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

9

2024-05-17 13:52:3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 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下,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的要求,紧跟时代教育 步伐,转变音乐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 的音乐学习营造合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音乐情感,最 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摘 要: 小学音乐新课标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提出了教师要通过音乐教学指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从而领悟音乐中的艺术精髓,开阔音乐视野。基 于此,文章就小学音乐新课标解读、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 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下,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的要求,紧跟时代教育 步伐,转变音乐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 的音乐学习营造合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音乐情感,最 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小学音乐新课标解读

  (一)关注学生特点,细化学段划分

  为彰显艺术类课程的育人价值,教育部鼓励、支 持发展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义务 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 准》)。经过对新课标的解读,不难发现,相较《义务 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新版《课程标准》 更加关注学生的特点,细化了学段划分。在《义务教 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小学的 1~2 年级 被划分为一个学段,3~6 年级被划分为一个学段。而在 新版《课程标准》中,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被划分为四 个学段,1~2 年级为一个学段、3~5 年级为一个学段、 6~7 年级为一个学段、8~9 年级为一个学段。由此可 见,《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涵盖小 学和初中阶段,细化了学段划分,更加符合学生的学 习成长规律,为小学音乐教学指出了新方向。

image.png

  (二)注重学生体验,强化艺术融合

  《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了 艺术融合。第一,《课程标准》从原本的单学科标准转变为了综合学科标准,包含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 在具体的艺术学科下还设有具体的各学段标准和目标。 另外,《课程标准》指出了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需 要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引领,充分发挥音乐课程 的育人价值。第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各个学科 课时的占比,从中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 重视程度。第三,《课程标准》增加了艺术教育的内容, 扩大了艺术教育的范围。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舞 蹈以外,《课程标准》中还增加了戏剧、影视教育,在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为教师的学 科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第四,在新课标下,音乐融 入了“艺术”学科范畴,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让音乐教学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课程 标准》还增加了对“学业质量”的要求,具体指出了 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成就。 例如,在第一学段,即 1~2 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过 程中,需要学会跟随音乐伴奏一起演唱,并保证演唱 的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歌词完整等。这些都为教师 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方向,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把 握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落实《课 程标准》的要求 [1]。

  (三)注重结合生活,提升艺术素养

  《课程标准》不止一次强调了艺术和生活的关联 性,要求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注重将音乐和现实 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感受身边的音乐,从而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另外,小学生天性活 泼好动,喜欢好玩、有趣的事物。为此,《课程标准》 还指出了教师要在生活中寻找趣味性的音乐素材,使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常态,让音乐 课堂真正好玩、有趣起来,从而激发学生聆听、演唱 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领 悟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的音乐反思和实 践。除此之外,《课程标准》还强调了教师要结合艺术 的生活性特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实现对学 生的音乐教育,以此书写艺术教育的新篇章,促进学 生的音乐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互动不足,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 求教师在教学中想办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就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来看,课堂互动不足,尚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是音乐课堂教学顺利 进行的保证,而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 音乐学习中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故而 习惯自己把控课堂,缺乏师生之间关于音乐的互动交 流和探索实践,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二,《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这就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但当前 很多教师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 务而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二)音乐指导不足,没有强化学生的音乐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了艺术学科的重要性,要求教 师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指导,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 音乐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目前很多教师对 学生的音乐指导不足,也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音乐基 础,导致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无形中影响着音乐课 的教学质量 [3]。

  第一,部分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休闲娱乐的课 程,上音乐课仅仅是为了缓解身心压力,放松心情,故 而对音乐课堂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少会主动学习音乐 技能,导致音乐素养不足。而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 了这一点,没有为学生科普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更缺 乏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第二,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的发音方法,单纯 地认为唱歌就是大声喊,存在“喊唱”现象,这种情 况不仅会对学生的声带造成一定伤害,还会影响学生 的音色发展,导致学生的声音缺乏美感。而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对正确的发声方法的讲解,没有指导学生用 气息发声,注重声音的共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学生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第三,小学生受到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很 多情况下对歌词的理解也比较浅显,或者不能正确理 解歌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音乐的感知,需 要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歌词。但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 点,没有带领学生鉴赏歌词。第四,学生缺乏合唱 技巧,音乐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的音乐教 学中关注学生的音乐基础,加强对学生音乐技巧的指 导,并组织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艺术欣赏,完善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艺术的欣赏,积 极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中感知音 乐的情绪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音乐的要素,从 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等,完善 学生的艺术素养。另外,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的 要求,想办法丰富音乐鉴赏课的内容,融入音乐体裁、 风格及人文素质、审美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学生 对音乐的感知,促进学生的艺术发展 [4]。

