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2024-04-20 11:03:38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作为读写的过渡部分,读后续写需要学生连接阅读进行创意写作,要求续写的内容需与阅读文本在文体结构、情节思路和语言风格上保持一致。如何精准定位读写衔接处,找准续写的切入点,是英语读后续写方法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思路和技法上探讨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旨在分解读后续写步骤,重构写作框架,在不断地追问下使得构思变得有迹可循,为学生短文续写提供行之有效的脚手架。
[摘要]作为读写的过渡部分,读后续写需要学生连接阅读进行创意写作,要求续写的内容需与阅读文本在文体结构、情节思路和语言风格上保持一致。如何精准定位读写衔接处,找准续写的切入点,是英语读后续写方法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思路和技法上探讨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旨在分解读后续写步骤,重构写作框架,在不断地追问下使得构思变得有迹可循,为学生短文续写提供行之有效的脚手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方法
语言是人类用以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融入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读后续写是读和写的有机结合,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感与获知信息的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促思构文,实现读和写的真正链接。因而,读后续写属于创意写作范畴,要求学生在理解阅读文本、把握文本主题与线索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作者情感态度进行语言模仿和内容创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听说读写的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通过观察与对比、整理与归纳、分析与推断、批判与创新四个步骤推进学习,经过“量”的积累,达到思维品质的形成,进而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什么:读后续写题型的解读
读后续写的考纲内容,在高考试卷中占据25分值,是考生根据一段350词左右的英语材料内容及段落开头进行短文续写的题型,体裁为记叙文,要求逻辑衔接顺畅、情节完整、结构完整。作为新高考题型,英语读后续写归属于创意写作范畴,是阅读故事性短文、依据故事情节进行续写的创意过程。由此考查了考生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符合写作的基本要求,即符合学科课程育人和主流价值观念;二是理解语篇叙述故事的细节和情节脉络;三是抓住故事续写的主题、人物和情节三要素,以角色转变为切入点探索故事续写;四是合理、精确地使用英语词汇、语言进行续写;五是续写的构思是建立在把握语篇文本的逻辑上,一脉相承又创新突破,如设计冲突行为或欲望达成等情境要点、结尾升华主题。
而面对学生读后续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续写情节脱离原文、衔接处不合理或融洽度不高、情节设置脱离现实情况、强行主题升华等,归根到底是学生误读主题、构思混乱和语言使用不准确等造成的,需要开设专题进行内容讲解和方法的指导。大体来说,读后续写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构思和语言。因此,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要明白为什么教,学生要明白如何读,阅读顺序、阅读要素、圈划关键的方法是什么。当学生在内容与方法上有了量的准备,才能在此基础上步入如何写的环节。学生在做中学,思考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二、为什么: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向
(一)语言能力的塑造
语言能力是依存于社会情境的言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与语言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语感和语言意识。读写属于听、说、读、写四大模块中信息获取和构思、语言运用和词语检验的过程。阅读输入促成写作输出,写作输出驱动阅读输入,这个过程使得英语读写教学更具有连贯性。学生读后续写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话作者,利用写作传递意义和表达自我,帮助学生把握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思维品质的提升
续写构思需迁移应用读和写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梳理、归纳、总结阅读文本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续写过程就是学生调用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体现,从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故事的完整度问题。例如,教师利用沉浸式教学法,引领学生分析、解释、评估和推论阅读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三)学习能力的强化
续写的构思需要调动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和方法策略,具体来讲是指学生为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整体布局、起草和细节修改等方法,不断完善文本,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强化。
三、怎么办:读后续写的技法切入
读后续写是读通阅读文本的延续方式,如何抓住细节切入读写链接处,技法指导很关键。完成读写的构思,一般要经过“阅读审题——发散构思——内容充实——润色成文”四个技法,具体过程如下:(一)阅读审题——“5W+1H”技法
“5W+1H”分别是指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的起因(what)和经过(why)及如何写(how),为读后续写故事的情节构思提供了方法论。因此,在读后写作时抓住的线索有三,即时间线、情节线、感情线。其中,把握阅读文本大意和主旨意图是记叙文的灵魂。通过分析阅读文本的情境模式,为续写发展铺垫合理的情境模式,排除不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避免与阅读主旨及情境模式之间发生冲突。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解构文本,分析用词特点与行为风格,以便更好地回应原文信息,以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译林版27读后续写为例。
【第一步】分析阅读情境模式
短文节选:“My sister has gone to be with God.Daddy says that Mommy is going to see God very soon too,so I think she can take the doll with her to give it to my sister.”My heart nearly stopped.The little boy looked up at me and said,“I told my dad to ask Mommy not to go yet.I need her to wait until I come back from the mall.”Then he showed me a very nice photo of him.He said,“I want Mommy to take my picture with her so that my sister won't forget me.I love my mommy and I wish she won't leave me.But dad says she has to go to see my little sister.”
