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研究论文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研究论文

11

2024-06-15 11:42:2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岩土工程专业英语更是不容忽视。岩土工程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式特点鲜明,词汇方面专业性较强、多用缩略词和名词性结构,句式多为被动句和长难句等。本文以翻译转换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展开研究,从而得出启示并总结相应的翻译技巧,以期为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的汉译提供借鉴。

  [摘要]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岩土工程专业英语更是不容忽视。岩土工程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式特点鲜明,词汇方面专业性较强、多用缩略词和名词性结构,句式多为被动句和长难句等。本文以翻译转换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展开研究,从而得出启示并总结相应的翻译技巧,以期为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的汉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转换,岩土工程,翻译研究

  岩土工程是指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或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简单地说,凡与岩石或土有关的工程活动,不论处于地面以上或以下,均属岩土工程(史佩栋,2001:16)。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复杂的土体、水体等对建筑的影响日益显著,在关注实际建筑情况的同时,我国也应加强岩土工程学术研究,但由于我国岩土种类较为复杂,岩土工程规模小、数量多(王东彦,2015:195),该行业应加强中外合作交流,丰富信息储备。岩土工程专业英语便是服务于这一需求的重要工具。

  根据穆雷(1989:42)所述,翻译转换现象可通过翻译转换理论中的系统语法和语言层次分类加以说明。国内关于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很多,但是研究深度与广度仍有提升空间(张乐等,2022:228)。本文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式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提供启示和借鉴。

6cfc5a8a0a3c442c8e5604d8ec04fdc.png

  1翻译转换理论简介

  卡特福德(Catford,1965:20)首次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认为,翻译是用等值的某种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但由于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实现对等时,不得不发生转换。以系统语法体系为基础,卡特福德从“层次”和“范畴”两个类别对翻译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将翻译转换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进一步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

  科技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更注重文章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保证将原文的内容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更加注重内容而非形式。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恰好符合科技英语翻译的“重内容轻形式”的准则(郑淑明等,2011:18)。翻译转换理论在很多科技文本翻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有一定指导意义。

  2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的语言特征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表达严谨客观,在词汇层面,多用专业术语、名词性结构和缩略词;在句法层面,频繁使用被动语态,而且多用定语从句和长难句。

  2.1词汇特征

  岩土工程专业性较强,其英语词汇的表达较为多样,主要表现在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多用名词性结构和缩略词。

  2.1.1专业术语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岩土工程涉及范围较广,涵盖的学科门类较多,如基坑工程、隧道工程、边坡工程等,因此专业术语较多,如dilatation(剪胀)、jambo(凿岩钻车)、muck(出渣)等。

  2.1.2名词性结构

  名词性结构是指将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类转变为名词或名词短语,使其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角色(李丙午等,2002:5)。这种转变可以简化表达并提高句子的正式性和简洁性(金成兴等,2002:66)。因此,岩土工程专业英语文本中多使用名词性结构,如vibration isolation(隔振)、surface compaction(表层压实法)、seepage discharge(渗流量)等。

  2.1.3缩略词

  为了更加简洁和直观,岩土工程专业英语文本多用缩略词,如GWT(groundwater table,地下水位)、CST(controlled rate of strain,应变控制式)、CST(controlled stress test,应力控制式试验)等。

  2.2句式特征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属于科技英语,句式较为严谨,多用长句、被动句来解释说明某一现象或原理。

  2.2.1长句

  在科技英语中,为了在表达复杂信息的同时保证文章的逻辑性,句法上倾向于使用大量的长句(吴要丽,2016:5)。作为科技英语的分支,岩土工程专业英语也不例外,为了避免歧义,需要经常使用长句来介绍某一物质或成分,抑或是解释说明某一操作流程。

  例1:In a slope in which the rock is jointed but where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scontinuities dipping out of the slope which could cause sliding,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slope is controlled by a complex process of block rotation,tilting and sliding.(李华晔等,2008:99)

  例2: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open joints of rock masses influences stability by exerting a

  direct outward force as well as by decreasing the effective stress and hence the shear strength on failure surfaces.(秦哲等,2022:84)

  2.2.2被动句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目的性较强,主要用于说明客观事实,提供科学解释,因此一般会避免使用主动句,如变主动为被动,以凸显客观性。

  例3:The rock mass was a very weakly cemented limestone that could be excavated by hand,yet it possessed adequate strength to be marginally self-supporting.(李华晔等,2008:164)

  3翻译转换理论在岩土工程专业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专业性极强,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以充分传递源语信息,使译文既紧贴原文内容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3.1层次转换

  层次转换适用的情形为源语单位在目标语中有不同语言层次的翻译等值成分(Catford,1965:85)。在英语中,词汇变化相当丰富,无论是单复数变化还是动词结构变化,都可以通过改变词形来实现;然而,汉语一般不能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含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通过层次转换来完成从源语到目标语的翻译。

  例4:Expert knowledge of hydrology,geology,hydraulics,and other sciences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complex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analyzing the foundation rock and soil,laying bare the riverbed at the dam site,and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dam and related facilities.(李华晔等,2008:129)

  译文:关于水文、地质、水力和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可用于解决在分析基岩和土壤、清理大坝工地河床以及设计和建造大坝及相关一些设施中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李华晔等,2008:130)

  分析:英语是形合语言,而中文是意合语言,词汇形态变化少,注重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4中的problems和facilities都用“-s”表复数概念,而中文中却无法通过改变字形来表达复数意义。因此译者通过增加“一些”“种种”等词汇来表示复数含义,完成层次转换。

  例5: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attempts to quantify various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peat(or peaty)deposits;however,it is usually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properties of each site.(Bowles,1996:34)

