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探讨论文

2024-04-30 11:01:17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通过引导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思维,实现学以致用。本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的,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究项目学习的相关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即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项目;加强教学指导,推动学习项目实施;搭建项目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通过引导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思维,实现学以致用。本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的,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究项目学习的相关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即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项目;加强教学指导,推动学习项目实施;搭建项目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学科的育人价值,要求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来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这一要求,项目学习成为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途径。项目学习以完成特定的有限任务为核心,围绕综合发展目标组织一系列学习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项目学习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做中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项目学习理论,并结合英语课程的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项目
项目是驱动学生学习的载体。在英语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项目、介绍项目,并做好教学准备。
例如在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和Unit7 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指导中,教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切入,组织项目学习,并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项目。
具体来讲:第一,分析教材,确定项目。教材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对话为学生渗透“保护地球”的思想。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宣传活动。因此,教师将教材相关内容逐一整合、迁移、建构,给学生项目学习搭建语言支架。
第二,明确目的,介绍项目。保护环境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的影响下,学生们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本项目以教材有关环境保护的单元为基础,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聚焦学科“语用与语感、理解与表达、文化与情感”等育人要素,要求学生自主收集材料,了解认识当前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认识保护城市清洁、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倡议,最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三,项目设计,完善内容。学习项目主要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1)本质问题:如何用英语去调查了解城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保持城市清洁、保护地球环境的出发点和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成为环境保护宣传大使,你想要做些什么?
(2)驱动性问题:a.What makes the city and the Earth dirty and messy?b.Why should we protect the Earth?c.What should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protect the Earth?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项目中体验感知、自主归纳、总结,深入理解主题。
(3)学习目标:a.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实践性活动,了解城市环境问题,并能够用英语表达。b.通过教材单元的回顾与学习和探究活动,掌握介绍环境问题的语言表达;将知识进行整合、迁移、建构、发展学习能力和锻炼应用能力,为提出环境保护倡议做好知识铺垫。c.通过积极参与项目、阅读多种环境保护相关材料,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开放思维,重新思考保护环境的意义,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习内容。了解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整个地球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了解这些污染产生的原因;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倡议书,呼吁人们从小事做起保持城市清洁、保护地球环境。
(5)项目评价。此次项目化学习采用自评、互评、师评三个维度,评价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a.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
b.想法与作品是否具有创意;
c.作品是否有设计感、板块布局与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d.参与态度是否积极,成果展示是否受到绝大多数同学老师的肯定。
项目学习打破了单一化的书面学习的局限和束缚,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学生发展评价,关注的点与面更开阔。学生在项目探究中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综合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英语的学习与运用。
二、加强教学指导,推动学习项目实施
英语项目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施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将语言与自己的生活联系,理解语言并产生意义,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学习更注重学生在做项目时对意义的建构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加强启发指导,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意义建构,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Keep our city clean和Protect the Earth相关内容的项目学习中,教师采取如下策略引导项目实施:
第一,支持学生实践探究。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应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必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从方法、技术、情境等方面给予学生大力支持,引导其探究学习的方向,提高其实践学习效果。在方法支持层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获得搜索、筛选信息的技术技巧,确保他们既能够快速从线上线下获取有效信息,也能够通过自主调查获得相关资料。
例如在研究“What makes the city and the Earth dirty and messy?”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链,将问题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推动教学活动进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设计问卷,收集市民对于城市环境的认识;此外,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相关书籍、网址,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收集信息。在技术支持方面,教师应着重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整合获取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再如在研究“What makes the city and the Earth dirty and messy?”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围绕生活垃圾处理这一点进行切入获取了大量信息。教师则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整理,剔除重复、无用信息,形成更佳的内容,并利用英语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总结环境污染的原因。在情境支持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扩大学生学习场域,让学生能够通过线上交换观点,通过线下展开实践,融入项目构建的情境中实现探究学习。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主体,为他们提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学习难点,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可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自主组建研究团队,选择、制定、实施研究项目的机会,尽量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预,促使学生形成对项目、对个人和对小组负责的态度。例如探究“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项目的过程中,有学生从当下的固体废弃物入手研究导致城市环境乃至地球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肯定,并为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同样有此想法的学生集中起来,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让学生围绕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垃圾分类进行探究,并通过英语的形式进行表达。教师应根据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鼓励他们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经历提出方案、尝试应用、反思优化的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探究“What should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protect the Earth?”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多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展开实践,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从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等方面表达观点,并给出证据支撑,保证自己设计的方案有理有据。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升华情感。在这一项目中,教师启发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地球环境问题的思考,并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进行深入探究,进而促使学生在英语项目探究中获得德育熏陶,实现综合发展。
第三,促使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学习是项目学习的主要方式,合理地组建团队并进行清晰、有序的分工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建团队,尽量满足学生的意愿,确保学生对团队的认同,为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同辈互助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根据项目计划对团队内部进行清晰、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获得的任务与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性格偏好相契合,充分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以此提升个人的团队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
例如在研究“What makes the city and the Earth dirty and messy?”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团队合作,促使学生共同完成社会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设计问卷,并选择市民群体进行调查,回收问卷,整理材料,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各司其职,充分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也获得了充足的数据,对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各小组主动联系,时刻关注各小组项目推进情况,并针对小组内部交流中出现的矛盾、小组探究任务中遇到的难点等给予援助,确保学生以更加团结的状态完成项目实施。
三、搭建项目展示平台,做好评价反思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归纳整理、合作学习、交流表达,了解了项目主题,积累了学习经验,形成了项目成果,也形成了迫切展示的愿望。因此,教师应搭建开放性展示平台,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在Keep our city clean和Protect the Earth相关内容的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收集材料,了解认识当前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认识保护城市清洁、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倡议,最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项目展示中,教师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创造成果展示机会。有的小组设计了环保海报,重点围绕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等方面提出倡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环保理念。有的小组展示了对垃圾分类的调查过程,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行知识科普。有的小组以“Garbag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rash travelnotes”“Garbage and pollution”“Garbage recovery and treatment”“The city is beautiful because of you.”等主题进行演讲,表达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针对学生所展示的作品教师基于多元化理念进行评价分析,一方面设置多重标准,即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项目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的发展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个体、各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进行评价,获取多方意见,保证评价的公平性。经过评价后,教师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肯定和奖励,并激励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在评价反馈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行反思,为后续项目学习总结经验。通过反思,可以发现利用项目学习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参与度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有效实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式学习方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从项目的策划、执行到评估各个维度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策略分析,这对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持续探索和完善项目学习的具体实践方法,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晔.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单元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3(42):46-48.
[2]吴红梅.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6):1-6.
[3]王秋.刍议应用项目化学习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四下《Unit5 Seasons》为例[J].知识文库,2021(21):61-63.
[4]卢网珠.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界,2023(35):6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