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观下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研究 ——以 Little Duck’s Shadow教学为例论文

2024-06-15 11:32:4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英语学习活动观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语篇,提炼主题意义;依据活动观三个活动,设置层次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和实施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把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摘要]英语学习活动观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语篇,提炼主题意义;依据活动观三个活动,设置层次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和实施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把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语篇教学,实践研究
1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并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主张,即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语言、文化、思维融合发展的活动构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实施指导。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语篇Little Duck’s Shadow教学为例,谈一谈落实新课标理念,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语篇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2深入研读语篇,提炼主题意义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从主题开始,基于学生已知,依托语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来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因此,为落实好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语篇,挖掘语篇内涵,提炼主题意义,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依据新课标语篇研读建议,我们以“What—How—Why”结构进行文本解读,对文本分析由表层内容走向深层理解。
What是对语篇的主题语境进行定位,即弄清楚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六下第一单元主题是“差别比较”,属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范畴。Little Duck’s Shadow为本单元的第五课时,这是一篇既有科学性又带有童话性的故事,主要讲述了Little Duck观察到自己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下山变得越来越长,就向Old Tree询问原因,Old Tree回答那是因为Lit-tle Duck越长越高了。
How是指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或语言特点,传递了什么意义或具有何种功能。该故事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还蕴含影子变化和光线角度变化的科学知识。怎样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体现人文性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笔者认为应该抓住Old Tree对Little Duck说的“You are becoming a big beautiful bird.”的解读入手,体现老树对小鸭子的美好期许和鼓励。
Why是从立意层面理解编者的选材意图,即要传递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教材在Little Duck’s Shadow文本阅读前安排了一个铺垫活动,给出4幅季节图让学生对比后进行选择,引导学生关注从冬天到春天的季节变化。阅读文本讲述的是Little Duck和Old Tree讨论影子变化的原因。阅读后要求“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your friends.”根据教材编排提示,可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明天会美好”为主题意义,以“changes(变化)”为主线设置问题情景。
3依据学习活动观,设置教学目标
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依据对教材的深入研读,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比如,Little Duck’s Shadow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
(1)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形容词比较级,在真实的语境下理解和运用lower and lower,longer and longer等词(学习理解);
(2)能够理解文本,朗读文本,学习在文段中捕捉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简单的推理,提炼出文段主旨大意的阅读策略(学习理解);
(3)能够根据阅读获取信息并完成填充梗概、思考及讨论等任务(运用实践);
(4)能就老树的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You’re becoming a big beautiful bird.”所蕴含的哲理(迁移创新);
(5)尝试用I’m getting because I________.I’m becoming _______.句型结构说一说自己或朋友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迁移创新)。
以上五条教学目标都是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维度,以活动和行为的形式呈现,每一个目标都是前一个目标的进阶,以达到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提升效果。
4践行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素养
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路径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即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宫文胜,2021),而每种活动又包含三种形式。三种活动九种形式各有重点,相互关联,循序渐进,但也不是所有学习过程都会按照三类活动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推进,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中间常会有反复、有跳跃、有遗漏,需要教师灵活引导和处理(郑醉榴,2022)。
4.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1)感知与注意
感知与注意是指在阅读前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紧扣阅读主题的热身和复习活动,创设主题情景,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能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聚焦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发现认知差距,形成学习期待,为正式进入阅读铺垫。该文本感知与注意环节,教师依据教材提示,设计了欣赏春天图片,用含有比较级的句子谈论春天的变化,如“Spring is coming.The sky is clearer and the sun is brighter.”。接下来让学生完成课本Look and Tick部分,选择正确图片,并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春天的变化,如“The trees are green-er.The weather is warmer.”。可以看出,这里的活动设计围绕“变化”,步步关联,过渡自然,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形容词比较级运用的语言知识,为快速导入文本阅读做好了铺垫。
(2)概括与整合
