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融入路径论文

2024-04-30 10:45:24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音乐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目标、构建音乐情境培养审美意识、设计音乐游戏发现美、依托生活元素促进审美鉴赏、跨学科融合等审美教育的融入路径,旨在挖掘音乐学科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综合能力。
摘要:音乐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目标、构建音乐情境培养审美意识、设计音乐游戏发现美、依托生活元素促进审美鉴赏、跨学科融合等审美教育的融入路径,旨在挖掘音乐学科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综合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音乐,融入路径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作为小学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了这一类课程现阶段的教学方向。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音乐是艺术的重要形式,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元素,是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的良好载体。鉴于音乐这一艺术学科特点,新课标倡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深层次挖掘其中蕴含的审美元素,坚持“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原则,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多元化学习活动中,通过感受、欣赏与创造等活动,逐渐形成丰富的审美体验。小学音乐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聚焦审美教育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日常音乐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审美素养。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影响了一个人对“美和丑”“雅和俗”“善和恶”标准的形成。可以说,审美素养影响了一个人的思维境界和道德水准,因此审美教育极具育人价值。顾名思义,审美教育就是依托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能净化学生心灵世界,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其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义务教育阶段,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小学音乐学科中,其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音乐借助抑扬顿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将情感直接传递到内心,并给学生传递出独一无二的审美享受。音乐中包含的情感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自身对生活、对自我、对人生的联想,学生在音乐辅助下,逐渐打开、拓展自身想象空间,在美妙旋律中促进想象能力发展。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小学生身心发育尚不完全,对事物的鉴赏能力也较为有限,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引导,逐渐建构起正确的审美观念,辨别善恶美丑,进而主动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审美教育可强化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捕捉到生活、人性中的美好,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发现美、鉴别美的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从审美角度带领学生对其展开分析,并为学生引入相关背景文化知识,可促使学生在鉴赏与思考过程中,领会到音乐的鉴赏方式,逐渐培养创造力。
4.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美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关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美育,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有关美育的理论知识,并在审美学习中感受精神之美、道德之美、情感之美,使学生在熏陶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入路径
1.更新教学理念,融入审美目标
教学目标引领着整个课堂教学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目标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深层次挖掘音乐学科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并遵循多元智能理论原则,指向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全面发展,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其包含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思维、审美能力、道德价值观等。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韵新声”单元为学生呈现了《梅花》《梅花三弄》等传统音乐作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聚焦这一单元音乐作品内涵,将学习目标确定为:①了解本单元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词韵味以及歌曲基本知识;②欣赏歌曲,并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之美;③感悟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在这三个教学目标中,目标①聚焦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旨在促进音乐知识发展;目标②侧重于审美,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悟音乐作品的情感之美;目标③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如此一来,通过音乐教学目标调整,学生在审美教育目标引领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鉴赏与学习,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之美,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构建音乐情境,培养审美感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建最佳的音乐情境,可促使学生与音乐产生强烈共鸣。可以说,在音乐情境辅助下,学生可更好地感知音乐情境之美、旋律之美、内涵之美,真正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为促进审美教育融入,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点,科学创设教学情境,以便于学生在音乐情境辅助下,培养自身审美感知。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一单元为例。为融入审美教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春天美景的课件,引领学生在直观感知中,走进春天、融入春天;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为学生准备一场以春天为主题的郊游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略春天的美丽,并在适宜的环境与氛围中,更好地参与音乐学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和亲身体验这两种方式,为学生创设音乐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走进春天的氛围,在特定情境中走进音乐世界,感受音乐旋律变化,培养音乐审美内涵感知。
3.基于音乐游戏,让学生发现美
在培养审美素养时,教师如果一味借助理论灌输,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教师要遵循学生主体地位,基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引领学生在趣味性音乐游戏中,体会其中蕴含的“美”。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出来了》歌曲教学,为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为学生设计“联想绘画”游戏,引领学生通过绘画,将“太阳”出来之后,世间万物的变化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绘画音乐游戏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深刻认知,真正感悟到“太阳出来了”中蕴含的美丽景象,进而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再如,在《赶海的小姑娘》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为学生设计“联想演绎”游戏活动,引领学生从“小姑娘”角度出发,联想出自己“赶海”时的样子,并依托“表演”,将这一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动态美、自然美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在音乐游戏活动引领下,强化音乐体验,提高发现美的能力。
4.依托生活元素,促进审美鉴赏
小学生因年龄和认知特点,对音乐作品中的“具象美”能够直接地观察和体会到,而对音乐作品中的“抽象美”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应立足音乐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引领学生在富有生活特色的音乐学习素材中,真正感悟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美感,进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教学,为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可以运用生活教学法。教师将整个教学过程一分为二,在第一个环节,围绕歌曲中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田野、河流、稻田、湖泊、荷花、鲤鱼、芦苇、森林、楼房、工厂、群山、野鹿、天空、草原”等具象事物引领下,感悟歌词中蕴含的美感。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从生活角度,带领学生围绕音乐作品中的“抽象美”进行分析。如为学生创设“农村田园”情景,使其身处其中,并由此感悟生活之美;还可为学生创设“群山”情景,使其在生活情境中,感悟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如此一来,学生在生活素材和情境引领下,逐渐走进音乐的深处,并在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审美鉴赏能力。
5.跨学科融合,形成审美创新
音乐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向人们传达了美好的情感。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深层次挖掘音乐学科中蕴含的审美元素,还应立足于音乐和身体律动的关系,引领学生积极开展音乐创编活动,让音乐与舞蹈融合,借助肢体语言将音乐的美表现出来,促进学生审美创新能力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娃哈哈》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审美创新能力,从音乐和舞蹈的内在关系入手,引领学生结合音乐作品进行自由创编。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演唱组,一个小组为舞蹈组。先由演唱组学生唱出一段歌词,再由舞蹈组学生创编相关舞蹈动作。学生在一边演唱,一边创编舞蹈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审美创造力的全面提升。再如,在《新年好》唱歌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过年时的场景,接着引领学生展开回忆和想象,依据自己过年时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有好玩的时的心情,做出相应动作。学生在创编音乐动作中,对音乐的旋律、节拍、情感等形成深刻认知,使其在深刻感悟过程中,体会到音乐旋律之美、节奏之美、情感之美,同时提高审美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新课标视域下,加强小学生审美教育,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学重要工作。小学音乐教师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聚焦审美素养内涵,针对性地设计音乐教学目标,积极推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依托音乐情境、音乐游戏、生活元素、跨学科融合等渗审美教育,让学生感悟音乐之美,循序渐进地提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梦薇.情美合一:基于情感体验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2]王秀萍.从审美范式到反思性实践范式—历史视域中的音乐教育范式转换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3):139-144.
[3]张玲玲.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5(15):87.
[4]颜淑琼.音乐审美:润化童真心灵—小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新思考[J].江西教育,2013(2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