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意实践教学探究论文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意实践教学探究论文

1

2024-04-20 11:50:07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纵深推进背景下,音乐学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师重视度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价值的发挥。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探索更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以提升小学音乐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意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要: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纵深推进背景下,音乐学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师重视度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价值的发挥。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探索更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以提升小学音乐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意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创意实践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音乐学科的重要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意实践包括营造氛围,激发灵感,对创作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探究与实验,生成独特的想法并转化为艺术成果。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落实创意实践教学,尽可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发展其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视度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音乐学科都是以“副科”的形式存在。时至今日,这种认知观念仍然较为普遍。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切教学活动均以成绩为导向,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深入探索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方式,使得音乐教学流于形式。不仅如此,音乐课被占用、挪用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这不仅会直接影响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还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影响,阻碍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

  (二)教学方式陈旧、单调

  纵观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习惯将自己置于课堂主体地位,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以口头讲解的方式来将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作品内容等灌输给学生,之后再通过范唱、领唱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陈旧、单调,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此外,虽然部分教师受素质教育的影响,开始有意识地改变教学方式,但实际授课时也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背景图片,或者以播放视频、音频的方式来替代教师范唱,并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音乐课堂仍然存在氛围沉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音乐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11.jpeg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意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创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同样如此。具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思“拉”回课堂,从而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想要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高效学习获得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就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以充满创意、趣味性的导入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2]。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花蛤蟆》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从作品内容出发,发挥创意,通过学生喜爱的“猜谜语”方式进行导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花蛤蟆”的特点,同时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在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并引导学生思考:“蛤蟆会叫吗?怎么叫?”“你知道蛤蟆是怎么走路的吗?”教师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蛤蟆的特点,并且可以让学生模仿“花蛤蟆”的动作。通过创意实践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丰富、更有趣,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猜谜语、听音乐、模仿动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游戏教学,感受音乐魅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普遍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无穷的乐趣。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打破常规模式的限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创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组织学生开展创意游戏活动,从而让音乐教学更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从中感知音乐学习的乐趣,为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3]。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击鼓传花》时,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击鼓传花”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创意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可做“鼓手”击鼓,学生则跟随鼓声“传花”,教师随机停止击鼓,停止时接到花的学生需要上台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本学期的教材内容为主,自选表演内容,可以是独唱、合唱、表演唱等,完成表演后再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击鼓传花。这样以创意游戏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给音乐课堂增添更多乐趣,对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对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均有积极意义。

  (三)视听联觉,丰富感知体验

  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往往重视分析音乐作品内容和讲解乐理基础,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培养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因此,核心素养下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音乐作品感知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音乐作品内容出发,通过视听联觉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以此来辅助学生感知、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在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的同时,实现对其审美感知核心素养的培养[4]。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赛马》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视频,通过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初步了解二胡的不同演奏技法和节奏变化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第三段的内容,并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模拟马蹄声。如有的学生通过敲击桌子的方式进行模拟,有的学生通过敲击音乐凳的方式进行模拟,还有的学生通过弹舌方式进行模拟。这样的方式能将音乐学习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单纯听觉向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从而让学生在多方位的感官中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又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将音乐作品中描绘的“红红的墙面”“郁郁葱葱的树木”“行驶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的小船”等画面展现出来,从而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刺激,通过视听联觉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的印象及体会,逐步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音乐表演,强化学习体验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他们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乐于参与各类表演活动。音乐学科内容丰富且不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不同,这也为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通常需要以音乐欣赏为基础,需要学生在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特征、情感内涵的基础上展开表演。为了更好地开展表演活动,学生会更加仔细地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节奏与律动,体会音乐的情感,这也在无形中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表演引入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演展示[5]。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生旦净丑荟精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途径和方法,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为其理解音乐作品、培养文化理解素养奠定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四大行当的行头,如服饰、脸谱、髯口等,从而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作品文化背景的了解。此外,在课堂上完成了作品解析、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制的脸谱、服饰等为道具,随着《唱脸谱》的音乐进行走圆场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理解,从而实现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鼓励创编,培养学科素养

  创作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在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音乐作品感知能力、发展学生音乐创意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理解音乐作品是学生开展创作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而创作实践的开展又能在无形中促进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促进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开展创作实践活动,从而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需求。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跳圆舞曲的小猫》时,考虑到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更愿意表达自我感受与情绪,尤其是在听到好听的音乐时,通常会无意识地跟随音乐节奏舞动身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舞会上的小猫》这部动画片的视频片段,以音乐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和传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对音乐情绪的感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动作创编。同时,教师还可以改变教室内桌椅布局,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将自己创编的动作舞动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及感知,让学生在载歌载舞的音乐课堂上获得愉快、积极的学习体验,使其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获得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除音乐动作创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旋律、歌词等创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作实践机会,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这首音乐作品时,在完成了基础音乐知识讲解、音乐作品内容分析等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将这首作品根据原曲2/4拍的曲调改编成3/4拍的《小青蛙晚安曲》,然后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律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编创符合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动作,同时随音乐表现2/4拍与3/4拍的不同韵律。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创作实践的机会,实现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又能让学生在实际创编和感受不同音乐旋律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对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22.jpg

  三、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习得、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个人终身发展需求的素养品质。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该学科对学生综合发展的积极影响,主动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以逐步提升音乐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婷.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渊(中学版),2020(9):250.

  [2]陈川.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软件(电子版),2020(1):90.

  [3]徐俊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审美教学:有感于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音乐课展示活动[J].安徽教育科研,2019(17):13-14.

  [4]丁少虹.“音”在巧中教“乐”在趣中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3(20):153-155.

  [5]梁华琼.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9(3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