1.文章大意:通读短文,准确理解大意,即听说妈妈将要去看已经去世的妹妹,小男孩想让妈妈给妹妹带去她最喜欢的玩偶;可是由于带的钱不够,小男孩买不到玩偶,又不想离开。
2.主旨意图: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亲情的纯粹,讲述了亲人之间朴素又温暖的故事。
3.情境模式的“六要素”(见表1)。
(二)发散构思——“整体构思+局部造势”
构思续写故事情节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顺意升华法和情节冲突法。
【第二步】整体构思
分析给定阅读材料和续写段首句,并思考续写段首句的逻辑关系,确定故事的发展脉络,设计几个问题,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角色转变、情节冲突的合理想象,通过巧妙地续写结尾,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案例:2020新高考全国卷I读后续写的给定材料可以概要为:In the economic recession,people still keep their goodwill and help each other.Mrs.Meredith has always been helpful.She is full of love.Her body practice planted
the seeds of love and kindness in her three children's hearts.
Although the article doesn't go into detail,it's clear that i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hildren,so when she told them about Bernard's family,the three children,John,Harry and Clara,were eager to help him,and John did come up with a great idea—to turn the family corn into popcorn and have Bernard
sell it in the community.
根据给定的阅读材料与续写的段落首句,首先,分析段落首句,设计几个问题:(1)Mrs.Meredith说了些什么?孩子们说了什么?他们各自又是怎么做的?(2)Bernard的新生意是什么?结果如何?双方家庭的做法和感受如何?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其次,设计结尾情节,升华价值取向。根据上文“约翰想到一个好主意,即用约翰叔叔送的玉米做爆米花,让Bernard去卖”,可以为续写第一段设计以下情节:Mrs.Meredith赞同孩子们的爆米花计划,并和他们一块想办法做爆米花,他们把这个计划告诉Bernard和他的家人,Bernard和他的家人对此表示欢迎,爆米花计划得以实施。最后,再根据续写第一段设想的段尾设计续写第二段的情节,即Bernard开始他新的生意。Bernard在小区卖爆米花,人们对Bernard表示同情,Bernard感受到关爱。故事的启示可以落脚在“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奇迹”或“爱能使世界更美好”上。这种结尾会引发学生对“逆境中人们是否需要互相帮助,是否需要彼此的关爱”的思考,且“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价值取向也得到了拔高。
【第三步】局部造势
故事中的高潮是指故事达到最扣人心弦的部分。平铺直叙的故事叙述往往让人打不起精神,心生倦意;而频扔“包袱”、悬念迭出的故事安排,则让人紧追不舍,感到意蕴无穷。由此可见,“一波三折”式故事情节安排的重要性。
方法一:增加外部冲突
增加外部冲突分为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事情刻不容缓导致的角色紧急、意外情节发生营造的困难境地等。例如,学生可以合理增加迷路、天色渐黑、体力不支、心理恐慌四个障碍,冲突带来紧迫感,将故事情节展开。
方法二:放大内心冲突
放大人物的内心冲突,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引领读者走进故事情节,并融入其中,制造冲突有助于故事情节的波澜起伏。例如,学生可适当增加白描,通过对阴森恐怖的夜色环境中心情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内心冲突。
方法三:增加环境描写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使用环境描写适当增加故事结局的不确定性,以此烘托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例如,故事人物遇到困难时,学生可适当增加笔墨进行环境描写,通过强化描写环境增强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
(三)内容充实——添加细节笔墨
一方面,内容的丰富性是读后续写的评价要素之一,要求续写部分的详尽、情境细节描述的生动等方面,而内容空洞、单调,缺乏细节描写,则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和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借助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加以细化,提升续写故事的画面感。因此,描写细节时要将动作放慢,将环境、心理、场景等方面放大,多使用具体化词汇,以及学生要依托续写故事的主线,突显出人物的情感或性格。
【第四步】细化情感活动
在续写中,对人物情感的描写不仅能使人物的形象生动鲜活,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人的情感可以分很多种(见表2),如喜悦、满意、失望、悲伤、憎恨等。如:
(1)I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添加情感)
--Disappointedly,I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
添加表达情感的细节内容之后读者可以了解事实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作者失望无奈的心情。
(2)Wang Peng sat in his empty restaurant.(添加情感心理活动)
--Feeling frustrated,Wang Peng sat in his empty
restaurant.
添加了情感心理活动之后,王鹏面对空荡饭店时的心情跃然纸上。
另一方面,有逻辑地表达故事的续写框架,从续写手法上,可按照时间顺序、插叙或倒序方式;从续写语言上,对已发生事件的“动作串”,应使用过去时态组织“动作链”,如同一主语做了两个不同的动作,要求动作时态要一致。
四、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是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测试工具,教师应立足于学科本质和学生的发展规律,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形成宏观与微观续写的能力,关注情节线和情感线“两线”与四处衔接,巧用点题、转折、细节、想法、情绪、结局等步骤,潜心构思,才能下笔如有神。
参考文献:
[1]姜发兵,鲁周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3(19):40-43.
[2]赵嘉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知识图景与趋势[J].亚太教育,2022(24):7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