概括与整合就是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图标、导图梳理、概括、复述为课文选择或者添加标题等。在本语篇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在初读文本环节了解文本的主题和大意,完成概括内容,为文本起题目的任务。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插图,引入shadow,提问Whose shadow are they talking about?A.Little Duck’s shadow.B.Old Tree’s shadow.Why?学生能找到答案,但是不一定能说出原因。教师带领学生在故事每一段中去找,第一段找到his shadow,让学生说说这里的his指的是谁?第二段找到my shad-ow,让学生说说这里的my又指的是谁?第三段中有your shadow,这一段话都是Old Tree说的,那么它口中的your指的是谁呢?学生明白了都说的是Little Duck,也就明白它们谈论的是Little Duck’s shadow。教师适时指出这就是故事的题目,并且采用Tips方式告诉学生:找出文段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提炼主旨大意,给文章起题目。授生以渔,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归纳、概括与整合的方法和技巧,体验其实践意义。
(3)获取与梳理
获取与梳理是学生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和手段。教师要以学生为阅读主体,进行文字的解码和意义的匹配,通过略读、跳读、细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取、处理文本信息,把握故事的情节和线索,并通过勾画关键词句,有步骤地寻找重点信息,获取语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品质。
Little Duck’s Shadow语篇细读环节,教师巧妙引导问题的推进,最终形成问题链,带领学生一起理解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第一段,教师可以提出四个问题促进学生阅读和思考:
T:What is Little Duck doing?(Q1)Ss:He is watching the sun go down.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T:What does Little Duck find when the sun is getting lower?(Q2)
Ss:His shadow is getting longer and longer.
T:Is it in the morning or in the afternoon?(Q3)
Ss:It’s in the afternoon.Because the sun goes down.
T:How aboutinthemorning?(Q4)
接下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补充:In the morning,the su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but the shadow is getting shorter and shorter.此处为后面学生质疑文本做好了铺垫。
学习第二段,教师可以用两个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T:What is Little Duck’s question?(Q1)
Ss:Why is my shadow longer when the sun gets lower?(学生阅读画线,读出句子)
T:Why does Little Duck ask Old Tree?(Q2)Ss:He is older and smarter.
T:What’s Old Tree’s answer?(引入第三段学习)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了独立阅读文本,理解了文本细节,并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建立联系,融合为网状、立体的知识结构,在大脑中记忆和存储起来。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效促进了多元思维的发展,带来了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确保前两个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为后续的运用实践奠定了基础。
4.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1)描述与阐释
描述与阐释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内容,解释内容含义。在对该语篇第二段学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尝试用小鸭子的口气提问,Whyisthat?Whyismy shadowlongerwhen the sun gets lower?学习第三段时,横线勾画出大树的回答。听录音,模仿大树的语气进行回答。最后分男女生进行Little Duck和Old Tree的问答对话,体会两者说话时的态度、情感等,并逐渐熟悉文本内容。同时,依据板书的关键词句,Little Duck’s shadow,watch,ask,answer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并说一说Little Duck和Old Tree给人们留下的形象,学生会说出Little Duck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提问,而Old Tree虽然年长,但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过却是特别友善等。这样的描述和阐释活动让学生对语篇内容建构有了深刻的印象,逐步内化巩固,为后面的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分析与判断
分析与判断就是基于文本关键信息,探究语言背后的人物性格、价值观以及隐含的文化现象和寓意。该语篇文本中Little Duck问Old Tree的是“Why is my shadow longer when the sun gets lower?”Old Tree的回答是“Your shadow grows longer because you’re growing taller.”大树的回答貌似有道理,但不是科学事实。教师质疑:Is that true?Do you agree with Old Tree?Why?学生在五年级科学课上已经学习了“光和影”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大树说的不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段时揭示早上和下午影子的变化规律不同,运用早上影子的变化举出反例:In the morning,the shadow gets shorter and shorter.Is that be-cause we are getting shorter and shorter?人不可能越变越矮,显然大树的回答不是事实。然后再回顾科学课的内容,进行太阳和影子变化规律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回答小鸭子的问题。
(3)内化与运用
内化与运用就是语言实践,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在语篇内化运用环节,教师可以依据课后两个任务这样处理:一是Listen and im-itate,听音跟读,圈画出含有“er”的比较级形容词,采用个人读、小组分角色读、班级展示的方式达到正确有感情朗读语篇的目标,同时体会单元语言学习重点——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及意义;二是完成课后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finish the dialogue任务,将语篇文本改成对话形式,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核心语言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在空格中填入恰当单词,并尝试继续进行对话创作,此时也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质疑活动。
4.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1)评价、论证与创造
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作者的态度,通过各种语言实践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表达。紧接着上一个对话活动,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鸭子和大树对话的续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问题Why does Old Tree answer like that?但是大树为什么那样回答呢?是它不知道吗?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句:You’re becom-ing a big beautiful bird.让学生想象What can a big bird do?指出那是Old Tree对Little Duck的美好期许和鼓励!学生们会豁然开朗,也会续写出如下对话:
Little Duck:So what will happen tome?
