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涵养军旅文化 成就魅力校园论文

涵养军旅文化 成就魅力校园论文

5

2024-04-22 14:28:0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学校以“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稳步推进军旅特色文化。改善环境提炼文化,拓展研学基地弘扬军旅文化。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防意识,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课程、组织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以“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稳步推进军旅特色文化,成就少年军校。

  [摘要]学校以“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稳步推进军旅特色文化。改善环境提炼文化,拓展研学基地弘扬军旅文化。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防意识,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课程、组织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以“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稳步推进军旅特色文化,成就少年军校。

  [关键词]军旅文化;课程实施;研学基地;学科融合

  南通市海门区四甲小学创建于1868年,前身为李鸿章创办的“东渐书院”,一百五十多年的沧桑历史,孕育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近些年,凭借地域优势,受书院、军营文化双重浸染,百年老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1996年,海门市首家少年军校在四甲小学正式成立,2007年达标创特、2013学校特色文化展示,在2016年提出的文化品质提升行动中,我们提炼出了“文武兼修,行思合一”的军旅特色学校文化内核。通过几任校长的努力规划,全力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质有了大幅提升。

  一、加大投入、改善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应把人类所有美好的东西汇聚,让不同的学生与之相遇。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共同积累、维护、调整与提升。我们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之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逐步形成四甲小学军旅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一)提炼文化内涵,形成文化共识

  学校提炼了“文武兼修行思合一”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弘毅”校训。同时规划了学校使命愿景:成书院底蕴、军人气质的合格公民;创全面发展、和谐共生的特色教育;办家长满意、师生向往的现代学校。塑造了学校服务理念: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让每一个教师享受教育工作的幸福;让每一个家庭享受家校共育的和谐。打造成具有精干的教师队伍,精美的校园环境,精致的课堂生态,精彩的学校生活的特质学校。

  (二)营造学校文武氛围,润泽师生心灵

  文化标志是学校文化的外显部分,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精神。走进四小,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军旅、足球文化气息:迷彩墙、文化长廊等生动再现了四小人在文化品质提升旅程中的所思、所做、所得;运动场上“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九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走廊、楼道,张贴着师生自创的班级格言、班级足球名片,能让学生时时自省,获得不断向上的动力。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弘毅广场雕塑上的“弘毅”二字,文化石上刻着南通市书法家协会会长题的“东渐书院”“精武”几个大字,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又建设“一馆二室一剧场一广场”,即一个国防教育馆、两个体验室(射击室、体能训练室),一个文武剧场,一个军事体验小广场,致力于为每个孩子创造多元体验的活动平台。军事体验小广场可提升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使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勇往直前,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

  班级“争星角”是受军衔制的启发而来,班主任根据获星的多少颁发士、尉、校、将、帅之星。这一颗一颗的“星星”犹如天边的启明星,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

  二、课程实施、有序推进,拓展研学基地

  课程的实施要做到五个回归:回归文化、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课标、回归自主。

  学校专门组建课程架构团队,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校长、主任、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的独特国防教育资源,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努力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研发的军旅特色文化课程样本在海门市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全面督查中获得好评。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一)知行合一,全面开花

  军旅特色文化课程主要包含六大子课程:军魂永铸、军旗飘扬、军歌嘹亮、军拳生威、军影传奇、军事探究。

  军魂永铸通过阅读熟知建党、建军历史和基本发展历程,熟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英雄事迹。了解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经典战役,学习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和国防历史,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高超谋略。

  军旗飘扬通过模拟长征演练,让学生了解长征历史,体会长征精神,锻炼军事技能,锤炼意志品质。

  军歌嘹亮通过多种方式学唱经典革命歌曲,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提高音乐的表演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爱国爱军之情。

  军拳生威通过军体拳、擒敌拳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作风。

  军影传奇通过半月一次的“红色影视”鉴赏,开展写影评、编剧本、讲故事、表演等活动,弘扬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演、唱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塑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用英雄的人格力量感召、内化为学生的坚毅品质。

  军事探究亲身感受战士们生活的勤俭、训练的热情、作风的顽强,充分体验军人纪律的严明,内务整理的熟练与规范,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自我服务意识。

  (二)措施得力,保障落实

  为使军旅课程落地生根,我们做到了五个到位。第一,行政领衔,管理到位。第二,有效实施,时间到位。第三有机结合,学科融合到位。第四,多元展示,评价到位。第五,家校合作,保障到位。例如:在实施《军旗飘扬》这一课程时,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军旅体验周,开展“我的小长征”实践活动。教师先布置学生了解长征背景,阅读长征故事,最后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通过活动体验长征经历,弘扬长征精神。

  (三)打破壁垒,学科融合

  课程基地是课程样本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为了贯彻这一要求,学校着力打造了军旅课程基地。

  我们想方设法将军旅课程与各学科教学相融合,以课堂为阵地,通过开展阅读、影视、规训、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掌握军事知识,锻炼军事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军之情,多维度、多角度、全过程培育“文武兼修,行思合一”的四小学子。2021年12月,军旅文化特色课程在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结项中获优秀奖。

  学校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某研究所签订了共建协议,部队、靶场、四甲中学等也作为学生校外活动课程拓展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活动。

  课程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三、弘扬文化、共筑梦想,展望军旅未来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争创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时刻以“太平盛世居安思危,莘莘学子心系国防”为主题,让国防教育课程扎扎实实走进课堂,以提高师生思想认识为着力点,探索主题融合,强化部署,抓好落实,长期坚持,发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水平,培育“四有”新人,争创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二)加强国防科技教育,树立科技强国思想

  学校以每年“科技托起强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感。让四甲小学每位师生都能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敢于追梦,勇于圆梦。

  (三)紧扣军旅文化,高歌时代主旋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学生对精神、文化、审美的追求和需要逐步凸显,却又容易在信息网络时代冗杂的信息流和多元化思想观念冲击下迷失方向,军旅文化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感染牵引作用。军旅文化突出思想性,能够积极创新形式和手段,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师生主动参与其中,接受了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革命精神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主旋律、释放了正能量、新活力,在耳濡目染中激扬青春、催生虎气。学校的军旅文化课程助力夯实了主流文化阵地根基。

  学校文化是学校灵魂和生命力所在,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四甲小学将继续弘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亮剑精神,坚定特色文化理念,紧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注重文化细节完善,放大国防教育课程基地功能,努力拓展学校文化的广度,延伸学校文化的深度,多角度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全方位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做最真最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