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为例论文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为例论文

5

2024-04-18 14:54:5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2021级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共7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可显著提高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的认知度、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得到多数学生认可、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学生学习和专业思想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摘要: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2021级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共7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可显著提高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的认知度、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得到多数学生认可、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学生学习和专业思想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教学;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大班理论授课+分组小班实践”

  临床药学是一门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1]。临床药师肩负着让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重任,需要接受大量具体的临床实践训练。然而目前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的仍然是以“药”为中心的传统药学教育特点,同时围绕“药”开设的课程比重远远超出围绕“患者”开设的课程比重,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习需求脱节,也限制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2]。另外,相比医生职业,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较为陌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迷茫[3]。因此,现阶段针对低年级学生,需要在教育教学模式及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入探索,设置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需求的理论和实践课程[4]。“早期接触临床”(以下简称“早临床”)是让低年级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走进医院,通过多种形式接触临床常规工作,并使低年级学生能够较早地树立临床意识,促进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顺利对接,进而增强低年级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的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激发低年级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一门课程[5]。近几年,包括重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内的许多医学院校针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早临床”课程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针对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早临床”课程教学鲜有实践[6-12]。

  我校是国内第一批开设临床药学本科专业的医学院校之一,在临床药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我校第四临床学院自2020年起率先对“临床医学5+3”学生开设“早临床”课程,目前已覆盖多个专业。我校第四临床学院药学教研室依托学校和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教学经验,于2022年春季面向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探索性地开设了“早临床”课程,成为国内最早开设临床药学“早临床”课程的医学院校之一。“早临床”课程开设至今,教学成效显著。下面本文拟以我校第四临床学院为例,对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教学实践加以研究,以期为其他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校2021级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共7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一年级学生。同时,使用问卷星自行设计网络调查问卷,全部课程结束后采用匿名方式由学生自愿填写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78份,问卷回收率为98.7%。

  (二)教学方法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采用“大班理论授课+分组小班实践”的方式,包括1次理论课和3次实践课,共计16学时。79名学生共同完成1次理论课学习之后被分成19—20人的4个小班,再分别到医院完成3次实践课学习。理论课程内容为“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概述(4学时)”,教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授医院运行与管理、药学部组织构架和功能定位、药学服务内容、临床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的途径与方法等。各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等思政内容。第一次实践课为“医院走访参观(1学时)+药学部各部门走访参观(1学时)+调剂部门实践(2学时)”,采用走访参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门诊患者就医流程及药学部各部门功能,包括门诊科室、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以及药学部的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品库房、口服分包药房等部门;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分组扮演患者、医生、药师,根据剧本分别演练传统门诊取药流程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下的门诊取药流程,演练结束后让学生分享各个取药流程的体验感,讨论药师在整个流程中的作用及处方前置审核的重要性。第二次实践课为“药学监护实践(4学时)”,首先运用走访参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住院病房的构成,并在病房示教室演示对标准化病人的药学问诊、用药教育;然后在药学部示教室采用基于临床案例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讲解药学问诊、用药评估、用药方案制定、用药监护、用药教育的方法及要点;最后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分组扮演患者、药师,并按照剧本演练上述药学服务内容。第三次实践课为“处方审核与点评实践(2学时)+药品不良反应识别与监测实践(2学时)”,处方审核与点评实践主要运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通过在课前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课中分组演练与讨论,让学生了解处方审核技能与处方点评方法;药品不良反应识别与监测实践主要运用CBL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临床药师在处置药品不良反应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再通过分组演练与讨论,让学生了解药品不良反应识别、处置及上报的基本流程。

  (三)考评方法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教学考核主要采取过程性考评方式。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考勤占比30%,课堂表现占比30%,课后作业占比40%。另外,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教学全部结束后,以匿名形式对学生进行“早临床”课程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早临床”课程开课前对临床药师职业了解情况、对“早临床”课程的总体评价、对“早临床”课程的满意度、对“早临床”课程教学团队及教学方式满意度、“早临床”课程对学习方面的影响、“早临床”课程对专业思想的影响共6大类19个项目。网络问卷发放一周后停止收集,下载数据并统计结果,数据资料以[n(%)]表示,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二、研究结果

  (一)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了解情况

  为调查学生在学习“早临床”课程前对临床药师职业的了解程度,设置了“非常了解、了解、不了解、非常不了解”四个选项供学生选择。结果显示,仅有29.5%的学生表示学习“早临床”课程前对临床药师职业非常了解和了解,剩余70.5%的学生表示接触“早临床”课程前对临床药师职业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如表1所示。

360截图20230321164425995.jpg

  (二)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对“早临床”课程的总体评价情况

  课程教学结束后调查学生对“早临床”课程的总体评价情况,有98.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早临床”课程,97.4%的学生表示愿意学习更多的“早临床”课程,93.6%的学生表示喜欢“早临床”课程的内容设置,98.7%的学生表示学习完“早临床”课程后有收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360截图20230324162740944.jpg

  (三)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对“早临床”课程的满意度

  如表3所示,超过90%的学生对“早临床”课程的理论授课和三次实践课均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其中对理论课非常满意的人数不足30%,而对三次实践课都非常满意的人数均超过了50%,这说明学生更喜欢实践课程。在三次实践课中,非常满意人数最多的课程是“医院走访参观+药学部各部门走访参观+调剂部门实践”。

