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传统文化绘本资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 ——以《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论文

基于传统文化绘本资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 ——以《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论文

2

2024-04-20 11:31:15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传统文化绘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与精神追求,是极具价值的育人载体。为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绘本达到深度理解,教师可采取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合理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学习周期。

  [摘要]传统文化绘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与精神追求,是极具价值的育人载体。为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绘本达到深度理解,教师可采取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合理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学习周期。设计活动综合评估工具,有合有分,立足学科,超越学科,拓展学生文化、科学、艺术视野。本文以《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例,在实施中不断归纳操作方法和总结经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觉,最终形成文化自信,成为文化传递的使者。

  [关键词]传统文化绘本,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润物无声地培养熏陶,要选择适切的育人载体,传统文化绘本就是极具价值的育人材料。要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绘本达到深度理解,仅仅依靠语文学科是不够的,需要多学科参与深度学习。

  一、基于《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古人先进的科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勇于突破环境制约的创造力。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是一套讲述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图文并茂的优秀少儿科普类读物。在二十四节气的学习中,我们选择该绘本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资源材料,并且从绘本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中汲取灵感,开展了一次成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下面笔者就以该课为例阐述如何利用绘本资源教学,并探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及实施路径。

4243ae121b05bfd9c45d0faa4cf6e4d.png

  (一)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是前提

  通过对绘本的充分阅读理解、相关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及对三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分析,我们确立了如下主题学习目标:

  1.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绘本脉络,通过图文关联、想象画面、品析关键词句、补充资料、读写融合等方式感受二十四节气中的智慧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科学之美。

  2.寻找绘本中描述的自然现象并进行分类,探究物候出现在不同节气的原因,深刻理解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指导意义,感受循理过程,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制作有创意的二十四节气大转盘,在文化实践中增进文化情感体验,提升文化自信。

  这些目标深度挖掘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科学内容、艺术内容等,适度拓展延伸,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沉浸其中深度参与,感受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探究、实践中达成学习目标。

  (二)合理设计规划实施方案与确定学习周期是保障

  我们的学习周期是一个学期,语文、科学与劳动三个学科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绘本。三个学科分别从本学科角度开展教学,在此基础上,以语文学科为统领,跨学科整合学习,通过读写融合方式,写科学视频中的发现,写制作节气大转盘的学习过程,写学习绘本的体会,设计创意闯关棋,制作二十四节气台历,利用思维导图助力绘本续编,等等。丰富的学习样态,让学习更有乐趣,更具深度,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设计活动综合评估工具,有合有分,立足学科,超越学科

  作为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活动,其目标有一定的综合性,在效果评估上也需要考虑其综合性。但是综合的效果须建立在学科评价工具完善的基础上。例如,语文学科评价重点是读写融合,通过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科学学科评价重点是科学思维的有效建构,通过评价,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劳动学科评价重点是有创意的制作,通过评价助力学生有创意地完成节气大转盘的科学制作。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循序渐进提升的极其重要的学习支架,更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跨学科学习《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将文化、科学、生活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跨学科学习图式的建构,为学生今后学习探究奠定了较坚实的能力基础。

  (四)活动的实施需要明确操作方法

  1.明确绘本的阅读方法

  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复合文本,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的一个完整的故事,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绘本中的图画都是有条件、有目的的插画,肩负着“呈现诉说”的强烈意图,画面之间是连续的,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绘本中的文字与图画各擅其长,交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拓展故事主题的艺术感染力,绘本的精彩是图文合奏的结果。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绘本要充分关注插图和文字,并引导学生将插图与文字关联思考,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与想象,将静态的图文变成动态的画面,沉浸其中,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在浸润式互动中促进理解、发展思维、丰富审美、建构文化。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绘本的策略,笔者创编了学习绘本小儿歌:

  拿到绘本看封面,读题想象是关键。

  内容藏在题目里,看你能不能发现。

  图画配合题目编,静图变成动画面。

  图文结合找关联,边读边猜想发展。

  严谨推理有智慧,收获道理长才干。

  2.跨学科挖掘绘本教育资源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共计四册,即春、夏、秋、冬四季各一本。绘本以主人公6岁牙牙在山东爷爷家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相关习俗、物候样态,呈现了节气对应的古诗词,配合着中国农村生活的场景图画以及用毛笔字书写的节气,满满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充盈其间。绘本向读者阐释了真正的文化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智慧,这也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传统文化绘本的原因所在。

