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2024-06-01 11:25:18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以往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采用单一的模式,主要表现在对全班学生要求统一,作业设计相同,且评价标准一致。而学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有着明显个体差异性,无论是在知识接受还是学习能力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这种作业设计形式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从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借助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全班学生英语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
[摘要]以往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采用单一的模式,主要表现在对全班学生要求统一,作业设计相同,且评价标准一致。而学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有着明显个体差异性,无论是在知识接受还是学习能力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这种作业设计形式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从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借助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全班学生英语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
[关键词]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
1研究背景
“双减”政策的落实及推动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将“减负增效”作为主要依据及方向,在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使其学习效率得到加强。为此,教师可采用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方法,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创设出可推动其各项能力良好发展的作业内容,让他们借助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消化,并逐渐增强学习自信心,以此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
2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的意义
阅读英语材料能够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帮助其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得到加强,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在传统初中英语阅读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即要求学生按照任务将作业书写到本子上,或围绕课时完成练习册上相应阅读部分作业,而教师在收到学生作业时,也仅仅能够判断习题答案是否正确,很少有学生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留下做题痕迹,将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标记清楚。绝大多数学生单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此外还有抄作业的不良行为,并且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无法进行准确分析,且因时间限制,对作业批改也只是局限在对答案方面,无法了解到学生是否已充分掌握知识点。学生也有可能即便选出正确答案,却无法说出选择缘由,这就使得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出现失分、丢分情况。而围绕学生真实能力创设动态分层作业,也就是围绕初中英语阅读内容设计种类不同,难易系数具有差异性的作业,并从真实反馈中了解到自身在教学期间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以此对教学计划及内容实施反复调整及创新。借助用心选择阅读作业,科学布置侧重点不同、难易程度存在差别的分层作业,能够对以往英语阅读作业设计形式进行创新与改善,真正使全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动其各方面能力良好发展(代雪雨,2023)。
3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原则
3.1重视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及连接性
阅读作业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所学阅读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的环节,是提高其阅读能力的关键渠道。为此,教师在设计分层阅读作业时,首先应使其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他们在课堂上所了解到的知识内容,由浅到深逐步递进的方式设计当天作业。另外,阅读作业的创设应围绕本堂课所讲解的文本体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借此实现巩固、应用及提升的成效。
3.2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层次性作业
阅读动态分层作业与以往的阅读作业相比,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初中阶段学生在先天发育、后天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其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及基础水平等有着明显区别。基于此,教师在创设作业内容时,应重视作业的内容层次性特点,不但要使各层级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还应培养其学习积极性。以往统一布置初中英语阅读作业时,部分学生会有“吃不饱”的情况,觉得阅读作业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还有学生存在“吃不好”的现象,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将任务有效完成,从而出现抄作业等不良行为,更甚者还会对此门课程产生排斥心理。为此,教师设计阅读动态分层作业时,应围绕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为他们布置出不同题型、不同难度以及内容不尽相同的作业,使其能够围绕自身需求挑选出恰当的作业内容,强化各项自身能力。
4初中英语动态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方法
4.1围绕学生真实学习情况,恰当进行分层设计
学生因受先天发育、后天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着明显个体差异,这就导致其学习习惯、知识接收能力及理解能力等不尽相同,为此教师应围绕学生真实情况,实施科学、恰当的分组:通常条件下,教师会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理解能力较差,对知识掌握起来较为困难;第二层级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然而因其认知能力不足,往往很难实现突破;第三层级学生基础扎实,且各方面能力较强,知识接收起来比较轻松。在对不同层级学生实施阅读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把握好难易度,让他们都能从完成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徐婷,2019)。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话题“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为例,对这部分内容实施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让各层级作业建立联系,如:
(1)基础型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单元文章,掌握重难点单词及句式,帮助第一层次学生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巩固型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几遍课文后,制作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的小册子,下堂课将其带到班级中来,与师生进行分享,以此培养其探究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扩展型作业:让学生在阅读完教材内容后,实施跨学科融合,如从网络上搜索自己最喜欢的风景名胜,将重要信息以英文的方式制作成图表或PPT的形式,将其带到课堂上,向老师和其他同学介绍,以此强化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操作能力,进一步推动其综合素养的良好发展(刘玲红,2023)。
