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论文

2024-05-14 11:38:5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颁布后,“主题意义探究”成为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词。 文章基于作者的实践探究经验指出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颁布后,“主题意义探究”成为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词。 文章基于作者的实践探究经验指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同 时结合教学案例,文章提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语篇感知语法现象,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归纳语法特点,在 互动的过程中系统探究语法规则,最终在升华主题的过程中运用语法知识,从而借助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确保学生 有效完成语法探究任务。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题意义探究;语法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 教师要“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 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 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 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语法教学是促进学生语言学 习和运用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有 效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活 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质量。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意义
语法教学期间,教师如果仅以句子作为语法教学 和训练的素材,机械灌输语法规则,很容易导致学生 失去语法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真正了解教师 讲解的语法知识,也难以在交际活动中准确理解和表 达意义 [1]。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组织初中英语语法教 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口语语篇或书面语篇探究的过 程中,了解作者或说话人意图的同时,自然地感知其 中的语法特点,并归纳语法现象,理解语法运用的语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系统归纳语法规则,可以使其更 好地理解并内化知识。同时,学生在基于主题意义表 达自己的个性化观点时,也可以自然地在特定语境中 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可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 中英语语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效学习、理解、记忆并 运用语法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一)引出主题,对照语篇,自然感知语法现象
英语教材在编排期间会引入对话语、短文、图片 等多样化的语篇,这些语篇中往往蕴含着特定的主题 意义,而主题意义往往蕴含于与单元重要语法知识相 关的句段中 [2]。鉴于此,在语法教学期间,教师可以 先引出语篇主题,并组织学生结合语篇主题初步感知 语法现象,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分析语法知识点的学 习难度和学生的基础情况。若学生难以迅速感知语法 现象,为保护其语法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适当提取并 标记语篇关键信息,从而降低语法现象感知难度;若 学生具备独立感知语法现象的能力,教师则需要做 到“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教学为 例,本次语法教学的重点为“adverbs of frequency”相 关语法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 Section B 1b 部分的对话内容,先提出“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earn words of frequency”,通过引出语篇主题,让学生在分析对话 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找出语法探究方向,有助于学生 自然感知语法现象。同时,对话中引入了与“adverbs of frequency”相关的词汇,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副词学习经验较少,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对话内容的过程 中,需要借助多媒体展示以下经过特殊标注的句子,让 学生对照这些句子分析语篇关键信息:
I always get up at about six o'clock.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on foot, but sometimes by bike.
I seldom walk to school. I often come by subway. I never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这样,学生在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便可以 发现对话语篇的主题与作息时间、交通习惯相关,并 重点关注 always 、usually 、sometimes 等教师重点标注 的词汇,理解教师在导入环节所给出的语篇主题。同时, 在借助词汇表查找教师特殊标记的词汇含义过程中, 学生也会发现这些词汇均为副词,且与频率相关。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语篇引出主 题,并提示学生对照语篇挖掘其中的重要词汇,可以 使学生初步感知本次话题学习期间的重要语法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深度完成对话语篇的学 习,根据语篇主题开展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又可以为 后续语法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依托主题,自主学习,初步归纳语法特点
初学新语法知识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 探究的过程中识别语法形式。这一活动不仅可以为后 续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新语法知识点 的印象 [3]。教师可以依托某一话题相关的主题,鼓励 学生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为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 适当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或提供自主学习提示,协助学 生初步归纳新语法的特点。
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Our world Topic 1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 教 学为例,在本次单元话题教学期间,学生需要围 绕“Expressing preference”这一主题开展主题探究活 动,并系统学习“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 Ⅰ )”相关语法知识,即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基础用法。在语法教学过程 中,教师可以请学生系统回顾 Section A -Section C 的语 篇,对照本话题中与“Expressing preference”这一主 题相关的各个语篇,初步识别本话题重点语法的特点。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语篇,找出其中与形容 词比较级相关的词汇或短语。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归 纳 出 fresher 、bluer 、clearer 、better 、friendlier 、cuter 等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对比分析活动,即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将形容词的原形及 形容词比较级进行对比,分析形容词原形变为形容词 比较级的规律。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可以归纳 出部分形容词原形变为形容词比较级的规则,即“在 形容词后直接加 -er ,如 fresh / fresher 、clear / clearer 等”“以 -e 结尾,直接加 -r,如 blue / bluer,cute / cuter 等”“以 -y 结尾,将 -y 变为 -ier,如 friendly / friendlier 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照语境,分 析使用形容词比较级的场合。这一问题的难度相对较 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语篇中的部分信息,如 鼓励学生分析 Section A 1a 对话语篇中“I think the countryside is much quieter than the city, too. ”,并以此为 基础,鼓励学生分析上文中“... the air is fresher, the sky is bluer and the rivers are clear there. ”的深刻含义。这 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便可以初步归纳新课语法 的词形特点和用法特点,并依照相关研究经验,自主 探究形容词最高级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依托各个语篇的主题,引导学生 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适当为学生提供关键学习任务 和学习提示,可以使学生初步归纳语法特点,对语法 知识形成较深刻的印象,确保学生做好系统学习语法 知识的准备,在后续活动中,理解并记忆教师讲解的 知识。
