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2024-08-09 10:40:28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常忽视学生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为了追求课时进度,忽视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教师较难把握批改学生作文的时效性,写作反馈不及时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探究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既有知识和写作活动之间的关联,讲授写作策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挖掘其思维潜力,同时优化写作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抓住评价的时效性,以评促学,促使其输出高质量的书面作品。
【摘要】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常忽视学生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为了追求课时进度,忽视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教师较难把握批改学生作文的时效性,写作反馈不及时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探究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既有知识和写作活动之间的关联,讲授写作策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挖掘其思维潜力,同时优化写作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抓住评价的时效性,以评促学,促使其输出高质量的书面作品。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写作课堂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杜威(Dewey)认为思辨能力促进个体从单纯的经历向学习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不仅对其学科学习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发挥育人功能。思辨倾向是思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思辨所需要的情感特质,包括开放性、分析性、认知成熟度、求真性、系统性等。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读写教学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学的思维目标被各阶段的英语教学者和研究者广泛接受,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大多与思维目标脱节。在传统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忽视他们思辨能力的发展,无法满足他们素质发展和思辨发展的要求,较难培养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导致教学中经常出现“哑巴课堂”和“一言堂”的情况。
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经常出现思辨缺失的情况。由于高中教学压力大,教学进度紧迫,教师较少花精力创新写作课堂,且仍然运用传统模式“布置写作主题—讲解写作词汇—引导学生写作—评讲写作结果—呈现模板—背诵模板”进行写作教学。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对他们的写作情况反馈不及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在学习中处在被动状态,对写作知识与技巧只是被动接受,对写作缺少积极性、思维受限,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写作主题变更后,便无法举一反三,效率较低,难以输出高水平且有新意的文章。
(二)忽视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
支架式教学策略被运用于讲授较复杂的问题上,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让学习者自己攀升“支架”,以完成一种任务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真实水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建构高水平的学习“支架”,引导他们思考,推动他们自主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激发其潜在能力。支架式教学与教师只重讲解的教学模式存在根本区别。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中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积极引导,增强互动,引导思考,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写作和思维水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中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缺少引导和思考,导致其对知识点一知半解,忽视了对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英语写作是一项对学生语言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需要教师在写作课堂中为他们构建多种学习“支架”,如词汇“支架”、句型“支架”、内容“支架”、衔接“支架”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忽视在写作之前为学生搭建“支架”,他们将会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止步不前,写作能力很难有所突破。缺失“支架”的英语写作教学脱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以教学为主,以应试为终极目标。这样的写作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潜力,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导致其最终只能通过背诵应对写作题目,当遇到没有背诵过的作文题目时,无法举一反三,不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缺少“支架”的写作课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无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忽视作文批改的时效性
英语写作不仅在考试中占高分值,而且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提高的题型,需要他们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词汇能力、表达能力、衔接能力、逻辑能力等,最终才能实现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因此,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反馈。目前,写作教学在批改方面存在一些困境与不足:一是教学班级学生数量多,教师作文批改量大,耗时耗力;二是批改和讲评滞后,写作教学反馈不及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写作课的兴趣,学习实效性难以保证(常玉梅2021)。若教师由于客观原因错过了批改、评价学生作品的最佳时效,学生则无法获得即时评价和反馈。这种批改滞后的现象,使得学生难以完成写作后的回顾和反思,进而降低了教师的评讲效果和学生的回改意愿。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任务中重复犯相同的错误。此外,这种批改滞后的状况还打断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导致他们无法回忆起当初选择特定词汇、表达方式或逻辑结构的理由。这种解释路径的断裂,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无法就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向教师寻求解答。这不仅降低了课堂的个性化教学程度,而且限制了学生写作的多样性和思维深度的发展。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五大技能之一,也是语言交际与输出的重要形式,写作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对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崔藏金、周密2023)。教育者和研究者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从以往的分析、研究及现实的教学实践来看,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下面针对问题,就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一)同伴互评促思辨