  例如,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中的《森林与 小鸟》这首歌非常有意境,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需要 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产生热爱地球、热爱动物的认知和 情感,从而在之后的生活中做到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教师立足《课程标 准》的要求, 开展了音乐鉴赏课,从艺术欣赏入手,完 善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地球环境恶 化的录像,指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另外,教师 还从歌曲鉴赏入手,带领着学生鉴赏第一段音乐。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听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看到了森 林中优美、宁静的早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 时,学生也不由得对这些和刚刚看到的环境恶化录像 进行对比鉴赏,产生更多感慨。在环境恶化之前,学 生可以感受到森林中的小动物们的快乐,感受到小鸟 叽叽喳喳唤醒森林的早晨、在欢快的歌声和有节奏的 舞蹈中迎接黎明的过程。而在环境恶化以后,被破坏 的森林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学生深刻感知到了 什么是美,也在音乐鉴赏中明白了环境恶化的恶劣影 响。在鉴赏第二部分乐曲时,教师将其分为四个小圆 舞曲进行鉴赏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 鉴赏中想象小鸟的舞姿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知到了四个小舞曲在节奏、旋律方面的不同:第一圆 舞曲是欢快、活泼的节奏;第二圆舞曲则是紧凑的节 奏,且在乐器方面增加了铜管乐器;第三圆舞曲的旋 律比较活泼,使音乐听起来比较轻松;第四圆舞曲则 增加了装饰音的旋律。

  总之,教师通过组织音乐鉴赏课,成功完善了学 生的艺术素养。

  (二)联系实际生活,增加音乐课的吸引力

  新课标下,教师要将音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 起来,增加音乐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要挖掘生活 中的音乐元素,或者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素材,开展生 活化的音乐教学,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产生 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要结合《课程标准》中立德树人 的教育要求,通过在音乐课中渗透生活化的内容,实 现对学生的德育;要指引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在 生活中感知音乐的魅力。

  例如,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中的《大树桩 你有几岁》这首歌内容上以大自然为主,渗透了年轮 的知识,整首歌在节奏上非常短促和跳跃,彰显了活泼、 俏皮的情趣。在教学这首歌时,教师就联系了生活实 际,指引学生观察生活、感受自然。

  在课堂上,教师先结合音乐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 故事情境,讲述了小蜗牛数年轮的故事,成功激发了 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也想知道大树桩多少岁。之后, 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 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见过树桩,有没有注意观察树桩上 的纹路,并讨论这些纹路代表什么。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纷纷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 活,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小伙伴一起在树林里玩耍的 情境,从而产生了较高的学习热情,纷纷加入了学习 讨论,最终顺利讨论出了年轮的含义,也在不知不觉 中产生了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image.png

  (三)组织实践活动,实现学科融合教学

  新课标下,教师要善于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实现 学科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教师要将音乐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通 过指导学生制作乐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 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完善学生的音乐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简 单的乐器,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乐器发声的原 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

  第二,教师要将音乐和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联 系起来,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完成想象和创造 [5]。例如,在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 册)《唱脸谱》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就将音乐和美术 学科联系了起来,指引学生动手绘制京剧脸谱,感受 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另外,为 了开阔学生的绘画思路,教师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 展示了各式各样的脸谱,并简单介绍了画脸谱的方法 和技巧,成功启发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分小组动手 绘制脸谱,最终画出了不同风格的脸谱。教师通过点 评各个小组的绘画效果,总结出了学生艺术审美的多 样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 体验和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艺术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 的要求,也启发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此,教师要加 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特 点和成长规律,完善教学策略,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 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旖.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J]. 华人时刊(校长),2023(2):72-73.

  [2] 嵇月琴.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 小学生(中旬刊),2023(2):109-111.

  [3] 李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策略探析[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Z1):108-109.

  [4] 逄淑香.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2):49-50.

  [5] 胡文静.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探 索[J].第二课堂(D),2021(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