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坚持以美培元 促进五育融合并举论文

坚持以美培元 促进五育融合并举论文

2

2024-04-28 10:41:03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 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的本质功能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它不仅可以 提升人的艺术知识、艺术技巧、艺术鉴赏与创作水平, 更能引导一个人自觉地完善道德与人格,使其具有美 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同时还能 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 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的本质功能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它不仅可以 提升人的艺术知识、艺术技巧、艺术鉴赏与创作水平, 更能引导一个人自觉地完善道德与人格,使其具有美 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同时还能 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在人的全面发 展中,美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20 年 10 月,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 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美育工作 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与安排。

  铜陵市瑞龙小学高度重视文化立校、艺术发展, 自 2014年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办学宗旨——文明奠基人生、 艺术涵养生命、科技引领未来。学校努力构建德、智、 体、美、劳五育并举体系, 发挥美育协同育人功能,形 成了艺术氛围浓厚的校园育人格局;在美育课程设置、 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文 明美丽校园创建、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不断推进和完 善,形成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校美育模式与体系的构建

  瑞龙小学坚持以美育涵养生命,以提高学生审美 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在审美素养培养、情操陶冶、心 灵温润、创新创造活力激发等方面探索五育融合新路 径,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美育体系。

  (一)依托美育课程的丰富与融合

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同时注重各课 程的渗透融合与相互补充。学校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国家标准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 二是依托快乐三点半的个性选择性课程,如舞蹈、戏 曲、诵读、国画、少儿油画、少儿篆刻等;三是开展 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如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历史文 化名城等,进行美的熏陶;四是依托课题开展的特色 研究美育课程,如笔者所在学校参与的铜官区“王艳 绘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学习绘画与写作课程的融合 教学。

  (二)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高度的文明与 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 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统文 化艺术是美育的宝库,国画、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民 乐、戏曲、剪纸、灯谜、春联等民间艺术璀璨夺目, 这 些都是提升人民修养、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 增进文化认同和凸显中华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

  1. 依托传统课程开展教学

  学校常态化开展国画、书法、篆刻、戏曲等课程, 作为铜陵市书画院合作单位、市书协篆刻与刻字委员 会教学点,成立了相应少儿社团组织,并聘请专家来 校授课(如图 1),邀请非遗剪纸传承人入校授课,开 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如图 2)。

  2. 开展传统节日活动

  学校在传统节日开展相应文化艺术活动,以促进 文化传承与美育的相互融合,如春节前夕组织师生进 社区撰写春联(如图 3),元宵节灯谜竞猜,清明节祭 祀英烈手抄报创作和征文,端午节家校亲子包粽子,中秋节经典诵读等。

image.png

  3. 构建传统文化环境

  学校注重打造富有传统文化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 和班级文化,如学校“铜韵文化园”里有市书法家书 写的古代诗人描写铜陵的诗词作品石刻(如图 4),校 园文化墙、走廊、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悬挂书法、 国画等作品,营造了高雅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从而 实现环境育人。

  (三)促进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学校的特色实践活动注重将美育贯穿其中,从而 实现五育相互渗透与补充。以常态化开展以下集体性 实践活动为例:

  一是元旦班级联欢活动,使学生艺术特长得以充分施展;二是每年四月开展校园“牡丹节”写生、摄 影及诗词创作活动(如图 5);三是“六一”期间的校 园艺术展演活动(如图 6);四是校园桃李、农作物等 成熟时节的“收获节”分享活动。此外,在校劳动种 植园地、牡丹园、桃李林等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 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与人协作及分享的道德品质、欣赏和表现自然美的审 美素养、严谨科学探究精神及丰富的实践能力、爱好自 然及校园花草树木的环保意识和文明习惯等,实现五育 融合并举。

image.png

  (四)构建协同育人的美育保障机制

  第一,在评优评先考核等激励性制度上加以引 导,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文明个人、少年君子、最美 教师等评选,侧重“一班一品”的创建,侧重师生语 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勤劳美、艺术美的体现。第 二,搭建“瑞娃广播站”(如图 7)、微信公众号、校 《瑞报》等宣传平台, 对学生的歌唱、钢琴、古筝、琵 琶、竹笛等节目进行广泛传播,使学生的艺术特长得 以充分展示和宣传。第三,强化队伍建设,成立青年 教师“青蓝成长工作坊”,促进青年教师提升审美修养。

image.png

  二、学校美育模式构建初见成效

  学校坚持以办学宗旨为引领,深化美育纯洁道德、 丰富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能,为学生的人 生发展奠基。2018 年,校“六瑞红领巾国学社团”获“全 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荣誉称号。2020 年 10 月,学 校劳动种植体验教育案例获得教育部“一校一案”优 秀德育案例表彰,此案例就是以劳动教育实现德育、 美育、创新教育相融合的典型案例模式。2021年4 月,学 校“牡丹节”艺术节获市电视台的专题报道。2021 年 6 月,学校“方寸方印绘党史、篆刻作品颂党恩”少儿 篆刻社团喜迎建党 100 周年创作活动获安徽广播电视 台、中安在线、铜陵电视台、铜陵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如 图 8)。另外, 师生多次在重要活动中进行汇报演出,其 艺术作品也多次在区、市艺术展演等活动中获得佳绩 等。学校还获得了“安徽省文明校园”“国学教育示范 校”“铜陵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铜官区书法协会书 法教育实践基地”“铜陵市少儿书画院”“铜陵市书法 家协会篆刻及刻字委员会教学点”等荣誉(如图 9)。

image.png

  三、学校美育模式构建与融合的思考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人生成长 关键阶段,美育有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可以陶冶高 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学校美育不是孤立的艺术课 程教育,而是能够与价值观教育、文化教育、道德品 质教育、劳动精神培育等相互促进与提高。这需要学 校规划整体教育教学模式,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 善运行与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建设内 涵等诸多方面协同推进。同时,学校应深化课程建设 与教学改革,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推进评价改革,扭 转当前重智育而轻美育的状况。

  铜陵市瑞龙小学坚持以美培元,促进五育融合并 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美育格局与模式,虽然还不够 成熟与完善,但一直在积极努力探索。今后,学校全 体师生将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与动力,深入贯彻党 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提升育人品质,深挖办学内 涵,切实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