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韵律操情韵教学模式构建论文

小学韵律操情韵教学模式构建论文

12

2024-05-17 14:26:5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 ,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锤炼意志 、健全人格的号角越吹越响 , 追求课堂 “知 识 +情感态度”双赢成了体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从情韵课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小学 体育韵律活动类课程 , 有助于完善该课程的规划和 设置 , 引导一线体育教师关注小学韵律活动类课程 教学中缺失的内容 , 使韵律类活动课程的实施更加 丰富 、全面 , 有效达成体育学科全方位育人目标 。

  摘要 : 课程实践能力取向下的小学体育课程应立足于课堂实践 , 将内在的 “情 ”与外在的 “韵 ”有机融合 , 唤醒学生 内 需动力 , 使其高效且快乐地学 。本文以情韵课堂为参照 , 分析小学体育韵律活动类课程的现状 , 初构课程实施的范式 , 推进课程的育人价值 , 旨在 引导课堂教学走向 “知识 +情感态度 ”双赢的学 习 。

  关键词 : 小学体育,韵律活动类课程,情韵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 ,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锤炼意志 、健全人格的号角越吹越响 , 追求课堂 “知 识 +情感态度”双赢成了体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从情韵课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小学 体育韵律活动类课程 , 有助于完善该课程的规划和 设置 , 引导一线体育教师关注小学韵律活动类课程 教学中缺失的内容 , 使韵律类活动课程的实施更加 丰富 、全面 , 有效达成体育学科全方位育人目标 。

  一 、韵律活动类课程的现状

  韵律活动是一种集音乐 、健美操 、啦啦操等操 化动作为主的一门课程 。纵观现在的小学体育课 , 跑 、跳跃 、投掷 、球类等课程的教学形式都比较丰富 ,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趋向于多样,学生乐于参与 , 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部分韵律活动类课 仍是教师喊口令教动作 , 学生跟着练 , 显得被动而 生硬 , 课堂缺乏生机 。一是教学设计单调 , 较少创 设生动 、有趣的运动情境 。学生跟着教师学习单个 动作 , 伴随音乐把单个动作串联起来成组合动 作 , 最后小组合作分散练习进行展示 。二是教学实施较 为机械 。分解学动作 、完整练 动 作 、循 环 再 练 习 , 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的特性不匹配 , 学生动作也较 为生硬 , 不太利于肢体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培养 。 三是教学情感较为缺乏 。在一堂课中 , 教师与学生有眼神和情感的交流较少 , 只关注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 较为容易忽视儿童的情感 。

  二 、情韵范式的韵律活动类课程开发

  在研究课程 、开发课程 、实施课程一系列循环 实证的过程中 , 学校初步形成了 “情韵课堂 ”的教学 模式 。本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向是 : 探索基于新课标 的小学体育韵律活动类课程教学 , 让学生在富有情 趣的运动中学习技能 、熟练动作 ; 探寻让学生从生 硬地学到灵活地学 , 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 , 构建 学生 “想学 、乐学 、妙学 ”的操作模式 。

image.png

  1. 教学设计 , 崇尚情境

  构建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运动情境,让学生 “见景生情 ”, 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 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 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重点 、难 点的突破 。学生以情感融入 、肢体运动等方式来掌 握学习的技能 , 有 利 于 展 现 个 人 在 课 堂 的 主 体 地 位 , 进而在任务的驱动下 , 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进入运动情境 , 达成学习愿景 , 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自主 、愉快地学 。

  2. 教学实施 , 彰显情趣

  课堂永远不是单线推进的过程 , 而是生生交往 、师生交往的学习场域 。在小学体育韵律类活动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个人 情 绪 , 赋予课堂感染力 , 时刻在课堂中关注学情 , 通过合理预设和灵活生成 , 把优美的动作 、正确的示范 、 生动的语言传递给学生 。 只有教师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 ,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运动的快乐、锻炼的价值 , 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

  3. 儿童立场 , 升华情感

  儿童立场的第一要义是教师要认识儿童 、发现儿童 、引领儿童 , 从而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滋生 出沸腾的情感 。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究和不断建构的 过程 , 不是单调枯燥 、机械乏味的过程 , 忽视儿童 学习的情感态度是对儿童学习状态的无视 。在实施 小学体育韵律类活动课程时 , 教师要带着思想 、带 着理念进课堂 , 用真实的情感去激发学生 、感染学 生 , 努力展现体育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 , 用 “价 值 兴趣 ”而非 “工具兴趣 ”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 , 激发 学生内驱力 。

  4. 融洽氛围 , 激发热情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 按照教师的预设 , 学生能 做出指定的体育动作 ,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枯 燥 。教师应基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 , 在开设韵律活 动类课程前积极运用现有资源进行氛围营造 , 让整 个课堂变得更活泼有序 。教师可借助体育韵律活动 类课程 “律动”“活泼 ”的特点 , 在活动课程中加入动 感音乐 、趣味游戏活动 , 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 以 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保证体育课程的开展质量 。在 尽情展现动作技能的过程中 , 学生天性得以释放 , 学习热情也会有所提升 。

  5. 丰富形式 , 提升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 教师传递知识的方法都比较刻板,在组织好课堂纪律之后,往往以 “教师讲述 +学生认真聆听 ”方式为主 。在这样的课 堂模式中 , 学生始终处于被迫接受知识的状态 , 很 难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想真正引起学生 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 教师需要设计出丰富的学练形 式 , 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

