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细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2024-04-20 14:25:2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如何组织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作者基于课题研究经验,提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组织文本细读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逐句分析、运用导图、信息分析、情景模拟等策略组织学生参与文本细读活动,让学生细读文章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探索文本中的情感和生活元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要:如何组织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作者基于课题研究经验,提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组织文本细读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逐句分析、运用导图、信息分析、情景模拟等策略组织学生参与文本细读活动,让学生细读文章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探索文本中的情感和生活元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并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基础学习任务,还要指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期间,主动参与高阶思维活动,学习英语知识探究方法,形成积极的价值理念。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为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巧妙组织文本细读教学活动。
一、文本细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在小学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英语课文篇幅较短,因而存在泛泛而读的习惯[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活动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通过组织文本细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简短的语篇对自己核心素养发展的积极影响。从语言能力角度来说,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在分析语篇期间,可以有效积累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体会不同知识点的应用语境,提升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从文化意识角度来说,即便是简短的文章,也蕴含着一些特定的文化元素或价值理念等。教师指导学生细致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了解语篇主题意义,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增强。从思维品质角度来说,在文本细读期间,学生需要梳理所学内容,并适当展开点评活动,分享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在此期间,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发散性等均可以得到提升。从学习能力角度来说,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学生会积累挖掘语言知识、人文知识的经验,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感知英语学习的方法,并受到教师的影响,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了解所读文本的深刻内涵,实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
二、文本细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逐句分析,细读文本的语言特点
文本细读的第一个环节是细致阅读课文中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作者写了什么,加深对单元重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细读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式,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为信息输出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此外,在逐句分析文本内容期间,学生还可以对作者的语言等进行点评,发展思维能力。考虑到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细读质量,教师可以采取逐句分析的教学策略,与学生有效互动,辅助学生分析句中关键词的选择、特殊短语的用法、句子的深层含义等,研究句型和语法知识。
以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Months of the Year为例,讲解Part B Read.Tick or cross.板块课文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本细读活动。课文介绍了Wang Tao和Ben最喜欢的季节,引入了其中的几个月份,说明了他们喜欢该季节的原因。在文本细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考虑到包含两段语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两段语篇之间语言的异同。这样,学生在学习期间,便可以发现Wang Tao和Ben均使用了“...is 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句型来说明自己喜欢的季节,并借助“It's very...in...and...,but I can...”这一句型说明夏季/冬季部分月份的特点和该季节特有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介绍月份特点的句式。此外,在对比分析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Wang Tao在介绍自己喜欢的夏季时,使用了“In June,we have Children's day.”这一句子。但Ben在介绍自己喜欢的冬季时,使用了“Christmas is in December.I can get many presents.”两个句子。此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归纳两个句型的同时,分析两种表达哪个更能突出自己喜欢某一季节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提出,在Ben所叙述的内容中,“I can get many presents.”更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以上,教师在引导学生逐句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两段语篇的语言特色,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并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思维,实现通过文本细读促进自身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二)运用导图,细读文本的结构特点
在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文本细读期间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细读文本结构[2]。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素养。为提高学生的文本结构细读质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不同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践过程中,若学生的文本细读经验不足,教师则应该与学生共同细读语篇,梳理文章结构。随着学生文本细读经验的丰富,教师可以提升活动难度,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讨论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细读文本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具备较强的文本结构梳理能力和逻辑思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开展文本结构细读活动,绘制文本导图,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随机展示部分学生的文本结构细读成果,指出值得肯定之处,并提供合理的修改建议。
以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A visit to the zoo为例,在讲解Part B Read.Tick or cross.板块课文期间,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文本结构细读能力,且本文逻辑清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本结构,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性,因此可能有部分学生会借助括号图概括文章要素,并摘录课文关键信息(如图1);也可能有部分学生会借助流程图,简述作者的写作顺序(如图2)。教师在展示学生文本结构细读成果期间,需要呈现不同类型的流程图,并说明其优点和不足,如“括号图可以更细致地展示文章不同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流程图可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路”“部分学生的流程图存在细节信息不完善的问题”等。
以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文本细读活动期间,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借助思维导图展示自己文本结构梳理的成果,让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梳理文章内容逻辑、作者的表达逻辑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分析信息,细读文本的主题意义
为强化文本细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不应将注意力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内容梳理中,还要引导学生探索文本的主题意义[3]。教师可以组织信息分析活动,即指导学生评价课文主人公或作者的言行、想法等,并说出自己的根据,使学生挖掘文本的情感元素,发挥阅读教学活动对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为提高信息分析质量,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组织辩论、总结学生分析成果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题意义。
以闽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Physical Exercises为例,鉴于课文介绍了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在讲解Part B Read.Tick or cross.板块课文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提及的不同群体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期间,学生会关注老年人群体,结合老年人每天早上在公园锻炼的行为和“They look healthy and young.”的表现,指出:“They have good habits.”同时,部分学生还会结合青年群体,结合“They don't have time to exercise.”的现象展开讨论,提出青年人应该挤出时间到公园参与体育锻炼,并说明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年人获得健康的体魄,并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指出部分人工作繁忙,因而很难挤出时间到公园参加体育运动。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新的建议,指出工作繁忙的人可以在家锻炼,如做瑜伽、跳绳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总结:“不同行业的人员有不同的工作模式,人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到公共场所与他人共同参与锻炼,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家中自己锻炼。”
以上,教师指引学生对课文中的群体进行点评,可以引发学生对“全民运动”这一话题的思考,并认真探索青年人群应如何在工作之余有效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教师可通过文本细读帮助学生感知语篇主题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模拟情景,细读文本的生活元素
要想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受到更多积极影响,能够将细读文本期间积累的语言知识或课文主题意义迁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需要打破课堂与生活的壁垒,搭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4]。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运用模拟情景的策略,指引学生将自己带入文本语境中,让学生联想自己在文本语境中可能发生的行为或产生的想法等,进而受到文本内容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生活细节。
以闽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Winter activities为例,Part B Read.Tick or cross.板块课文与Spring Festival相关,简要介绍了人们春节期间欢聚一堂的场景。课文与生活关联紧密,但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课文并未细致描述生活场景。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情景模拟活动,指引部分学生对照课文中的内容展开情境表演。如针对“Many children go back to their hometown with their parents.They go to see their grandparents.”这段内容,学生可以演绎自己在春节期间看望(外)祖父母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绎出课文中未能体现的生活元素,如长辈拿出糖果或水果、自己给长辈拜年并收到压岁钱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品味课文中的生活元素,体会课文中简单语言背后蕴含的热闹、温馨、和谐的场景。同时,为提升学生参与情景模拟的真实感,教师还可以播放与春节相关的音乐、照片、视频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进入情景模拟状态,使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自己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堂兄弟/姐妹等人在春节期间的常见活动,增强情景模拟效果,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
以上,教师通过巧妙组织情景模拟活动,可以让学生细致分析文本中的生活元素,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元素,在进一步拓展学生文本主题意义探究深度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更多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
三、结束语
简言之,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期间,可以借助文本细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度解析文本,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5]。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细致分析文本语言,积累语言知识,优化学习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梳理语篇细节,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主题意义,联系生活元素,让文本细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平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探究[J].英语广场,2022(21):134-136.
[2]叶向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文本留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亚太教育,2022(14):171-173.
[3]潘俊静.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引领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华夏教师,2022(11):73-75.
[4]汤雪平.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路径微探[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2):46-48.
[5]占苏瑶.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实现路径探索[J].小学生,2023(10):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