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论文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论文

11

2024-08-09 10:16:11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以基于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研发的作业为例,探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即关注身心发展,融合综合实践作业的趣味性和思维性;尊重个体差异,突出综合实践作业的选择性和层次性;实现全员育人,体现综合实践作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从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丰富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化三个层面探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评价策略。

  【摘要】以基于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研发的作业为例,探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即关注身心发展,融合综合实践作业的趣味性和思维性;尊重个体差异,突出综合实践作业的选择性和层次性;实现全员育人,体现综合实践作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从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丰富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化三个层面探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评价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学科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路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综合实践类作业,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教育部2022)。具体来说,指学生能够在英语综合实践作业中运用所学,获得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为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英语综合实践作业指以单元主题为统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具体教学环境、学习资源为依托,以真实问题和任务驱动为基础,以学生实践为主要形式、有教师指导、有一定挑战的作业活动。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作业的复习巩固功能,忽略或忽视综合实践作业的存在和意义,弱化英语课程实践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的根本特征,背离作业育人价值的要求(苏菊莲2021)。具体表现为注重传统书面习题训练,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延伸拓展和综合应用的实践作业,导致学生在认知上对作业的定义产生定式,在态度上不重视实践作业;实践作业内容形式单一,缺乏真实性、趣味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导致学生参与度和兴趣不高;忽略个体差异,缺乏层次性和选择性,导致学生投入度和完成度参差不齐,效果不理想(唐红梅、马智慧2020)。因此,如何优化设计与评价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所学和生活相关联,是实现作业育人功能的关键。

  本研究立足新课标理念,以针对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内容研发的综合实践作业为例,探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策略。

image.png

  一、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及实例分析

  (一)关注身心发展,融合综合实践作业的趣味性和思维性

  《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教育部2022)。同时,强调思维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中是学生认知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由于心智特点,他们对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不满足于简单重复的识记等低阶思维活动,更乐于挑战如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将趣味性和思维性融合的综合实践作业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路径之一。趣味性是保证学生参与度、投入度和完成度的基础,而思维性则是实现英语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教师设计创新、有趣且有思维挑战的综合实践作业,有意识地提供语言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积极的学习体验,使其在推进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思维品质。

  【案例1】

  在完成八年级(上)Unit 4 Do it yourself第六课时Integrated skills后,教师设计了如下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和个人喜好,回家亲自制作沙拉或三明治,附英文步骤讲解,并与家人分享DIY美食;(在家人的帮助下)录制视频或拍摄照片,制作成英文vlog或海报,上传至班级群,参加“最佳大厨”评选活动。

  【案例说明】

  围绕本单元主题DIY,在完成前六课时学习后,学生已经通过阅读、听力和口语等活动了解了沙拉和三明治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并能用祈使句、sb.should.../sb.had better...等句型及first、second等表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进行表达,但只停留在认知理解层面,没有进一步的实操体验。而本单元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DIY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激发和保持对生活和创造的热爱与热情。基于此,该作业以生活体验为落脚点,创设真实情境;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以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为着力点,落实作业的思维性,也为下一课时的写作作铺垫。该作业过程不仅有趣味十足的DIY制作,还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清晰、有条理的英文讲解在有效复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拍摄制作英文vlog或海报并参与评选,涉及分析、比较、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考虑个人喜好和家人感受,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等。

  (二)尊重个体差异,突出综合实践作业的选择性和层次性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增强学习效能感(教育部202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学习活动应以他们的发展为基础。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自主选择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设置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要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学习类型和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循序渐进地激励和指导各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在设计有选择性和层次性的实践作业的同时,要逐步缩短因作业层次导致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上的差距(唐红梅、马智慧2020),从而实现班级英语水平的整体提升。

  【案例2】

  七年级(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单元目标为学生能了解介绍中外主要节日和典型文化习俗的内容。完成单元学习后,结合学期所在的寒假,教师设计了主题为“I LOVE CHINA—中国文化之我的中国年”综合实践作业:

  本学期初步领略了世界文化——重要的节日,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无处不在。新春佳节,请用乐于感知的心、善于发现的眼,用英语展示你的中国新年。

  必做作业:

  观看BBC拍摄的以“中国新年”为主题的三集纪录片,从他国视角重新认识中国新年。

  选做作业(至少选一项,开学评选,优秀作品微信推送,并转发国际交流结对学校):

  (1)摘抄并分类整理纪录片中关于中国新年文化习俗的语言表达,制作英文手抄报。

  (2)根据所学、所观和所感,以英文思维导图的形式,介绍中国新年。

  (3)结合所学,联系生活,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或时事等,以演讲视频(时长1—3分钟)的形式,介绍你的中国新年。

