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多模态互动教学探究论文

2024-07-26 10:35:3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所谓多模态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借助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与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多模态互动教学法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睐,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激活大脑思维、提升阅读水平。基于此,英语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发挥PPT课件、多媒体平台的应用优势,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集互动性、启发性、引导性于一体的阅读情境。
所谓多模态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借助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与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多模态互动教学法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睐,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激活大脑思维、提升阅读水平。基于此,英语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发挥PPT课件、多媒体平台的应用优势,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集互动性、启发性、引导性于一体的阅读情境。
1.采用视觉模态,激活阅读思维
多媒体设备与教学活动的完美融合,不仅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而愉悦,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多媒体设备的介入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通过视觉感官可以和多媒体画面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互动关系,这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这种通过视觉感应力去感知英语语境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发现英语交流情境中出现的语法知识以及常用的短语、单词等内容。当这些内容累加到一起时,一篇完整的阅读文本也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阅读文本所描述的场
景以及文本中的核心主线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多媒体设备作为刺激视觉感官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形象而生动的画面能够快速激活大脑思维,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更容易进入到多媒体设备所创设的情境当中,一旦视频画面在脑海当中转变为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后,阅读文本的关键信息也将快速浮出水面。
以“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的阅读文本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在实践教学当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通过细读的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而这种方法既不会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也缺少空间互通环节,这就使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将带有“be going to do”这一时态的阅读文本转化为视频对话场景。比如对话场景选取了教和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内容:T:What does Mr.Going to do always say?He says,“I am going to wash dishes it tomorrow.”But he never does it.再如,T:Look at the bike.Oh,it is broken.Can you guess what does Mr.Going to do always say?又如,S:I think he always says,“I am going to repair it tomorrow.”从师生间的简短对话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都运用了一般将来时的时态,用以说明先生明天也不会洗碗和修车。
这种将阅读文本中的核心知识点转化为声、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使文字性的内容立刻被赋予了动态元素,随着视频播放进度的推进,学生很容易进入到视频影像所创设的真实场景当中,当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后,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也越加深刻。由此可以看出,在英语阅读课堂采用这种视觉模态的教学方法,在增强阅读意识、提高阅读水平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眼睛属于视觉器官,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任何人都会将目光转移到新生事物上面,而多媒体设备所营造的英语对话氛围,恰恰属于新生事物的范畴,当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凝视视频画面时,视觉神经也会变得异常活跃,一旦视觉感应力与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力、理解力发生碰撞,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这时,阅读文本的一些关键信息也将存储在脑海当中。其次,视觉模态教学法是激发阅读兴趣最为直接的一种手段,当阅读文本中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其第一反应是对文本内容的回顾,如果视频画面出现了文本当中的核心知识点,那么必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收获真知。最后,学生是视觉模态教学法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新颖的视觉模态教学法,恰恰使学生成为互动场景的直接参与者,在与画面中的场景进行空间互动时,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关键知识点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2.构建问题情境,营造互动氛围
多模态互动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做到师生之间有沟通、学生之间有交流,这样才能促进英语阅读素养的快速养成。基于这一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提出一些带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即一个问题提出以后,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的脑海当中能够快速闪现出与问题相关联知识点,当明确了解题方向之后,解题思路也将越加清晰。第二,提出的问题应当与阅读文本存在必然联系。一个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对学习效率的提升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提问之前,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中出现的新的语法知识、句型或者单词进行梳理和归纳,然后从中提炼出一些关键信息,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来编排和设计问题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第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一般情况下,一个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至少需要预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和方法
以“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这篇文本通过两名少年的对话,对未来社会生活进行联想,并着重强调了机器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为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学生初步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文本内容相关联的引导性问题:“Yes there will.I think every home will have a robot.Is this young man right?What services can robots provide us in daily life?”当这一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互动讨论的方法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各组的小组长针对这些观点应当及时予以梳理和归纳,并分享给大家。比如第一小组的讨论结果是:“Every family in the future will have robots that can help people clean,send and receive parcels,move goods,and also help adults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通过这种小组互动讨论的方法,不仅为学生制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且也进一步加深了对阅读文本的认知与理解。首先,“互动”是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阅读和学习英语文本时,大脑思维只有真正活跃起来,学生才能更加精准地提炼出文本当中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一旦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互动氛围,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在“问题”的引领和启发下,小组成员能够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表达出来。然后,通过小组成员的筛选与评价来得出最终的结论。这一讨论、分析、筛选、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阅读文本深度解读的过程。最后,对学生来说,在阅读英语文本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翻译出一些英语生词的释义,如果释义错误,那么对全篇内容的理解也会产生偏差,而小组互动协作的方法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互动讨论过程中,一旦遇到英语生词,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并结合上下文对生词的释义进行分析和研讨,这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将大有帮助。
3.运用听觉模态,引发深度思考
所谓听觉模态即是通过听力练习的方法,来锻炼学生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与文本阅读水平。初中英语教材当中选取的文本,多数为情景对话的形式,基于对这一特点的考虑,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将阅读文本当中的对话情景演绎出来,而其他学生可以扮演临时观众的角色,通过聆听的方式来理解文本内容,查找出表演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对阅读文本的内容产生深刻印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分析力。
以文本“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这篇文本通过Julie与John的对话,来揭示Julie喜欢大熊猫的主要原因。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间选择两名代表,来分别扮演Julie与John的角色,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来创建一个对话情境。比如:
—Julie:Let's see the pandas,John.
—John:Why do you like them,Julie?
—Julie:Because they're kind of interesting.
—John:Where are they from?
—Julie:They're from China.
学生代表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1-2名学生代表来提炼出对话当中的核心内容,即朱莉喜欢大熊猫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看起来非常有趣。当确定文本的核心主线之后,应当从对话当中查找出单词、语法、句型使用错误的地方,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对学好英语知识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听觉模态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平合,在聆听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焦点始终集中在对话情境上面。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尤其对阅读文本中出现的新语法、新单词、新句型,都可以直观在对话当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听觉模态教学法选取的参考文本不仅仅局限于课内教材,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一些与教材文本的难易程度相匹配的课外文本,然后通过对话练习来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力,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并且,也能够收集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而为英语成绩的提升坚实基础。
4.结语
综上,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运用多模态互动教学法,不仅是英语课堂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提高阅读能力、激活阅读思维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运用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等多种模态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通过创设良好的互动学习与交流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阅读素养的快速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