(三)深挖主题,师生互动,系统讲解语法知识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了解所学语 篇的主题意义,但要想有效发挥主题意义对学生的影 响,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辅助学生深度 挖掘主题 [4]。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探究新课语法知 识,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 运用规则、语境等,更好地挖掘语篇主题,进而深化 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并保障语法知识教 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依然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Our world Topic 1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 教学 为例,指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后,教师需要与学 生共同深度挖掘语篇主题,在师生互动期间让学生透 彻理解语篇主题意义。如在讲解形容词比较级、最高 级的应用语境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分析 Section A 1a 对话语篇期间,让学生分析问题“Where do Michael and Wang Wei live?”根据对话和教材中的插 图,学生可以推理得出“They live in the city.”。教师可 以根据学生的推理成果,让学生明确对话是在讨论“城 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差异”。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关键信息:“对话中运用了一些作比较的句子,比较对象数 量为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比较数量 为出发点,探究 Section B 1a 对话语篇。此时,学生会 发现,在新的对话中,Michael 和 Wang Wei 比较的对 象发生了变化,且一些话题的比较对象数量依然为二 (如动物与植物作比较、猫与其他动物作比较);一些 话题的比较对象多于二(如玫瑰与除玫瑰外的其他全 部花作比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作比 较期间,所用形容词的形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 作比较的情况下,两者作比较期间,需要使用形容词 比较级;三者或三者以上作比较期间,需要使用形容 词最高级”。
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话题语篇主题意 义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深度互动,在鼓励学生分享自 主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进一步增加主题意义 探究深度,并辅助学生归纳与语法知识相关的关键信 息。这样,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对 照语境,更加透彻地理解语法知识的用法。
(四)升华主题,迁移创新,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组织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让 学生真正内化主题意义,并受到主题意义的影响,将 所学、所想迁移创新于新的主题语境中 [5]。在相关环 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表演、辩论,设计海报、信 件等趣味英语活动适当升华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灵活 运用主题意义探究期间积累的语法知识,在组织学生 参与语法知识迁移创新活动的同时,深化主题意义探 究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 Topic 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教学为 例,本单元的重要语法知识点为“present prefect ( Ⅰ )”, 即让学生初步学习现在完成时语法知识的基础用法和 运用语境。为保障语法教学取得实效,教师需要引导 学生在参与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升华主 题,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中。首先,教师 可以由 Section B 1b 对话语篇出发,引导学生围绕“our summer holidays”这一话题,模仿 Kangkang 和 Maria 之间发生的对话,编创与自己暑假生活相关的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升华主题意义探究活 动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能够与同伴讨论自己的假期 生活,回顾假期生活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启示、生活经验等,并在设计对话、传递想法的过程中进一 步内化现在完成时的语法规则和应用语境。在此基 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 Section C 1a 短文语篇 Changes in Beijing 写一篇新的英语短文—— “Changes in My City”,让学生通过城市的变化进一步强化对国 家发展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进一步增加对 现在完成时语法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复习课上展示对话练习成 果,并将学生的短文编创成果分享到班级群组中,让 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迁移创新成果,进一步增加对所 学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深度,并提升话题重要语法运 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在主题 意义探究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等 开展语法知识的迁移运用活动,可以有效深化主题对 学生的影响,并锻炼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简言之,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基于主题意义探 究的语法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在教学实践 中,以恰当的教学策略结合语篇主题指导学生参与到 语法知识感知、探究、整合和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让 学生真正理解所学语法知识的运用规则、应用语境、 文化内涵等,并能够结合与所学内容主题相关的活 动,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参考文献
[1] 沈涛.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渗入语法知 识[J].华夏教师,2022(33):79-81.
[2] 侯立敏.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分析[J].海 外英语,2022(21):155-156.
[3] 韩迅,陈琳霞.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语音和语句探 究:以人教版七下Unit5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25):49-52.
[4] 刘翔.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分 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5):248-250.
[5] 高媛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 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13):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