360截图20230324162931037.jpg

  (四)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对“早临床”课程教学团队及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如表4所示,100.0%的学生对“早临床”课程的教师团队非常满意和满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走访参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得到了84.6%的学生的认可;其次是案例讲授教学法,得到了71.8%的学生的认可。

  (五)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

  笔者调查了“早临床”课程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如表5所示,92.3%的学生表示“早临床”课程非常明显和明显地激发了他们的理论学习兴趣,89.8%的学生表示“早临床”课程非常明显和明显地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90.0%以上的学生认为“早临床”课程非常明显和明显地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60截图20230404155758815.jpg

  (六)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影响

  笔者调查了“早临床”课程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影响,如表6所示,94.9%的学生认为“早临床”课程非常明显和明显地让他们对临床药学专业有了清晰的认识,98.7%的学生表示“早临床”课程非常明显和明显让他们初步了解了临床药师工作岗位,92.3%的学生表示“早临床”课程非常明显和明显让他们对成为一名临床药师充满期待。

  三、讨论

  (一)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可显著提高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的认知度

  我国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2006年开始,教育部才批准我校及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17所高等医药院校试办临床药学本科专业。随着药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截至2019年4月,我国开设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方向)的全日制高校已达52所[13]。但是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一年级至四年级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五年级开始到医院实习,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习需求脱节,限制了临床药师专业化能力的培养。作为新兴职业,目前临床药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医疗机构对临床药师的需求,这导致社会公众乃至低年级临床药学本科生对临床药师职业了解甚少[14]。表1结果显示,在接触“早临床”课程之前,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数不足30.0%。而通过开展“早临床”课程,让低年级学生认识和体验医院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和场景,可提高学生对临床药师职业的认知程度。表6结果显示,98.7%的学生表示通过“早临床”课程对临床药师工作岗位有了初步了解,与学习课程前对临床药师认知程度(29.5%)有显著差异(χ2=81.23,P<0.000 1)。

  (二)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得到多数学生认可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使临床药学毕业生成为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15]。“早临床”课程实践围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设置,能够充分体现临床药师价值的内容。虽然可供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是也要考虑到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知识,因此课程内容设置应符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药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基本要求。教学团队经过多次教学会议,形成了教学大纲,并通过多次集体备课完善了教学方案。最终“早临床”课程内容能够系统、全面地体现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工作的基本情况,教师通过理论教学可使学生对医院运行有宏观的认识、对临床药师工作相关内容有基本了解,同时通过示教、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讲述,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可“早临床”课程,对其持肯定态度。表3调查结果显示,相比理论课,学生对实践课更为满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走访参观医院和药学部门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探索欲。表4结果也显示,学生最喜欢走访参观的教学方法。因此,临床药学“早临床”课程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为今后持续优化课程提供了方向。

  (三)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对学生学习和专业思想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早临床”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医院及药学部门的组织架构与运行管理,以及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临床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其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临床药学的应用性学科特点,突出临床药师职业发展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要求。通过开展“早临床”课程,学生对临床药师工作有了初步认识,提升了临床兴趣,增强了职业认同感、使命感,能及早针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积极合理的规划。表5调查结果显示,开展“早临床”课程,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从表6结果亦可看出,“早临床”课程可以稳定临床药学学生的专业思想。因此,“早临床”课程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对低年级临床药学学生学习和专业思想方面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我校第四临床学院对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开展“早临床”课程教学,是顺应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积极尝试。当然,要想达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课程建设的平台、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我校第四临床学院将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将临床药学“早临床”课程打造成学生满意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王来友,袁芳.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临床药学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18,34(4):31-36.

  [2]吴佳莹,洪东升,卢晓阳,等.从临床药师职业胜任力反思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J].药学教育,2022,38(4):26-28.

  [3]杨长青,陈西敬,朱君荣,等.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18,34(6):27-30.

  [4]王声,王敏,余细勇.新时代背景下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建设模式创新探索[J].药学教育,2021,37(3):32-35.

  [5]李翠兰,汤曦,邓依凡,等.在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实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84-85.

  [6]邹海蓉,王惠,钟毓,等.“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中超声医学教学实践与反思[J].西部素质教育,2022,8(8):147-150.

  [7]林美燕,李倬倩,涂师平.低年级医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8):82-84.

  [8]杨晴,胡晓艳,张茂琳,等.关于临床医学生开展“早临床”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89-90.

  [9]吴东媛,张均盛,金瑶,等.临床药学专业标准化毕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6):2053-2055.

  [10]李成林,鲁茜,汪建云,等.医学院校临床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6):47-49.

  [11]余瑜,杨竹,李兵,等.重庆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2):203-206,235.

  [12]江宇,刘刚.早临床教学模式在社区医院实践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4):96-97.

  [13]彭丽华,范骁辉,张翔南,等.国内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J].药学教育,2021,37(2):6.

  [14]王静林,胡琪,曾芳,等.湖北省494家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发展及临床药师培训现状调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24):2582-2585.

  [15]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EB/OL].(2018-03-15)[2023-11-13].http://jzw.cpu.edu.cn/1046/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