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第二学段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论文

小学音乐第二学段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论文

4

2024-04-30 10:30:57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本文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来充实音乐课程内容。同时,教师需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机地结合音乐理论与实践。重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培养,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以实现音乐教育的大概念发展目标,并满足学生多维度的发展需求。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本文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来充实音乐课程内容。同时,教师需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机地结合音乐理论与实践。重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培养,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以实现音乐教育的大概念发展目标,并满足学生多维度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音乐,第二学段,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他们对于自觉学习的动力和注意力的稳定性还不够成熟,多以兴趣为动力。教师需重视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更新,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刷新传统教学观念,紧跟课堂教学进度,不仅帮助学生扩展音乐知识,同时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实施教学时,应基于宏观教育理念,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打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这样的教学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的概念探究

  在音乐教学中,大概念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大概念的抽象特性允许教师概括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音乐要素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创作场景并传达特定情绪,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

  尽管大概念具有抽象性,但它们的应用必须植根于具体情境中,通过小概念知识的构建和联系,形成新的、更全面的大概念。作为单元学习的整合剂,大概念能够有效整合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则是对音乐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和优化整合,围绕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构建单元内容。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具体内容,并将不同课时融合在一起,确保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在实践中,教师应超越传统的以单一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方式,避免生活情境与单元主题脱节,这样的脱节可能会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和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深刻理解大概念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将其与教材内容体系融合,以满足音乐教学的发展目标,确保教学质量。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要点探究

  (一)育人价值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音乐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论成绩,忽视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授课时应更加注重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音乐实践技能、创造力以及审美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长。

  以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朋友”,要求对《七个小兄弟》《音乐是好朋友》等歌曲进行演唱,让学生去聆听《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能完整地利用竖笛去发音练习,培育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学生敢于参与集体活动,可以与同伴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和联系。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通过演唱、欣赏等音乐活动的稳步推进,让学生去聆听,去沟通,去演唱,去体验,针对所学习的曲目特点进行分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歌曲的拓展、创编等活动的进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抒发个人的感受,在教师的有效带领下,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以此更好地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这期间可以以“我的新朋友”这一单元主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和教学规划,这对于后期的单元教学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111.jpg

  (二)重视单元目标的整合

  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授课目标,清晰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立足单元整体,让学生对不同的板块知识进行联系。在进行单元复习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情境、问题情境、表演活动等形式进行联系,对不同课时的内容讲解,充分利用教材。

  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地去明确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明确的单元目标设置,无论是课程的内容讲述,还是最终的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对单元的整体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教师的专业引领,更好地去吸收,去理解。在大概念的发展背景下,实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发展目标。

  (三)分析课程之间的内部联系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仍旧只是采用传统教学形式进行音乐的知识讲解,对于单元内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处于一种忽略的状态,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掌握一些零散的音乐理论知识,针对一些表演的要点、乐器的演奏特点、歌曲的风格等方面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无论是从整体的节奏把控上,还是思维的转变等方面都缺乏整体的感知。

  因此,教师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一些课外的内容,依照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材的内容分析,通过不同课时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重视教材的利用,深入剖析单元大概念

  在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以大概念为背景,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结构化为一个相对完整、内容丰富的单元板块。对于音乐学这门学科来讲,通常都以主题作为单元编排的依据,单从主题这一方面进行展开,对于大概念的内容剖析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方面和维度深入去挖掘什么是单元大概念。

  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音乐这门学科的价值以及意义是什么?学科的知识以及技能是什么?指向学科的思想以及方法应该怎么实现,怎么做?在这种趋势下,进一步实现新课标的发展目标,满足第二学段学生的实际需要。比如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内容《春天的歌》《布谷》的强弱变化?学唱春天来了,通过春天来了这一主题的活动开展,以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去触发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以及喜爱之情。通过歌曲的学唱、节拍的认知、听音填空等形式,进一步感受春满枝头的美丽景象,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无形之中能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信心。再比如说,对于学生来讲,通过本单元的知识学习有哪些收获?通过演唱春天来了,利用歌声去表达自身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感受连音以及顿音之间的对比变化,同时,通过听音填空的练习,增强辨音高的能力,学会利用竖笛这一器乐进行歌曲演奏。

  在大概念的发展下,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发展来说,通过教材的深入剖析,能更好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2022年版新课标的发展趋势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讲,在进行教学方案设置的过程中,必须摒弃过时落后的教学形式,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促使音乐学科理论知识与音乐元素之间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质量。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任务设置和安排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单元板块主要陈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通过明确的主题设计,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在明确的主题设置下,有情感地去学习歌曲的演唱,掌握不同器乐的演奏技巧,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方式,给予学生创设高科技的学习课堂。通过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不同课时的中心思想,在这种教学设计和安排下,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其在掌握到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升华音乐情感。

  (二)重视预期目标的设置

  为了打造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课堂,教师必须在大概念的发展趋势下进行目标的制定,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单元板块的学习进度进行结果的预测和评估。

  以“爷爷故事多”这一板块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前进行目标的预判,或者是以问题的形式去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说,大家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爷爷为我打月饼》?舒缓的?急促的?这首歌曲中的反复跳跃记号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可能会用什么样的形式去演奏《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直观地表达这种情感?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去了解学生对《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的理解情况,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个性喜好等都不一样,有的学生侧重歌词的理解,有的学生热衷于歌曲内的乐器,还有的喜欢探寻歌曲的风格等。总之,作为教师亟需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安排,以此保障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单元,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明确一个教学主题,首先要带学生去掌握不同单元所陈述的主要内容,细化到具体的歌曲内容。在单元教学任务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教案设置的同时必须重视乐器的指导上,以此激发学生对不同乐器演奏风格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其掌握到更多的乐器使用方式和技巧。

  为了进一步充实教学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一问一答等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情景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抒发。通过这种形式的设置,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这门学科的魅力,使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为其掌握到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概念的教学发展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环节进行把控和分析,充分凸显小学音乐这门学科的实际价值。

222.jpg

  (三)重视问题板块的设置

  在小学音乐课堂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更多可以探究、分析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细分,以此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依据,让学生通过对细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以此更好地去推动大问题的解决进度。在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交流和活动的空间,让其通过肢体动作、言语表情等方面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追问,以此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去感受不同歌曲内容的中心思想,为整个单元学习的发展创造条件。在进行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分享,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肢体动作的演示,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针对所要探讨板块的知识学习力度,对其歌曲的内容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以“杨柳青”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扬州方言有哪些特点?杨柳青属于什么调式?节拍是什么样子的?整首歌曲的节奏旋律上有什么样的变化?不同的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也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其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查找,这在无形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大概念,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和安排进行任务的完成和实施,一方面优化和完善整体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给予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其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掌握到更多的音乐技能,为学生综合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路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1):102-103.

  [2]王芝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55-57.

  [3]邹萱萱,朱景燕.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2(1):122-126.

  [4]於萍.学科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2):3-7.

  [5]焦蓉.谈小学音乐课堂单元复习的两种方式[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10):9-10.

  [6]朱红梅.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音乐,2020,40(17):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