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论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论文

9

2024-04-20 11:47:27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核心素养对小学音乐课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大单元教学设计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研究结论对于小学音乐教师在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核心素养对小学音乐课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大单元教学设计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研究结论对于小学音乐教师在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核心素养包括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核心素养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研究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以使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和难点

  (一)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一,小学音乐课大单元设计需要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语言、数学等,通过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音乐课大单元设计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例如编写歌词、创作音乐曲目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第三,音乐课大单元设计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例如合唱、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难点

  其一,由于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设计音乐课大单元时需要选择适合综合教学的内容,如何合理组织和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是一个难点。其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恰当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教授音乐知识是一个挑战。其三,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音乐课大单元设计中,评价方式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难点。

  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这其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充分思考和准备。

360截图20230404155758815.jpg

  二、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分析

  (一)创造性任务

  设计创造性任务,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创作中。例如,可以让学生编写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或鼓励他们设计舞蹈动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大单元主题:探索音乐

  单元目标:通过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及特点;同时,通过创造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单元内容:(1)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2)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3)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创造性任务:设计一个歌曲/乐曲/音乐作品,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创作中。

  任务流程:首先,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并演示几个基本乐器。其次,让学生选择一个风格或主题,例如流行歌曲、小清新乐曲、春天的音乐等。再次,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设计出一首歌曲/乐曲/音乐作品,包含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如果有)、乐器演奏等元素。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演奏/唱歌,并做出相应的表现和动作。让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表演,并让其他学生听取并评价作品。最后,做出总结,回顾学生所学内容和创作经验,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创作。该创造性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为各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音乐项目。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小组合作的音乐项目,例如音乐剧或合唱团,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共同提议和选择。其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可以通过随机抽签或教师指定的方式组建小组,确保小组内的学生能够互补和相互配合。再次,教师可以给出整体的音乐项目任务,并指导学生分工合作。例如,音乐剧中需要有演员、歌手和舞蹈演员,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擅长的角色,并分工合作完成剧本创作、歌曲演绎和舞蹈设计等任务。然后,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创作音乐项目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头脑风暴或集思广益的活动,提醒学生要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贡献。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精心的排练和准备,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演唱、表演和舞蹈等方面的技能。最后,小组合作完成音乐项目后,可以组织一个全班或全校的演出,让所有学生一起展示他们的成果,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音乐项目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鼓励学生互相鼓励、表扬和感谢,促进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小学音乐课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批判性思维

  在音乐欣赏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音乐作品。让他们分析音乐的结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达等要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批判性思维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春天来了》这首音乐作品来展示。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音乐的结构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逐节分析这首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引子、主题、副歌等,并试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音乐的结构和逻辑,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思考音乐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探索作曲家在《春天来了》中如何通过各种音乐元素(如节奏、音色、旋律等)来表达春天的气息和意境。学生可以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意图,并从中发现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通过思考音乐中的情绪氛围、音乐人物和主题的变化等要素,学生可以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情感表达方式的见解,并以批判的态度讨论不同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指导,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并学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形成独立的见解。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其他领域也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四)跨学科整合

  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通过音乐创作来学习历史、地理或文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多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主题:用音乐探索中国文化

  目标:通过音乐,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历史。

  教学步骤:首先,播放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提问:“你们能辨别出何种国家的音乐吗?”“你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吗?”其次,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特点,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学习中国民间歌曲的发音和基本歌词。再次,学生分组探究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的元素(例如旋律、节奏、谐振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然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想法和过程。

  最后,学生将他们的作品与中国的历史或文学作品联系起来,探究和分析其中的文化元素。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创作和表演的技巧和准确性。

  (五)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音乐录音、视频、乐器演示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一,选择不同风格、时期和文化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在课堂上聆听,可以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通过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学生可以拓展对音乐的感知。第二,利用音乐相关的视频,如音乐会录影、音乐历史纪录片等,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音乐体验,同时了解音乐的演变和历史。第三,请专业音乐家或老师进行乐器演示,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乐器的演奏技巧,深入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第四,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例如小组演奏、合唱或音乐创作。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要素和表达方式。第五,利用互动教学工具,例如音乐游戏、在线平台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的方式既能培养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第六,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厅、音乐展览等实地考察。这将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

  (六)学生参与的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音乐作品后,自己录制自己的演奏或创作作品。他们可以回放和审查自己的表演,并评价自己的强项和改进的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份自评表格或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并记录他们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交换作品录音,互相观看或听听对方的表演,然后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以帮助对方改进。可以提供一份互评表格或问题,以指导学生如何对对方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活动,例如小组合奏或创作小组。在这种情况下,成员可以共同评价小组的表现和合作情况。最后,小组可以讨论并制定共同的改进计划。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可以促使学生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中获益。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音乐表现能力。

  三、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效果测评

  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度,包括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表演等方面,评估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和投入程度。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表演和演唱能力,包括节奏感、音准和音色等方面,评估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包括乐理知识、曲目的风格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评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包括合唱、合奏和集体表演等方面,评估他们在团队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包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测评指标,可以综合评估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中的效果,以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小学音乐课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包括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和音乐文化意识等方面。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

  2.合理的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设计上,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增加难度和要求的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有趣的情境和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建议

  1.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将核心素养全面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确保学生可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技能和能力。

  2.在教学策略选择上,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如音乐游戏、角色扮演、音乐欣赏、合作创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动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3.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背景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个别辅导和帮助。差异化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分层指导等方式实施,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4.在教学评价上,注重综合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应用,鼓励学生通过展示、演奏、创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音乐能力。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总之,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音乐能力。教师应注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思考[J].大众文艺,2022(16):201-203.

  [2]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