  【案例说明】

  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原则,教师设计兼顾选择性和层次性的综合实践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必做作业着眼于巩固拓展有关中国新年的英语语言知识,增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自信。选做作业则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难度,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实践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能通过摘抄巩固已学,以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展示成果;基础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拓展延伸,将已学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进一步内化加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结构化知识,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基础较好的学生能联系所学与生活,完成语篇输出形式的迁移创新活动,综合应用所学语言的同时,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鼓励有能力但不自信的学生不断尝试和体验对自身有一定挑战的任务,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获,体验实践作业带来的学习效能感,树立信心、培养恒心、坚定决心,实现作业育人的初心。

  (三)实现全员育人,体现综合实践作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课程标准》强调要利用课堂的交互性和社会性特点,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领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利用结构化新知完成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教育部2022)。但在现实的英语课中,大部分互动在课堂完成,课后作业的互动性较少。鉴于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面向社会、走进生活的真实开放的交际是学生得以进行语言实践的最佳场域。因此,在设计实践作业时,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和内容,丰富作业的形式,结合多方力量延伸作业的实践范围,让学生在开放性的作业中实现与自我、师生、家庭、社区、社会、网络等互动,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激活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挖掘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实现全员育人的积极目标。

  【案例3】

  在八年级(下)Unit 8 A green world的单元学习后,学生能通过多种素材、多种角度认识和理解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教师设计了如下综合实践作业供学生选择:

  (1)上网搜索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完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英文宣传海报,并向家人展示和宣传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家庭日常的垃圾分类。

  (2)4人小组合作完成,上网搜索了解“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的全球公众环保活动,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环保节能,并写一封电子邮件给学校的国际交流结对学校的伙伴,介绍交流Earth Hour活动及自身的绿色生活方式,呼吁国际友人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积极参与学校团委组织的“行走南京,爱护环境”的公益环保活动,如在走访紫金山、玄武湖、中山陵等旅游胜地的过程中随手捡垃圾,并写下活动日记,在班级分享感悟。

  【案例说明】

  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自然”范畴,涉及“环境污染及原因,环保意识和行为”,旨在通过单元内容学习,使学生不仅能结构化地掌握主题语境下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在行为上有所改变。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的主题范畴较广,具体做法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该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是开放、多样的。同时,该作业从课堂延伸到家庭,巩固语言习得的同时与家人一起体验分享学习成果的喜悦;从课堂延伸到国际,将所学结构化新知通过真实的书面交流得以强化和应用,并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网络传播;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意识落实到行动,拓展教材,链接生活,参与实践,在体验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发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发展综合能力。此外,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综合实践作业还包括基于单元主题的创作英文诗歌、编写英语故事、访谈、写明信片或感谢信、参与活动后撰写新闻稿、创编广告词、共读汇报、社会调查报告、实地探访等,让语言和行为的互动不仅发生在课堂之内,而且发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中,让学生在真实、开放、互动的生活情境中巩固所学语言新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作业的评价策略

  评价是教与学的过程中重要且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完成英语综合实践作业之后,适时、适当、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能激励和指导他们不断地改正错误,发挥潜能,取得进步,提升兴趣和动力,培养能力和素养,形成正向的英语学习观,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image.png

  (一)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实践作业的评价应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教师评价对于作业质量有比较直接、快速、准确的判断,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巩固新知,有效发现错误和问题,有助于促进自我监控并调整学习过程,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组内互评不仅实现自我复习,也能引发同伴间的思考,开拓彼此的思维,以互帮互助的方式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形成合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提升兴趣和信心,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和完善英语综合实践作业。家长评价则拓展作业评价范围,拓宽家校共育的渠道,让家长和学生共同体验学习成果,给家庭教育带来新生机。

  (二)关注评价形式的丰富化

  多渠道、多视角、多方式的综合实践作业成果展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完成作业的投入度和努力度,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提升其学习成就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展示或点评有代表性的实践作业成果,也可以以学校外语节或科艺节为契机,将英语综合实践作业成果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更大平台的交流与展示。此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模态手段、平台和空间,提供了更大、更广、更丰富的评价方式,如作品成果的投票参评、优秀作品的网络展评、电子邮件分享、视频网络分享等。

  (三)关注评价标准的差异化

  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的价值尺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综合实践作业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但简单“一刀切”式的绝对标准忽略了学生心智水平、认知水平、学习类型、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综合实践作业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分层界定优秀作业的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具体来说,在自身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学生如果能通过认真的态度、持续的努力、积极的思考呈现有进步、有成长的作业或作品,就可以被视为优秀并给予表扬或展示,从而体验成功,激发和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把学习推向深入、推向持续。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苏菊莲.2021.基于单元大观念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校园英语,(47):176-177.

  唐红梅,马智慧.2020.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