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的应用论文

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的应用论文

10

2024-06-07 09:53:3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人机交互翻译在当今信息时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传统的人工翻译正在被人机交互翻译取代,人们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跨语言交流和理解。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索人机交互翻译的实践应用,旨在推动人机交互翻译的发展,提高翻译质量和用户体验。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人机交互翻译可以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搭建桥梁。

  [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基于文化差异视域的人机交互翻译在当今信息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索人机交互翻译的实践应用,指出了人机交互翻译所面临的问题,并初步探索解决方案,同时列举分析了人机交互翻译在颜色词领域的应用案例,提出了人机交互翻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人机交互翻译有助于创造联系紧密且相互理解的世界,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文化差异;人工智能;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翻译在当今信息时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传统的人工翻译正在被人机交互翻译取代,人们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跨语言交流和理解。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索人机交互翻译的实践应用,旨在推动人机交互翻译的发展,提高翻译质量和用户体验。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人机交互翻译可以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搭建桥梁。

  1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的背景和意义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差异也成为人们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语言交流中,文化差异对于交际双方的准确理解和有效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对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翻译领域。传统意义上,翻译是由人工译员完成的,其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机器翻译系统开始崭露头角。机器翻译使用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文本(胡壮麟,2023)。最初的机器翻译系统依赖于规则和模板,但这些方法存在许多限制和困难。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兴起,神经机器翻译(NMT)成为翻译领域的主流技术。神经机器翻译通过训练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理解文字的上下文和语义,并进行高质量的翻译(李亚超等,2018)。与传统方法相比,神经机器翻译在翻译质量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逐渐接近甚至可能超越人类翻译的水平。同时,翻译过程更加准确和高效,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翻译体验。

  人机交互翻译是基于机器翻译技术的一种实际应用,通过结合人类的语言处理能力和机器翻译系统的速度和精确性,促进跨文化交流领域的发展。在实际中,人机交互翻译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且不限于实时语音翻译、文本翻译和语言交流等。人机交互翻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跨越语言障碍,实现不同语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人机交互翻译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合作和交流,还可以在跨文化学术研究和信息传播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翻译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人机交互翻译的方式有望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准确的语言翻译服务,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人机交互翻译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在文化差异视域下,如何通过人机交互翻译技术来促进文化交流,同时挖掘人机交互翻译的潜在价值与应用,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在文化差异视域下探索人机交互翻译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image.png

  2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存在的问题

  2.1翻译质量

  虽然神经机器翻译的发展使得机器翻译的质量取得巨大的进步,但翻译质量问题仍然存在。除了语言的多义性、复杂的语法结构外,特定的文化背景因素也会对翻译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机械过程,还需要考虑目的语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在处理特定文化相关的专业术语等内容时,机器翻译系统可能会产生误译、不准确或不通顺的翻译结果。

  2.2语言多样性

  目前的翻译系统主要关注常见语种,如汉语、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的翻译,对于一些稀有语言(如夏威夷语、纳瓦霍语、阿亚帕涅科语等)的翻译支持相对较少。这将会导致这些语言的用户在跨语言交流时面临障碍。

  2.3隐私和数据安全

  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的人机交互翻译通常需要将用户的翻译请求和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这将不可避免地涉及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同时,不同文化对于“隐私”这一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个人信息和翻译数据的保护是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视域下的人机交互翻译虽然有很多优势和无限的潜力,但仍面临翻译质量、语言多样性以及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提供更准确、实用和用户友好的人机交互翻译体验。

  3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的解决方案

  3.1优势互补

  文化差异视域下,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各有所长。机器翻译具有快速、高效处理大量翻译任务的能力。尤其在大规模文件翻译或实时翻译方面,机器翻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特定文化背景的文本翻译而言,人工翻译的优势在于译者依靠其主观能动性,能够理解特定文化的习惯用语、修辞手法以及文化隐喻等,从语言和文化层面进行调整,以确保译文的自然度和准确性。

  平衡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角色和贡献,可以充分发挥人工与人工智能各自的优势。译者可以在机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润色和优化,以保证翻译结果更符合原文的意图,并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表达习惯;同时可以审查机器翻译的输出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语义和语言调整,以适应特定的上下文和文化背景。优势互补的人机交互翻译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翻译服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期待更加智能和高效的人机交互翻译工具的出现,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更多便利。

