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看到课程,走近儿童,推动成长——混班篮球游戏的教育经验论文

看到课程,走近儿童,推动成长——混班篮球游戏的教育经验论文

1

2024-04-24 10:28:1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的养成和培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健康和快乐二者缺一不可,为实现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各地幼儿园紧抓课程建设,探索混班篮球游戏的创新之路,走近儿童,推动其成长。本文在梳理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课程建设,形成园所特色课程,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阐述混班篮球游戏形成之路的各个阶段,旨在提升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的养成和培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健康和快乐二者缺一不可,为实现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各地幼儿园紧抓课程建设,探索混班篮球游戏的创新之路,走近儿童,推动其成长。本文在梳理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课程建设,形成园所特色课程,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阐述混班篮球游戏形成之路的各个阶段,旨在提升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混班;课程建设;篮球游戏;儿童成长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在探索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路上,以园本课程为抓手,推进园所各项活动开展。在过程中,紧抓政策文件《武侯区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阳光健康”体育教育这一改革建议,对园所自身园情、师情、幼情、家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到的“三大球”运动普及率、参与度,将“篮球”作为媒介载体,由教师带着孩子共同探索小篮球中的大世界,并在基础课程上有所提升,形成园所特色课程,让孩子在幼儿园五大领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在推进特色探索的过程中,注重幼儿身体素质发展、促进友爱交往、锻炼思维敏捷的混班篮球游戏逐步从模糊到清晰,为孩子在幼儿园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篮球是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色,不管是在外部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以篮球为园区的特色,也是幼儿园基于对自身园情、师情、幼情、家长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后的选择。我园以武侯区提出的意见中“阳光健康”体育教育为引导,通过文献查阅,挖掘篮球具备的价值,包括综合发展、全脑开发、自信、合作等,与幼儿的融合,最终明确其与我园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幼儿这一理念相契合。

  我园初步将特色课程定位在了篮球上。从最直观的篮球本身入手,逐步从探究外形、功能、技能到篮球八大精神的相关延伸。让孩子通过多途径熟悉篮球后,借助篮球的运动、游戏、探索活动达成园所的童心课程目标,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幼儿。混班篮球游戏就是其中之一,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共同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单项循环,奠定玩法规则

  这一阶段是整个混班篮球游戏的初始启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前,幼儿园里的专业针对篮球的活动很少。提到球,都泛指大范围的球类游戏,并且教师更多地只是把它穿插在户外活动中。要以篮球为核心,教师势必要先深入理解篮球的各方面,找出其与单纯的球区别在哪里,再引导幼儿认识、操作篮球。基于这样的思维,教师从学习出发,组建教研组从头开始学,一步步领着幼儿从认识篮球这样的小话题开始,从篮球本身到与篮球相关的主题活动、游戏活动,为孩子与篮球的接触打下基础。等到教师和孩子习惯了篮球在幼儿园里的存在后,逐步以篮球为载体,尝试拓宽幼儿的篮球技能掌握,让孩子在全方位的引导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在体质上有所提升。

  在户外活动时,教师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结合篮球,设计体能活动。从玩法、规则入手,帮助孩子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基于篮球技能设计出的户外游戏活动看似很丰富,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活动整体呈现出教师教授,幼儿学习的趋势。长久下来,幼儿的参与主动性逐渐降低,兴趣不断减弱。于是,笔者开始思考将户外篮球活动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同时教师放手,不以语言、肢体引导为主,而是以材料、规则做铺垫,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区域的权力,将篮球活动游戏化、自由化。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二、凸显游戏,增添趣味自由

  阶段二进入篮球活动转游戏的环节。教师将上一阶段幼儿最感兴趣的篮球活动进行梳理,然后通过情境性的包装,将其同一时间呈现在一楼操场,分成不同年龄段让幼儿自由选择进入游戏。让幼儿在自由童趣中,不知不觉习得篮球技能。这里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稍不注意就可能成为纸上谈兵。

  一方面,在场地上调整游戏的多样性,因地制宜更能凸显游戏价值。分年龄段集体游戏后,根据幼儿人数给到复数以上的游戏活动,因此场地不能太小。教室摆满了桌椅,不适合作为场地,而且活动时必须保证每个游戏都有教师值守,其意义不是为了教幼儿玩,更多的是提供安全的保护,以及游戏后的评价。基于这些因素,场地的选择只有操场、斜坡、门厅、走道等。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操场是纯粹的塑胶草地,而有的篮球技能不适合在草地上完成,如运球跑,导致操场不能作为场地首选。

  我园对已有场地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园所场地资源,为不同种类的篮球游戏所用,如斜坡,作为幼儿园的特色场地,这也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场地之一。坡斜上面设有攀爬网、滑道等大型户外材料,幼儿很喜欢在这里探索和游戏。在设计篮球游戏时,利用斜坡的天然地理优势,以及不同类型材料,让幼儿能在斜坡上自由地进行滚球、传球、运球等多样化的游戏玩法,自主进行探索。对于过多的草地,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出使用悬浮地板进行二次加工,为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根据户外场地的不同面积,投放适宜的游戏活动内容。教师要全面分析,通过实地探索和亲身体验,进行综合规划与合理布局,如操场便是幼儿的PK区域。负责该游戏区域的教师积极思考如何设置取球放球点,如何调整区域材料摆放方式,从而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真实的比赛场景,实现操场利用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游戏的本质在于技能成长。将之前的篮球游戏放进大型自选游戏后,弊端也很快出现。一是游戏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传球、投篮、滚球的游戏重叠,而关于运球的走、跑,以及篮球赛等专业技能无从体现。二是太过于高技能的游戏,情境化不够,幼儿自身无法闯关或者完成。教师不得不介入指导,导致游戏区的接待量缩小,很多幼儿因排队或者游戏内容枯燥等,游离于外围。