  译文:为了定量评价各种泥炭(或泥炭质)沉积物的工程特性,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一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场地来考虑。(童小东等,2004:27)

  分析:英语用动词形态变化表示时态,而汉语往往用副词、助词、虚词等来表示时态这一概念(张琦,2022:15)。例5中,have been表达“已完成”的概念,译者使用“已经”表达,实现了层次转换。

  3.2范畴转换

  在很多情况下,原文和译文之间通常无法建立简单的同级等值关系(Catford,1965:88)。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句子结构进行变换,以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本文从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3.2.1结构转换

  卡特福德(1965:89)认为,结构转换是翻译中最常发生的转换形式。译者通过转变原文的句子结构,使译文更加清晰明确。此类转换主要包括肯定与否定的转换、主动与被动的转换等。

  例6:A general rule of thumb used by experienced tunnelers is that an underground excavation will not be self-supporting unless the cover over the tunnel exceeds 1.5 times the span of the opening.(李华晔等,2008:161)

  译文:经验丰富的隧道工人通常使用的一个经验法则是,只有隧道上方的覆土超过开口跨度的1.5倍,地下挖掘才会具备自支撑能力。(李华晔等,2008:164)

  分析:肯定与否定结构在中英文中都十分常见,但由于语言间存在差异,译者不能总是按照原文句式进行翻译,而是要根据语义判断原文强调的重点,进而选择合适的译文表达。例6中用了“not...unless...”这一结构,表示“不能……除非……”,译者选择译为“只有……才……”,将否定转换为肯定,突出重点,使译文表意更清晰。

  例7:Another alternative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excavating tunnel portals is to use steel sets to stabilize the initial portion of the tunnel under low cover.(李华晔等,2008:161)

  译文:在开挖洞口时另一个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钢架来稳定覆土较薄的隧道初始部分。(李华晔等,2008:164)

  分析:岩土工程专业英语中广泛使用被动句,以此体现原文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而中文惯于使用主动语态,强调人的主观意识。为了更加贴合目标语语言特征,译者将例7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了主动语态,方便读者理解,实现了结构转换。

  3.2.2类别转换

  当翻译单位的等值成分在不同语言类别中时,会出现类别转换(Catford,1965:91)。这种转换通常源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语法规则差异,主要发生在词汇层面上,因此也被称为词类转换。这种转换主要涉及介词、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

  例8:The simultaneous working of multiple headings,difficulty of access and unusual loading conditions are some of the problems which are peculiar to underground mining and which require new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shotcrete technology.(李华晔等,2008:141)

  译文:多个导洞同时开挖、洞室进出口交通困难和特殊的荷载条件是地下采矿业特有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创新性地运用喷混凝土技术来解决。(李华晔等,2008:143)

  分析:中文是动态语言,经常用动词来体现语言的动态变化,而英语是一种静态语言,少用动词而多用名词或介词等。由于中英文的动静差异,译者在处理例8中的application时,使用了类别转换,将名词转换为动词“运用”。

bd9f05f44d8c5597215dc465530df06.png

  3.2.3单位转换

  单位转换是指等级的变换,即将源语中某一等级的单位转为译语中另一等级的单位。具体来说,就是在词素、词、词组、子句和句子等语法等级之间相互转换。

  例9:A considerable effort will normallyof relevant data.(秦哲等,2022:44)

  译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来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数据。

  分析:例9中,normally位于句中,起着修饰整个句子的作用,若按照原文语序翻译,译文则会十分拗口,译者采用单位转换的方法,将副词normally转换为一个短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并置于句首,使句子简洁易懂。

  3.2.4内部系统转换

  卡特福德(1965:80)认为,当源语的某个体系在译语中有着不同的(非对应)体系作为其翻译等值成分,翻译时需要在译语体系中选择一个非对应的术语时,就发生了内部系统的转换。也就是说,当源语与译语结构相似,但译者无法在译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时,则需要从译语中选取与源语不一致的表达。

  例10:Where the riverbed subsoil is firm and the river current is not excessive,shore-fabricated tunnel sections can be towed over a

  prepared trench in the river bottom and sunk into place to form a underwater tunnel.(李华晔等,2008:177)

  译文:在河床土层胶结且水流不过大的地方,可以将岸边制造的拖移到预先准备的河床沟槽上,并沉入沟槽形成地下管道。(李华晔等,2008:180)

  分析:例10中的firm原义为“坚定的;结实的;牢固的”,此处若按字面翻译,则缺乏专业性,译者将其译为“胶结”,在词语原义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选择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表达形式,体现了内部系统转换。

  4结语

  岩土工程英语文本在传递信息时,需要最大限度保证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以及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翻译转换理论对岩土工程英语汉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词汇层面,译者可采用层次转换、类别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策略,而在句式上可采用层次转换、结构转换和单位转换等策略。本研究只停留在词汇与句子层级,并未涉及段落、语篇、文化层面,该问题有待未来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BOWLES J E.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M].New York:The McGraw-Hill Book Co-Singapore,1997.

  [2]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3]金成星,胡国正.科技英语中名词化趋势的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6-70.

  [4]李丙午,燕静敏.科技英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7.

  [5]李华晔,等.地质与岩土工程专业英语[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6]穆雷.卡特福德及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1989(4):42.

  [7]秦哲,王旌,张骞.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8]史佩栋,高大钊.千年更替话岩土[J].矿产勘查,2001(1):16-20.

  [9]童小东,等.基础工程分析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王东彦.岩土工程现状及前景的研究[J].门窗,2015(2):195.

  [11]吴要丽.科技英语长句翻译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6.

  [12]张琦.《探险女士》(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西安:西北大学,2022.

  [13]张乐,宋箴言.国内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研究概述[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4-229.

  [14]郑淑明,曹慧.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