4.2课前预习阶段实施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预习效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高质量的预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下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而在课堂上能够跟紧教师授课步伐,避免出现掉队情况。此外,针对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学生还可有针对性地学习,进而有效解决疑惑,提高学习成效,进一步构建出高效课堂。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之前,不但要做好备课工作,还应围绕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及教材中知识内容,设计出分层阅读预习任务,以此让不同层级学生均可从中找到适合自身的预习内容,实现有目的性的预习,进一步强化预习效果(陈小明,2022)。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话题“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为例,学习这部分内容前,为了让各层级学生均能在预习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一定了解,教师可布置三种类型的作业形式,鼓励学生围绕自身能力从中选出适合自身的任务并将其有效完成,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尝试挑战其他有难度的作业。如:
(1)一星级作业主要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首先跟随录音朗读三到五遍文章,在跟读过程中应逐句跟读,充分掌握单词正确读音及句子停顿;其次,自己大声阅读几遍文章,以读得准确为主,并将其中一般疑问句的升调、陈述句的降调等读出来;最后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其中存在疑惑的地方标记清楚。学生借助跟读—阅读—有感情地朗读等环节,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对文章形成一定认识,为在课堂上高效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2)二星级作业主要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文章遍数,充分掌握文章整体内容,并完成教师设计的简单判断题,随后通过听录音回答教师创设的几个有助于理解文章大致意思的问题,以此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入理解,提高预习有效性。利用以上两个预习作业,能够使基础一般的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细节部分,让他们有目的地预习,借此实现高效预习目标。
(3)三星级作业针对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一,对文章实施精读,并将无法完全理解的单词及句子标记出来;第二,围绕教材内容,自主提出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且进行解答;第三,找出文章中主要语法及句型,如现在完成时,并列复合句中or、and、while的使用方法等。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借助精读文章,能够从中找出重难点句型及词汇。通过这三种阅读预习作业内容,优秀生可对教材内容有清晰的掌握。
为各层级学生布置不同目标的阅读作业,让全班学生均能找到满足自身发展的作业,以此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因难易度不同,学生完成起来不会产生较大困难,如此即可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加强,逐渐形成学习自信心,又能将作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高云,2023)。
4.3创设实践探究型作业,延伸学生学习空间
以往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多以书面形式为主,并未留意到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事实上走出课堂我们能够察觉到英语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基于此,在设计阅读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积极为其创设出实践性作业,让他们消除以往对作业的固有印象,使其主动融入对英语知识的探究过程中,通过运用英语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以此扩宽其知识储备。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话题“What can we do at hom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为例,本话题内容以“环保”为主题,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即可要求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方法,并用英语与伙伴进行互动与交流,听一听他人的想法,下堂课将其展示出来;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要求其在网络上阅读与环保有关的英文信息,并采访周围伙伴或家中长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境保护,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针对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从互联网上或其他书籍中找到近些年与环境污染有关的英文材料进行阅读,以此扩宽其视野,使其了解引起环境问题的各种原因,并探索多种保护环境的方法,下堂课将得到的信息利用演讲的方式讲述给同学们,借此培养其信息收集、资料整理以及英语口语表达等能力,促使其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发展(张海燕,2021)。
4.4围绕日常生活,创设作业内容
伴随新课标的提出及推动,初中英语教师不但要对基础知识进行细致化讲解,还应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能够在空余时间自行阅读英语材料,以此使其知识储备得以扩充,且形成良好英语语感,为后续英语写作及交流奠定坚实基础,避免在作文写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以此提升其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及推动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话题“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为例,本话题是关于最喜欢的文学人物的探讨,为此教师在设计阅读分层作业时,可引导学生围绕自身最感兴趣的文学人物,制作出一份介绍人物的英文PPT,且在下堂课将其呈现出来。为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将围绕自身英语水平选择介绍不同难度的人物,此外为更多地了解相关人物将主动阅读与其相关的书籍。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仔细阅读教材内容,通过归纳与总结课本中对《西游记》中人物的探讨,将其变成自身作业素材;基础一般的学生可阅读其他课外书籍,如英文版《水浒传》,对于不熟悉的内容可借助查阅字典等模式将其弄清楚,随后制作出PPT;而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从网络上或其他途径阅读相关材料,进行归纳及整理,以此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制作成果展开评价,并邀请全班学生从中选出最佳作品,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借助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元素作为作业设计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可使其从中获得成就感,并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使其了解到学习英语的意义及价值,不再将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负担,促使学生逐渐喜爱上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效率(程慧,2020)。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阅读作业设计,可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需求,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作业内容,能够借助个人力量将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效完成,从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逐渐爱上该课程。而教师在制订作业时,应对以往设计形式进行创新与调整,借此使作业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完成欲望,让他们了解到学习英语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为后续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慧.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作业的多样化设计浅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7):40.
[2]陈小明.初中英语课堂分层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J].亚太教育,2022(19):128-130
[3]代雪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J].校园英语,2023(22):154-156.
[4]高云.减负增效视角下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探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1):6-8.
[5]刘玲红.“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3(12):81-82.
[6]徐婷.巧用阅读教学助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J].英语广场,2019(11):146-147.
[7]张海燕.初中英语阅读课作业的创新型设计[J].校园英语,2021(30):23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