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英语课堂论文

2024-07-26 10:40:5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情感对于认知活动在动力、强化和调节方面起着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使用语言需要特定的情境。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真实而生动的英语学习体验。情境教学能够建立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在情景中感受,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在英语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愉快参与,从而实现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协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此外,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情感对于认知活动在动力、强化和调节方面起着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使用语言需要特定的情境。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真实而生动的英语学习体验。情境教学能够建立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在情景中感受,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在英语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愉快参与,从而实现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协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此外,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知识,提升语言能力。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策略,旨在将初中英语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样且富有趣味。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创设情境可以使初中英语课堂更加生动真实,让学生能够有具体的语言学习体验。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将认知活动和情感因素融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利用多媒体表现方式可以让教学更具美感和感染力,使学生对语言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吸引他们更深入地关注课堂内容,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吸收。其次,情境创设有助于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重点关注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创设真实情境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概念具象化,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用英语思维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情境化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融合贯通。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情境教学已经存在很久,但并未充分得到利用,其中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情境创设缺乏思考和认识,或者课堂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参与感较差。另外,一些教师也未遵循新课标所强调的创设多样灵活情境的要求,缺乏情境创设的能力。首要问题是缺乏真实性。真实情境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时应遵循真实性的准则。通过情境,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与所学内容建立关联,并产生共鸣。然而,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导致学生很难在没有亲身经历的情况下深入思考教师所提供的情境,从而无法有效地将课内外内容融合。第二个问题是缺乏趣味性。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尤其对于初中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表演能力。当教师创设情境时,仅仅让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缺乏设计互动性的课堂活动,会导致学生感受到视觉疲劳,进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更多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3.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具有无限的潜力。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打造一个充满光影交互和生动形象的课堂,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学习场景之中,触动学生学习的多个感官,有助于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正向学习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例如,在进行“Lesson 4 The Spring City”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上课过程中实现情境创设,使学生不再单独面对死板的课本,而是调动多感官去深入感受。教师在上课前首先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让他们能够听懂并描述昆明的气候和景象;扩展学生的词汇,特别是有关季节和气象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深入理解课文。课堂上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昆明的图片和短视频,展示城市的美丽景色和温暖气候,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该城市的气候特点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家乡的气候特征。随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昆明气候特征的录音,内容包括了temperature(气温)、sun-light(日照)和rainfall(降雨量),学生需仔细聆听,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在接下来的分组任务中进行应用。教师通过投影技术,将课堂打造成了一个演播厅,每一组学生轮流上台进行针对“昆明”这座城市的天气播报。例如,其中一个小组将播报的内容重点放在降雨量方面,通过自身的角色代入,针对降雨量进行了相关报道:“Good morning!In the past week,Kunming has experi-enced relatively dry and sunny weather,with only spo-radic showers.”同时在播报最后,该学生还不忘加上礼貌用语、如“Wishing everyone a wonderful day in Kun-ming!”在这之后,教师向每个学习小组都发放了一个VR设备,并要求在小组内进行轮流体验,通过VR设备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场景之中,深刻体验课文中对昆明美景的描述,通过视觉感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教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总结与拓展,例如,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不同词汇的应用,“晴朗”一词,除了可以用“sunny”表示以外,还可以有“fine”“serene”“fine and cloudless”等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可以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更多样化和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情感。
3.2组织精彩表演,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精彩表演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表演活动,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表演,主动探索和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也会变得更为深刻。
例如,在讲解“Lesson 8 Why Are Plants Important?”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植物对于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与学生一起设计了一出舞台剧。通过表演,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英语知识,更形成了环保意识。课堂上,教师告诉学生关于舞合剧设计与排演的相关事项,并与学生针对舞合剧剧本进行讨论。首先确定舞台剧名称为“The Song of Plant Life”,意在告诉人们植物也有独特的生命,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舞合剧的设计中来,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负责舞台剧的不同部分,包括但不限于“Plant Species(植物种类)”“Climate Characteristics(气候特征)”“Food Sources(食物来源)”“Social Trends(社会风向)”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根据所选内容进行故事编排。例如,其中一个小组其关键词为“The Role of Plants(植物的作用)”,该小组的成员在故事编排的过程中,进行实时表演,以确保故事情节的可实现性,学生们扮演植物,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类型如树、花、草和蔬菜,并通过表演展示植物如何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野生动物提供庇护。同时该组学生们还在故事中增加了“Food Chain(食物链)”,意在展示植物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所有小组完成后,教师根据所有小组的创意进行最终剧本的确定,并在课堂上亲自带领学生进行舞台剧演出。通过这节课,教师不仅将基础的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通过表演唤醒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并向每一位学生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We should all cherish plants and prot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future sustainability.
总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精彩表演,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验。同时,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互动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语言和交流能力的全面发展。
3.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展开使用的。无论是中文、英语还是其他语言,它们都是人们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其目的在于传情达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造出具体的语言交流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进行“Lesson 19:How Do You Use theIn-temet?”一文的讲解中,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深入交流,教师特意搭建了一个交流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该环境中畅所欲言。在上课前,教师让学生们根据小组进行座位调整,使学生们处于一个便于交流的环境之中,随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How Do You Use the Inter-net?”首先,教师在白板上展示了目前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介绍,随后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讨论,并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位学生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指出在网络并不盛行的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主要是传统媒体和实体活动,例如“television(电视)”“radio(广播)”“newspapers(报纸)”“cinemas(电影院)”等。而在网络盛行的当代社会人们的娱乐方式转变为“social media(社交媒体)”“video games(视频游戏)”“online shopping(在线购物)”“video sharing and creation(视频分享和创作)”等方式。每一位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都针对网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表达了自己对于网络的看法。随后,教师提出了目前的热门话题“Internet security(网络安全)”,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些互联网安全的案例,如社交媒体滥用、信息隐私问题等,并让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案例,讨论潜在的利弊以及如何避免风险。在这节课上,教师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讨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这种语言交流的情境创设,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构建具体的语言交流情境,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乐趣,也能够提升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语言能力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4.结语
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善于将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象地构建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学习英语,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还加快了教学进程。此外,情境教学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水平。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对教与学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