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l论文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l论文

12

2024-06-03 11:57:13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本研究探索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为目标,结合内容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理念,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以各学科的高水平期刊论文为教学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论文的语篇修辞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和构建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参与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模拟或真实项目,能够获得并应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能力。

  [摘要]本研究探索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为目标,结合内容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理念,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以各学科的高水平期刊论文为教学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论文的语篇修辞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和构建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参与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模拟或真实项目,能够获得并应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能力。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课程思政;高职英语

  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在国际期刊发表本专业英语学术论文,是国内高校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内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最常见的方式。除了科学研究本身的高质量,研究生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国际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包括捕捉学术动态、表达学术思想、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时的写作能力,英语科技论文在语言表述上有较强的说明和论证倾向,内容选择上专业方向明确,格式上具有专业规范性(蔡基刚,2018)。

  然而,许多学生在撰写英语科技论文时,面临着诸如语言表达、逻辑组织、文献引用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一直是研究生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所研究型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开设了英语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以探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结构、修辞功能和语言特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1过程—体裁教学法

  外语写作教学经历了从成果教学法向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的过渡(Hyland,2003)。传统的过程教学法承认了写作的实践本质,强调文本产生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但缺少写作知识建构脚手架式的帮助。体裁教学法重视文本产出的情境,对特定体裁的修辞功能和语言特征提供明晰而系统的解释,但学习过程主要依赖于教师。过程—体裁教学法融合了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的优势,既重视特定体裁的交际目的、修辞结构和语言特征的显性教学(Swales et al.,2012),又承认计划、起草、修改和编辑的循环认知写作过程在文本创作中的关键作用(Révész et al.,2019),在教学和写作活动的循环周期中实现教师体裁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体裁意识的提升(Feez,1998)。

image.png

  过程—体裁教学法重视语言知识和情境知识的融合,强调协作学习和脚手架式知识建构的重要性,通过四个阶段培养学生文本创作技能、语言和体裁知识以及写作相关的元认知策略。首先,教师构建写作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目的和目标受众,通过基于发现的学习或显性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特定体裁的交际目的意识和受众意识。其次,教师通过文本分析与解构,帮助学生理解特定体裁的修辞结构和语言特征,并建立体裁图式。然后,学生进入建模阶段。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的范文分析,学生积累完成任务所需的陈述性知识,如语篇受众、写作目的、修辞结构和语言特点。最后,在独立建构阶段,学生开始尝试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作过程知识,如有效规划、文本创作、编辑和修改的策略,并使他们学会用已经习得的体裁知识构建文本。过程—体裁教学法将体裁意识的发展与显性写作策略教学并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裁知识应用能力和可迁移的元认知策略。据此,本文提出基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

  2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

  本文以一所研究型大学面向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开设的英语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

  2.1教学目标

  英语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旨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博士生使用英文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该课程从阅读高水平英语科技论文出发,通过批判式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学科规范、修辞功能和语言特点,学习和建构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相关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能力。

  2.2教学理念

  教师以内容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的理念为指导,以各个学科国际期刊专业论文为教学内容,以完成一次真实的或模拟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和投稿任务为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展示活动,鼓励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引领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论文各章节的修辞功能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营造依托内容的讨论式课堂和基于项目的探究式课堂。

  2.3教学内容

  教师遴选与校本各学科紧密相关的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将这些论文作为教学材料并建立语料库,然后根据学生的科研内容、专业需求和英语水平,设计项目式写作任务。教学内容涵盖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各个模块和流程,包括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conclusion和references的写作,也包括与编辑和审稿专家的书信交流互动,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一个模拟的或真实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任务。

  当然,教学内容的呈现可按需设计和调整,如按照论文章节顺序,或按照难度顺序,或按照通常的写作顺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部分内容,面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讲授方法、结果、摘要和前言写作;面对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教师只讲授摘要和前言写作。

  2.4教学方法

  师生基于过程—体裁教学法框架开展四个阶段的体裁知识学习和建构,教学过程涵盖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互助学习和独立写作。

  步骤一:确定写作语境。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交流目的意识和受众意识。教师介绍如何查找英文文献,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下载本专业最新的、权威的国际期刊论文,同时在专业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学科差异较大,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各自领域的学科惯例、学科文化对体裁建构的制约作用。

