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2024-05-18 13:42:3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注重引领学生认识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课堂的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地理课程教学的需要。面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文章针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融入地图和视频教学等策略,探讨活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新课标
初中地理课程注重引领学生认识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课堂的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地理课程教学的需要。面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较于其他学科,初中地理知识相对比较琐碎、零散,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容易出现上课一听就懂,考试一做就错的现象。这给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地理课堂引导学生构建牢固、清晰的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1.图文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大脑思维,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模拟,形成放射状结构,以直观形象化的视觉展示认知结构,将思维生成外化图谱,思维导图也有“脑图”“心灵图”“心智图”之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发挥图文结合的优势,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再结合丰富的课堂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中。
2.直观展示,提高学习效率
相较于单纯的图片或文字、图表,思维导图更具直观性。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单纯按知识点分条记笔记的学习弊端,一方面可以简化笔记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大节约记笔记的时间,在知识点的整理上也会有更清晰的脉络,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建构知识体系上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构建体系,明确知识脉络
学生进入中学后,地理课程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他们的学习生涯。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逐步建立地理知识体系,降低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二、活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手脑并用,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手脑并用,边学边建构知识体系。一方面,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的形式将知识用树状、放射状或者网状等形式串联一起,重点、难点一目了然,知识脉络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另一方面,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和色彩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克服纯文字笔记的枯燥、单调的弊端,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信息以图形或带有色彩的形式出现时,人们更容易产生联想,这有助于强化记忆。此外,相对于纯文字,图形和色彩更具有具象性,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能更有效地传递信息,降低认知负荷。由此可见,色彩和图形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有层次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的效率,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感受创作的乐趣,还可以在做中学。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时,该节内容涉及“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图,中国的山脉大体上有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四种走向,但因山脉相对较多,名称各异,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鉴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学习,一边手绘“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图。学生通过手绘山脉分布图,就可以直观地将中国的山脉展示出来,并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这样一来,学生手脑并用,寓学于乐,减少了讲授的枯燥、单一,其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时,思路更加清晰,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自主预习,课后巩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地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且零散,这给学生带来了记忆的负担。如果单纯靠死记硬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思维导图,在重要的知识点处设置挖空,制成导学案,在正式授课前发给学生用于课前预习。学生结合教材知识,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填充,就可以在上课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印象,并初步建立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体系,既有助于学生新课的学习,又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已完善的思维导图,结合新课讲授,在思维导图上加上一些拓展知识或之前未体现的知识点,进一步让思维导图囊括的知识点更加全面,成为学生课堂笔记的有效补充,亦可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一个单元的课后作业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于学优生,可以让他们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采取“以弱带强”的形式,让学优生指导中等生完成本单元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让他们制作单元思维导图可能有一些难度,教师可以准备以设计好的挖空的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让学生将其补充完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形式,还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地理知识,加深记忆。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二节“自然环境”时,教师提前制作好有挖空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融入课前导学案中,辅助学生预习。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课前的思维导图和所学知识,将“亚洲的自然环境”思维导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学习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整个单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第一节“位置和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和学习探究“认识亚洲的国家”这三小节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制作或补全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单元知识。
3.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容易忘记知识点,或记忆知识点不牢固,记忆错位,就是没有在脑海中将琐碎的地理知识点构建成知识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逐步构建起章节—单元—整本书的地理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
在学习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的第一节“日本”时,教师从多火山和地震的岛国(地理环境)、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经济发展)、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文化教育)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了与日本相关的地理知识。最初,教师尝试用表格的形式梳理本节课知识点,让学生填空,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时,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开始动手制作。有的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脉络清晰,知识点一目了然。
在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下册学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理课本目录和教师的提示,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我们附近的地区和国家”“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这五个单元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自行制作地理六年级下册的整个的思维导图,这对学生复习巩固整本书的地理知识和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大有裨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仅靠单纯的思维导图建立的知识框架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是远远不够的,那些细碎的地理知识点还需要通过强化记忆、课堂提问、课后习题、复习检测等方式进行巩固和加强。如果细碎的知识点相当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树叶”,那思维导图构建起来的知识框架相当于“主干”,只有二者并重,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
4.创新方法,优化课堂,融入地图和视频教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地球上有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征,不同区域之间会产生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创新方法、优化课堂,依托地理思维导图,融入地图、视频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
教师要积极适应时代变革,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平台、手机软件层出不穷,这也给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平台、手机软件上的教学资源用于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丰富和活跃地理课堂。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一章“中国在世界中”时,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地理类手机软件相结合,让学生直观感知中国在世界中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等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思维导图与地理网站或地理视频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做负责任的大国”等难点,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教学白板内置的电子地图或者自备纸质地图,再融合思维导图,构建起学生的区域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三、结语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来克服地理知识零散的弊端,帮助学生建构地理知识体系,进而形成科学、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和运用中,巩固知识,锻炼知识梳理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实践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邹东才.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路径[J].吉林教育,2023(6):88-90.
[2]祝杰.提升初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3):66-68.
[3]郭文娟.初中地理以图导学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0):114-116.
[4]杨丽.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构建的实践[J].地理教育,2023(S2):5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