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论文

2024-07-26 10:25:07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英语隶属于语言类学科,其根本目标在于实际交流和语言表达,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听、说、读能力。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并且难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使学生难以空余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导致英语能力较弱。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设计高效英语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隶属于语言类学科,其根本目标在于实际交流和语言表达,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听、说、读能力。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并且难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使学生难以空余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导致英语能力较弱。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设计高效英语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1.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因素
1.1受英语阅读技巧影响
技巧是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英语文本的关键,如果学生缺乏阅读技巧,那么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教师通过英语教学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时习惯逐一阅读词汇,而后串联句型分析意义,较大程度上增加学生阅读时间,影响阅读效率。而初中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学生阅读量处于上升趋势,所以逐词阅读法随着学生年级、年龄增长难以满足学生要求,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效率。而且学生在阅读文本解答问题时,由于阅读数量较大,具有一定时间限制,加之学生阅读技巧缺乏,导致答题正确率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阅读自信和积极性。综上所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受阅读技巧的影响,教师要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加强阅读技巧指导,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强化阅读准确性。
1.2受知识积累程度影响
英语阅读活动开展对学生英语知识积累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词汇,而随着阅读难度增加,对词汇的积累数量要求也逐渐增加,只有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顺利开展阅读活动。基础知识储备丰富可以促使学生精准理解、学习和感受阅读文本,继而进行深入阅读活动,由此可见,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内英语词汇内容,还要适当向外延伸、拓展,持续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同时,词汇在不同语境、不同应用方法中的意义也具有一定差异,要求学生全面、综合地掌握词汇意义,从而精准分析出阅读文本内涵,确保阅读效果和阅读效率。由此可见,学生词汇积累程度对阅读理解能力具有较强影响。同时,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受词汇知识积累影响,还受语法知识影响,如果学生缺乏语法知识积累,那么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容易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受中西文化差异影响
英语是西方主流语言,因此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容易受到中西方文化影响,在思想、意识等方面受到影响,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阅读效果。同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以清晰感知到中文语言结构与英语语言结构的差异性,在开展阅读活动时难以转化惯性思维,所以学生阅读英语文本时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现象。由此可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受中西方文化影响,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感知西方国家风俗,从而了解语言性思维,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真正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但实际教学中,学生与英语的接触较少,局限于英语课堂,英语知识储备较少,未能形成英语思维能力,以我国文化、语言思维模式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容易出现英语文本内容理解偏差问题。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兴趣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在有效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合理开展阅读训练活动,鼓励学生阅读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文本,通过不断阅读丰富文本锻炼自身理解能力。教师在开展阅读训练活动时,要强调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分析阅读文本,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阅读训练活动时,要适当增加阅读训练趣味性,吸引学生投入阅读活动。而要增加阅读训练趣味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特点和能力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趣味性内容,营造轻松、相对自由的阅读氛围。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是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围绕相互询间刚刚过去的学校旅行状况,并随着学习深入逐渐向过去的周末过渡,对学校旅行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前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阅读文本制作成精美的图片,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结合单元词汇分析文本,促使学生在图片内容的帮助下了解阅读文本内容,因文本内容涉及一般过去时时态句型和动词规则与不规则过去式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英语思维,对西方文化具有一定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顺势开展阅读训练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西方国家学生假期娱乐方式和丰富活动,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知识储备和单元词汇内容分析阅读文本,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强化英语思维,促进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强化基础教学,丰富知识储备
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理解程度取决于自身英语知识储备情况,由此可见,英语基础知识储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要强调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词汇是学生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和英语阅读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强调英语词汇知识讲解,使学生全面、综合理解英语词汇。同时,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时不仅要教,还要带领学生巩固词汇,引导学生利用高效的识记方式记忆词汇,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出现。
“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是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以在陌生的环境下问路和在熟悉的环境中指路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学生对与生活相关的英语内容具有一定兴趣,围绕post、office、police、around、hospital等词汇展开,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借机拓展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提高知识储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单词卡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鲜艳、形象的动画卡片帮助学生识记词汇意义,并拓展不同词性单词具体释义,如north n.表示“北方”;adv.表示“在北方”;adj.表示“北方的”。教师还可以辅以相关句型,加深学生对词性的理解和记忆深度,而词汇教学仅教学释义、词性远远不够,还要带领学生认读和拼写,这也是学生学习词汇的一大难点。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较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并且识记效果不理想,如果不能及时复习,则容易出现遗忘现象。所以,教师要避免运用传统单词教学方法,选择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自然拼读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读字母和字母组合拼写规律,并应用到词汇学习中,通过拼写识记英语单词,而学生掌握了字母拼写规律,即使遗忘也可自主进行拼写,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及时将自然拼读法应用于阅读活动中,提高应用灵活程度,使学生可以在后续教学中自主分析和积累英语文本和英语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3开展针对教学,强化阅读技巧
初中阶段学生经历小学阶段学习,具备一定英语基础,但学生由于班级、能力等方面差异,自身英语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差异,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由于学习习惯的差异,学生阅读切入点也具有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的困惑各不相同。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基于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针对性解决学生困惑。而且由于学生不同方面的差异,学生阅读进度和阅读深度也各不相同,基于此,教师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针对学生阅读进度问题开展快速阅读教学,选择较为简单的文章进行阅读,为学生制定时间标准,并适当提出教学问题。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是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日常作息习惯展开,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以What time do you usually.?I usually..at…为主要句型,强调学生对时间表达方法的掌握。教师在开展速度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以学生实际生活作息为素材,自主创编阅读内容,阅读内容难度要低于教材,如周末主题阅读、学校主题阅读等。教师可以给学生2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在学生阅读后以举手示意的方式区分先后,调动学生竞争心理,在具体时间要求和竞争心理的作用下,促使学生快速阅读、理解文本,突破学生惯性阅读方式,初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后,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文本提出一定问题,通过规定时间,促使学生快速投入文本分析,为学生快速分析文本提供导向,提高理解能力,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教材文本,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内容,理清阅读思维,针对思维导图的分支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使学生明确阅读文本中时间、地点、经过等细节性内容,引导学生将文本中出现的陌生词汇和语法记录到思维导图中,并在整体阅读后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水平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外在体现,要促进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发展,就要立足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和课堂存在的不足,结合学生综合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趣味,从阅读技巧、基础知识、中西文化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