Old Tree:You’re becoming a big beautiful bird.
Little Duck:Is that true?But in the morning,the sun gets higher but my shadow gets shorter.I can’t be shorter and shorter in the morning.
Old Tree:Good question!Little Duck,you can watch,ask and think.You are a big beautiful bird now.I think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by yourself.
Little Duck:I see.Thank you,Old Tree.
续编后的对话增加了Little Duck对Old Tree回答的反问,Old Tree鼓励Little Duck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真理。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学生更乐于表演,学生在“编”对话和创新表演对话的过程中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了提升。
(2)推理与想象
以上的对话是我们帮小鸭子进行的推理与想象,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种可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推理和想象“如果你是LittleDuck,听了Old Tree的回答,接下来你将会怎么做?”,如:
S1:Little Duck will ask his teacher.
S2:OldTree’s answer encourages LittleDuck,so Little Duck will have a happy childhood.
S3:The second day,Little Duck watches the sun for the whole day,and he will find the truth...
这里,教师也可以拓展绘本阅读Little Duck’s Shadow故事给学生,让学生读一读后续:
Little Duck thinks about it when he walks home.The street light is shining.It’s just like the sun.Little Duck sees his shadow again.Little Duck thought,“When I go closer and closer to the light,my shadow gets shorter and shorter.When I go far away from the light,my shadow gets longer and longer.”Why?Why is my shad-ow changing?Little Duck studies on the Internet.He finds the angle changes.On the second day,Little Duck meets Old Tree again,“Grandpa,I find the answer...”
(3)迁移与创新
迁移与创新能够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用新认知解决新情景下的新问题,属于能力向素养的迁移。该语篇读后续写的环节,教师根据“changes(变化)”主线,设计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找到原因,并表达美好的愿景。比如,可以呈现taller and taller、smarter and smarter、stronger and stronger、more and more beautiful/handsome等短语,让学生运用I am...Because...I am becoming...句型尝试说出、写出自己的变化。教师可以先提供2个示范,如:
①My daughter is getting taller and taller.Because she isn’t a picky-eater.She is becoming a big beautiful girl.
②My daughter is getting smarter and smarter.Because she loves to read books.She is becom-ing a good doctor.
这两个句子也隐含了不挑食、爱读书等良好习惯的教育。
学生先说一说,小组交流,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一写,这样的说和写的活动设计紧密联系了真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写出的句子即使一样,也包含的是不同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创新编写,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5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搭建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的桥梁,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和实施语篇教学,能够让文本解读由浅层的信息获取走向深度的人文对话,学生思维层次由低阶向高阶不断提升,学习从碎片化走向整体性,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从而把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宫文胜.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1(35):20-25.
[2]郑醉榴.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五(下)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复习课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2(Z3):1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