  针对这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兴趣是推动幼儿愿意参与篮球游戏并喜欢这项活动的前提,而当前的游戏具有封闭式特点,孩子在游戏中,自我探索习得技能的设计较少。基于此,教师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要重新调整思路。应充分考虑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如充分利用幼儿园游戏场地和户外游戏材料,巧用各种类型不同的音乐为幼儿创设富有情境性的游戏环境;在每个班级设有篮球话题墙,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探索精神;在游戏活动中增加不同区域的游戏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关注游戏的挑战性,具有挑战的运动环境能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设置游戏时,在玩法和规则上可以赋予一定的变化,让幼儿自主讨论设计游戏,随着运动活动的深入而不断推进,这样幼儿能够自始至终体验到参与的快乐,运动的潜能和智慧得到激发。最后,要想达到游戏的目的和理想的效果,教师对整个游戏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游戏材料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探索兴趣及游戏目标的达成。因此,所投放的材料在具有安全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操作性和可变性,如很多游戏场地都运用了标志桶,但其在不同游戏起着不同的作用;将泡沫棒和其他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增加游戏材料不同的玩法;投放可移动、拼插的材料,让幼儿可以自主操作。篮球游戏并不是只能使用篮球,而是可以借助各类辅助材料去提升篮球元素游戏的可玩性。

  三、技能分区,关注动态调整

  随着对场地的分析和对幼儿兴趣与技能水平的了解,教师在开展混班篮球游戏的过程中,要思考篮球游戏应该给予幼儿什么样的体验和成长,在游戏中怎么让幼儿扩大交往圈,走出班级。阶段三从理论的学习延展到实践中,在这一新的阶段,相比松散的独立游戏,整个混班篮球游戏朝着具有显著技能体现的分区联动游戏靠近,依据地形,划分成了五个区:拍球区、传球区、PK赛区、滚球区、运球区。每个区有着对应年龄段的篮球游戏,并且每个区都有对应的值守教师,在负责游戏规则引导和安全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当游戏的设计者。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兴趣与技能需要,在初期将游戏进行投放,包括玩法、规则、材料等。然后,在值守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幼儿对这一游戏的兴趣及难易程度,是否可以激起幼儿的主动挑战。当发觉幼儿流失严重或者玩法被忽略时,教师就及时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听取建议,对游戏进行优化,重新激发幼儿兴趣。优化后的游戏强调混班的重要性,教师根据需要增加幼儿间的接触与互动。在综合区的闯关模式下,幼儿互动增加。同时其他区,教师也要注意将游戏设计成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的,以此增进幼儿间的交往。

  四、固化提炼,融入课程步调

  阶段四,各年级的混班篮球游戏内容基本已固化,教师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形成了“设计—观察—优化—实践—再调整”的游戏思维,对幼儿篮球技能水平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见地。基于此,园内组织教师总结了缩字诀,将之前各阶段的有益经验浓缩,形成成熟的游戏方案和开展制度。

  第一是固定时间。各年级组形成定点定时的活动方案,包括特殊天气的方案,让教师和幼儿形成习惯。而时间的设定,也是根据整体园所各种课程活动的安排和幼儿发展需要进行的。既要能保障园所其他活动的正常开展,也要同时满足年级组大活动带给幼儿的活动量与时间。再将相关游戏区与值守教师进行固定,便于针对同一区,教师能连续地观察和调整,不断进行优化,并且各自清楚职责,避免出现活动空缺、安全空缺,教师可以通过方案随时回顾。

  第二是形成制度。在制定预案的同时,梳理相关制度,进行人员的详细分工,每学期根据人员变动、教师的特长等具体情况进行站位调整,明确安全保障。参与混班篮球游戏中安全监管的人员包括行政、保健、财务人员,将安全落实到人头。行政、财务人员负责对不同区域进行安全巡视;保健医生则一人值守保健室,另一人巡视各区,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在每学期期末,组织教师提前学习下一学期的活动方案,带着幼儿进行体验,留下深刻记忆。等学期初,进行完整的再学习,包括安全制度、游戏现场的制度和方案,让幼儿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所要承担的游戏任务、安全任务,并能够自主驱动。

  第三是优化调整。游戏的方案和制度并非一成不变,教师会在前几次的幼儿玩耍中,让所有的人员去发现、感受预设和实际之间的问题,及时交流想法,对安全预案和制度进行多次梳理,带着全园教职工再学习、再明确。游戏本身也同样如此,成立教研组、课题组,帮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如何观察孩子、如何提炼经验、如何设计游戏去填补。等学期期末,通过两个组的成果梳理,将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汇总成册,从中挑选游戏,优化混班篮球游戏,让新一轮的游戏保持新鲜感。在优化调整的阶段,幼儿园逐步带着教师和幼儿体验混班篮球游戏的快乐。

  五、结语

  截至目前,幼儿园开展的混班篮球游戏经历了四个优化调整的阶段,整个游戏的开展对教师和幼儿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开展模式与时间,游戏趋于稳定态势。在今后,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继续在现有的较好的固定模式上,透过观察对区域内篮球游戏着手调整,从而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间的合作交往,让幼儿和教师都能通过这样的游戏得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的成长,以此推动园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邱燕,刘桂平,朱小龙.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价值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58-60.

  [2]朱琳.“协同观察”助力幼儿园混班户外体育活动[J].山东教育,2019(Z2):8-10.

  [3]何岚.优化户外体育活动中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5(1):24.

  [4]陈诗倩.设置留白区,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现自主性发展[J].学苑教育,2020(14):90-91.

  [5]徐志香.留白:看似无为胜有为——谈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留白”效应[J].早期教育,2021(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