  绘本的插图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图画展现了淳朴的乡村生活、物候的鲜活样态,辅以画轴呈现古诗,还设计了与读者互动的记录气温刻度表,以及充满趣味的飞行棋。最引入瞩目当是淳朴的乡村生活图,一幅幅美好的生活画面都与节气息息相关:立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新年通常是在立春前后,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挂红灯笼,孩子们放鞭炮,大人孩子共庆新春,画面红红火火,到处喜气洋洋,一派温馨祥和;清明节村里人结伴到亲人墓地祭扫,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举行简单的仪式,表示对祖先的怀念,画面充满温情,这就是家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秋分节气中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水果、尝月饼,聊天、赏月,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团结、互助、敬老、爱幼、明德、崇礼,这些感人的画面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淳朴而又极具美德的乡风、家风、民风,这些都需老师引领学生深刻体会。

  绘本的文字诠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是属于传统文化绘本中的具有科普性质的绘本,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及具体的划分,介绍了季节、节气和候的关系,详细讲述了物候变化以及相对应的习俗。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思,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不及时,播种的作物就不能按时令正在生长,就结不出丰收的果实”。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十四节气歌科学有序、朗朗上口,能帮助学生迅速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真是诗意与科学的完美融合。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效果与思考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和民族价值观等通过牙牙一家真实、平凡、朴素的生活,润物无声地传达给学生。这一跨学科实践,拓展了绘本学习的领域和内容。

  (一)科学教师依托绘本开展科学教学实践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将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科学道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文字,让理性的科学更有温度,这温度蕴含在其富有艺术感的画面、色彩和生动的文本中。科学教师利用思维图示引导学生梳理绘本的脉络,以问题链驱动学习,使学生科学认知经验的建构始于其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如学习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寻找绘本中描述的自然现象,学生汇报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这些自然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出气候、植物、动物三类物候。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这些物候出现在不同节气里的原因,并找到两个物候之间的延续。通过科学指导,学生们对二十四节气对北方地区(二十四节气发源地)农事的指导意义达到了深刻理解。

  (二)劳动教师借助绘本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的春册第一页就展示了一个二十四节气大转盘的图片,图片中节气与季节、月份相对应,非常有创意。劳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对农事的指导作用以及南北方的习俗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做中学”“学中做”。为使学生制作出有创意的节气大转盘,老师开拓学生思路,用传统工艺制作中的泥工技法捏制代表节气的美食、植物、动物,将诗词、农谚一起融入制作的大转盘中。这种动态的学习实践促进了学生的文化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语文教师运用绘本及拓展资源进行创意表达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绘本中“立春”部分的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实践素材。随着牙牙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山东爷爷的乡村里。听,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看,家家户户都在张贴春联,仔细观察这些春联,有的被树枝挡住了一部分,有的被隐去了横批,有的因图画空间的局限缺少了下联,有的被张贴对联的小朋友挡住了个别文字。基于此,老师讲解了书写对联的格式和要求,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补充春联。同学们补充后的对联如下:

  一元复始开新春,万木逢春谱新天横批:万象更新
       寿比南山日日新,福如东海年年在横批:马到成功
       纳百川人合家兴,融盛世国泰民安横批:繁荣昌盛
       学习了立春三候,老师给学生们播放小乌龟冬眠苏醒的视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苏醒的小乌龟”的动态变化,融入联想与想象,完成创意写作。教师设计了创意写作评价表(见表1),用科学评价促进写作目标的达成。

30e35ad481b4b7ad25c536416432735.png

2c32b90f5a62d72fd04c218cd2fed63.png

  下面这段是学生的创意写作:

  伴随着春天的来临,气温逐步升高,小彩龟渐渐恢复了心跳。它慢慢地伸展着四肢,缓缓地睁开乌溜溜的小眼睛,艰难地翻了个身,一点一点地爬出洞穴。它从枯叶下伸出小脑袋,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表达力、思考力、创造力、合作力、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学校课程和活动设计实施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有益而大胆的教学创新。要使跨学科主题学习真正落地,需要各学科通力合作,还要选择适切的学习内容。跨学科学习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巧妙地融合,这就需要跨学科中的各科教师深度挖掘学习内容,深入研究教法与学法,还要充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品质,促其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培养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人文素养。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育发展要跟上时代,探索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牛有成.二十四节气告诉了我们什么[N].光明日报,2015-03-12.

  [2]陈晖.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J].中国教师,2016(8):29-33.

  [3]展瑞祥.儿童绘本与传统文化教育——以二十四节气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7(7):47-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