38.

  Cazden.2001.Classroom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M].2nd ed.Portsmouth:Heinemann.

  Greeno.2015.Classroom talk sequences and learning[C]//Resnick,Asterhan&Clarke.Socializing Intelligence through Academic Talk and Dialogue.Washington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