  三 、情韵模式的韵律活动类课程的特点

  “情 ”是内在的 , 是隐性的; “韵 ”是外在的 , 是课堂呈现的风格。 有“情 ”的深入体验 , 才有了 “韵 ”课呈现 。 “情韵体育 ”教学范式指向下的课堂教学绝不是 “花架子 ”的形式化学习 , 而是在学生情感态度基础上的能灵活运用技能的深度学习 。教师既要有个性化的观念表达与分析 , 又要有充分的课程驾驭能力 。 因此 ,情韵体育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 ,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风格 , 旨在强调教学设计崇尚情,教学实施彰显韵,教学理想依托情 。

  1. 教学设计有深度 : 学生素养

  情韵课堂鲜明地提出了 “知识 +情感态度 ”的学 练主张 , 旨在使学生运动情景中学习技能 、熟练动作 、灵活运用 。首先 , 从教学设计开始 , 教师应重 新审视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 重视对学生运动技 能的掌握和运用 。其次 ,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 , 教 师要不断追问本节韵律活动课程的情感 、态度 、价 值观目标是什么 , 即该课程学习对学生适应社会发 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获得有何价值 , 情绪 的发展又如何成为良好的情感机制 。 以舞蹈啦啦操课例 “场景游戏 ”环节为例 。在场景体验中 , 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身体的韵律感 、协调性和灵活性 , 还要 让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借助情感来确定选择 的方向 , 灵活地把所学到的啦啦操技能运用到真实的场景中 , 为自己的队员加油、叫好,激励自我 , 也激励他人 , 强调和放大情感的作用 , 进而让学生获得技能 , 理解群体的凝聚力价值 。

image.png

  2. 教学实施有策略 : 张弛有度

  情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需 “两个着力 ”, 即着 力于教学思路清晰 , 着力于课堂进度有节奏 、有韵 感 。它们是课堂具有 “韵 ”的一种境界 , 也是体育教 师课堂教学实施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 。用 “情 ” 来带动 “韵 ”, 让课程实施的导向有要点 、有 层 次 、 有步骤 、有节奏 。

  以笔者在第七届全国新年会小学课程周体育学 科日展示的 “舞蹈啦啦操与游戏”一课为例 。课 始 : 运动技术教得准确 , 进行热身和游戏的情景 铺 垫 , 利用英文字母导入主教材的学习 , 教师用优美的姿 态演示啦啦操动作 , 学生人人参与模仿 , 师生共同 体味舞蹈啦啦操的组合动作 ; 课中 : 运动技能练得 熟练 , 反复体验已经掌握的啦啦操动作的节奏 ; 课尾 : 运动技能灵活运用 , 模拟啦啦操真实的比赛场景 , 感知运用啦啦操技能参与比赛情景的氛围 , 带 领学生一起深入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啦啦操 。 每 一个环节都是一次有时间长度的学生活动 , 每一步 都凸显了 “知识 +情感态度 ”的学习要点 , 每一步都 注意到活动形式的变化 , 即教学节奏的调整 。 每个步骤连缀起来形成轻快有序 、层次分明 、逐层深入 、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体育课堂 。

  3. 全面发展有依托 : 情韵致远

  情韵课堂关注知识 , 更关注知识以外的东西 , 主张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去教学 , 强调情感的发 展对于人全面和谐发展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 。 只有 这样才能让儿童在体育学习上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 , 才能让“情韵课堂”走得更远 。“情韵课堂”的终极目的 不是教会学生几个动作 , 而是为了让学生有好心态 , 使他们“每天运动一小时 , 幸福生活一辈子”。

  4. 体育教学有个性 : 技能掌握

  现代体育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是 促使其全面发展的基础 。例如 , 教师创设温馨 、和谐的教学氛围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 , 也充分展现个人积极向上的榜样力量 。开展体育韵律活动类课程 , 应遵循 “一切为了学生 、为 了 一切学生 ”的原则 , 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 更 能 获得个性发展 。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开 展方式 , 尽量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 从而有效促进 其个性化发展 , 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5. 相互竞争促成长 : 提升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 , 教师需要寻找机会帮助学生展 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例如 , 在已经初步掌握韵律类 活动技巧的基础上 , 学生想要展现本领 、技巧的愿 望明显增强 , 此时 , 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 机会 , 以获取大家对自己的认可 。教师需因势利导 制造竞争机会 , 让学生在竞争中展现风采 , 在体验 成功中提升自信心 。

  情韵课堂的教学实践是对小学体育韵律活动类 课程在实施中教学方法操作的初步概括 , 其核心是 “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运动中 , 学习技能 、熟练 动 作 , 逐步学会灵活运用 ”。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 设 计 , 创设丰富情景 , 根据不同的课程特征和学生的 身心特点 , 创造出基于体育学科本质的各种教学范 式 ,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参考文献

  [1] 顾亚龙 . 以学为本 , 顺学而导 —小学数学 “五学三动 ”教学模式[J] . 小学教学研究 , 2020(1) : 4-6.

  [2] 吕红日 . 学校课程规划中 “空无课程 ”的思辨与研究[J] . 江苏教育 , 2020(2) : 54-56.

  [3] 朱小蔓 . 情感教育论纲[M]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07: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