  3.2任务分配

  在文化差异视域下,基于不同的翻译任务和需求,译者可以合理划分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比重。对于需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翻译任务,可以倾向于使用人工翻译;而对于大规模、重复性的翻译任务,可以倾向于使用机器翻译。合理的任务分配策略可以充分发挥人机交互翻译的优势,提高整体翻译效果。选择合适的任务分配策略需要综合考虑翻译任务的性质、翻译资源的可用性、翻译时间和成本以及翻译需求(李晗佶,2020)。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译者可以综合以上因素来选择任务分配策略,通过合理分配任务,使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发挥最佳作用,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3.3人机协同

  在文化差异视域下,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可以进行有效协作。人工翻译可以利用机器翻译的结果作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优化,快速完成翻译任务。同时,人工翻译也可以通过术语库的完善等来提高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人机协同的翻译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整体翻译质量。

  4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在颜色词领域中的运用

  本文结合三个颜色词案例,探讨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在颜色词领域中的运用。

  4.1 champagne gold(土豪金/香槟金色)

  champagne gold作为苹果公司产品iPhone 5S的三款配色之一,其官方中文译文为“香槟金色”。这种直译强调了这种颜色与香槟的金黄色调的相似性。然而在中国,由于其产品本身高昂的价格,在当时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当代网民戏称该配色为“土豪金”(李奥运,2015)。自此,“土豪金”一词代替官方译文“香槟金色”,流行于国内市场及网络。

  4.2 Klein blue(克莱因蓝/宝蓝色)

  颜色词Kl ein blu e被音译为“克莱因蓝”,这种颜色凭借其洋气的命名,在2019年新媒体网络的浪潮中,一跃成为2019年的年度流行色。然而,它的庐山真面目正是家喻户晓的宝蓝色。宝蓝色是一个广泛使用的中文名称,已经在中国本土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而简单的音译,又使这种颜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4.3五彩斑斓的黑(colorful black/impossible black)

  笔者使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翻译机器对“五彩斑斓的黑”进行翻译,得到的结果都是colorful black。实际上“五彩斑斓的黑”诞生于“甲方提出的无厘头要求”,比喻“甲方提出的条件乙方无法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将其译为impossible black,可以更好地传达源语内涵。

  这些案例表明,颜色词的翻译是一个兼顾语言表达、文化背景和情感因素的过程。虽然机器翻译在快速提供翻译结果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于颜色词这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人工翻译在理解并传达其背后的意义和情感方面仍然不可或缺,因此人机交互的协作模式是更有效的选择。

  5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人机交互翻译的应用领域广泛。在商业翻译领域,人机交互翻译可用于商务会议、跨国公司的文件翻译、行业报告的翻译等。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促进全球商务合作和交流。在品牌营销和广告领域,人机交互翻译可用于品牌广告和营销材料的翻译,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文化适配,以吸引不同语种的受众。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领域,人机交互翻译可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减少语言障碍,促进跨国学术合作和学科建设。

  人机交互翻译对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翻译学科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需要与人机交互翻译相结合,以培养具备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邢杰等,2022)。在翻译学科建设方面,人机交互翻译的出现为翻译学科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课程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翻译将变得更加智能和个性化,其翻译质量将会不断提升,更加接近人工专业翻译的水平。然而,目前人机交互翻译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翻译质量和用户体验有待提高。在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有望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image.png

  6建议和展望

  人机交互翻译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具有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巨大潜力。通过神经机器翻译等技术,翻译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然面临着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翻译的发展,本文提出四点建议:

  (1)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持续投入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以提高翻译质量和系统性能。

  (2)培养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将传统翻译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培养能够灵活应用翻译技巧和工具的专业人才,包括对机器翻译系统的运用和优化。

  (3)推动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促进翻译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共同解决人机交互翻译中的技术和应用问题。

  (4)加强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重视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用户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7结语

  在文化差异视域下,人机交互翻译将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为各领域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多便利,以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人们还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以及对语言多样性的适应能力。人机交互翻译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全球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推动力。更高质量的人机交互翻译将有助于创造一个联系紧密且相互理解的世界,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ChatGPT谈外语教学[J].中国外语,2023,20(3):1+12-15.

  [2]李奥运.“土豪金”现象的价值观审思[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123-125+128.

  [3]李晗佶.哲学视阈下的翻译技术研究:问题与对策[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0.

  [4]李亚超,熊德意,张民.神经机器翻译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8,41(12):2734-2755.

  [5]邢杰,朱贝.聚焦社会场景中的翻译生产研究:人类工效学路径[J].上海翻译,2022(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