  步骤二:分析修辞功能和语言特点,即分析体裁的代表性范例,识别体裁的构建步骤和主要特征以及可能的变体。教师侧重讲解和分析学术论文一个章节的体裁特点及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解析各部分段落之间及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宏观语步结构和微观语言结构观察各部分的修辞功能和语言特点,包括句式结构、时态和语态特点。通过教师主导的显性教学和基于发现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部分体裁的体裁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CARS(context—article—research—substance)模型讲解论文introduction的结构和写作思路,包括介绍研究背景(context)、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和贡献(article)、总结不足并介绍本研究的观点和内容(research),以及描述具体研究方法(substance)四个步骤(Swales,1990)。

  步骤三:范例比较分析。教师每讲完论文的一个章节,让学生分析三篇本专业英语论文的相应部分,将抽象的写作特点具体化。教师在教学中不依赖固定教材,选用最新的国际权威期刊论文,让学生研读真实的学术语料。学生通过语类分析,熟悉和了解本专业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语类规范、写作范式和常用策略,如本专业的IMRaD结构和CARS模型的变体。

  教师让学生按专业进行分组,以报告、讨论等形式展示探究式任务的成果或组织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探究与讨论是本教学模式的灵魂,学生的交流互动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碰撞,从而带给学习者全新的知识、理解和体验。课堂上教师对重点问题适当进行梳理强化,同时,学生在体裁知识的框架下开始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步骤四:独立论文写作。本课程要求学生基于真实的或模拟的研究项目提交完整的论文,鼓励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题目并同步开展研究,最后用英文完成论文写作。上交终稿前学生把论文分享给班级内2位担任审稿人角色的同学,以获得反馈意见,并通过整合反馈意见来修改他们的论文草稿。在真实的学术写作任务驱动下,学生在使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掌握了学术英语的体裁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

  2.5教学材料

  教师基于依托内容的语言教学理念,使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作为教学材料,破旧推新、动态实时选取与学生的科研内容和专业需求相一致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本学科特点和自身科研需要补充和充实教学资源,将学科英语语料库和学生提供的资源作为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形成系统化、模块化、结构化和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应选择研究领域内最新的、高水平英语科技论文作为语类分析的材料,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典型的相同体裁英语表达方式,也可以使他们及时了解各自领域的研究动态(于万锁,2015)。

  2.6教学评价

  该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对评价和个性差异化评价的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参与情况,即作业与测试、课堂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的参与情况。课堂上,教师通过简单测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测促教。教师还可以采用同伴互评与教师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对论文写作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意见反馈。课堂外,教师适时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生会谈式反馈,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方面的评价和修改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设立努力方向,调整学习状态。

  3教学效果

  根据开课前和开课后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结果,使用过程—体裁教学法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过程—体裁教学法强调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该方法,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正式的、简洁的学术语言撰写结构清晰、内容严谨,符合本学科规范的英语科技论文,同时也提升了写作目的意识、读者意识和体裁规范意识。

  一位学生在访谈中提道:“这门课对自己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学习了摘要的语步及实现其修辞功能的语言构式、突出作者型和突出信息型两种引用文献的表述方式、动词时态和时态转换、新旧信息的连贯与衔接手段、使用名词化结构实现语言的简洁性,我能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修改完善自己撰写的英语论文,很有成就感。”

  此外,过程—体裁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研究能力。学生在完成科技论文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查找、分析、评价和整合相关文献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这种能力会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术生涯中,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image.png

  4结语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的学科知识,这对语言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应对教学目标、学习环境和学习者需求等要素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现状来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确定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使写作教学契合理工科研究生群体在外语学习方面的工具型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对规范性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全面的、立体的概念,然后以自主探究的形式来组织描述性内容的讨论,分析各学科领域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学术探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孙蓝等,2012),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讨论式和探究式学习。

  本课程可以提升研究生撰写英语科技论文的技巧,加强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逻辑性和说服性,帮助他们获得使用英语表达学术思想、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助力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FEEZ S.Text—based syllabus design[M].TESOL in context,1999,9(1):11-14.

  [2]HYLAND K.Second language writ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3]RÉVÉSZ A,MICHEL M.Methodological advances in investigating L2 writing processes:introduc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19,41(3):491-501.

  [4]SWALES J.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SWALES J M,FEAK C B.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3rd ed.)[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12.

  [6]蔡基刚.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中国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10-15.

  [7]孙蓝,陈纪梁,邢鸿飞.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23-26.

  [8]于万锁.“以写促学”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