学生的思辨能力属于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思辨能力融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而且是发展其思辨能力的重要机遇。如何以高中英语写作为主阵地,融合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持续探索的话题。互动学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同伴互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反思能力和思辨能力(李艳、李涛2022)。将同伴互评的学习方式运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意味着从根本上实现了写作课堂主体从教师过渡到学生,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拥有批改、解释、决策的空间和自由。在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的过程中,其思辨倾向中的分析性、求真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其自信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互评活动实施顺序如下:导入写作主题—搭建写作“支架”—学生写作—同伴互评—问题辨析(教师参与引导)—教师反馈。
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写作主题是Plastic surgery。教师在导入主题并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后,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创作。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将他们的作品分发到不同学生的手中。根据之前搭建的写作“支架”和高考中的评分要素,制订评分标准表(见下表),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给手中的作品打分。
在学生批改完成后,教师随机抽查他们口述自己手中作品的扣分点和闪光点,并引导他们进行问题辨析。作品的创作者可以根据批改者的点评进行讨论、辨析,其他学生也可发表观点,最终确认评分是否合理。最后,教师就学生作品中的问题和点评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总结,并将要点视觉化,以供其记录并辅助二次写作。在同伴互评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获得提升;评价过程中的问题辨析培养学生的求真性和科学性,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力。总之,思辨能力迸发的同伴互评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赋予新活力。
(二)词块“支架”搭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词汇教学上。虽然词汇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词汇量,但是无法提升他们运用词汇的能力。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若想让学生将写作要点准确、地道地表达出来,教师就应培养他们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词汇的能力。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锻炼他们语境与词汇的搭配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英语写作。如何在学生写作之前为他们构建丰富的词块“支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的写作教学为例,写作要求如下:Write a letter of advice,trying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 by offering useful advice.教师在学生写作前为他们搭建词块“支架”,为其之后的写作打好词汇基础。词块“支架”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and fill them in the mind map.
Step 2:How will you solve the problems?Answer the question and complete the mind map.
Step 3: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finish a letter of advice.
首先,教师为学生构建真实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引导他们回忆之前学过的词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呈现单个词汇,鼓励学生运用词汇构成语境词块再进行呈现。在学生运用不当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润色。
其次,教师引入思维导图,为学生呈现不同情境,推动其联想不同情境下的词块。随着写作内容的深入和思维导图的逐步呈现,思维的视觉化推动学生思考下一层级的词块。
教师根据写作要点和写作逻辑为学生搭建丰富的词块“支架”,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提升了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填充了他们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随着写作逻辑不断深入完善,不仅能增强学生作品的逻辑性,而且帮助他们积累了各写作环节的词块,为其自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机结合促时效
由于高中采用大班授课模式,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面临巨大压力,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部2020)。教师应紧跟信息技术潮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解决写作教学中的困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在作文批改阶段,可引入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智能批改和人工批改相结合,提高作文批改效率,提升作文反馈的时效性。它可以在作文批改中根据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维度给出数据参考,极大地提高作文批改讲解的时效性,改善学生的回改率和二次写作的质量,对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极大的辅助作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涉及以下几个重要元素:要点、语法、词汇和衔接。虽然智能批改系统在找到学生的语法错误、词汇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方面比较准确,但是当涉及作文中的要点和衔接要素的考查时,存在其局限性。比如,它可以在作文批改中根据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维度给出数据参考,却缺少主观判断,程序设定很难包含学生写作中所有的出错情况。教师的主观分析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人机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作文讲解的时效性,让学生及时意识到作文中的问题并订正,而且提高了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数据化和客观化,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参考和便利。
总而言之,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语言技能,不仅能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且在高考中的分值占比较大。因此,教师与学生都要对写作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究、改进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要认真审视,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科学、系统地提升写作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引用文献
常玉梅.202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即写即批即改模式运用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7):55-58.
崔藏金,周密.2023.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5):110-113.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艳,李涛.2022.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互评思辨效应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6):7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