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

2024-04-18 14:25:2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随着“双减 ”政策的落地 , 控制作业数量 、创新作业形式 、发挥作业育人功能逐渐成 为新课标改革的重点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时 , 教师应研读教材 , 放眼课外
摘要 : 随着“双减 ”政策的落地 , 控制作业数量 、创新作业形式 、发挥作业育人功能逐渐成 为新课标改革的重点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时 , 教师应研读教材 , 放眼课外 , 为学生量身定 制作业 , 实现控量减负 、创新增效的目的 , 让学生快乐学习 。文章结合教学经验 , 立足“双 减”政策 , 分析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 , 重点探寻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方法 : 控量减负 , 确 保学生身心健康 ; 创新增效 , 提升学生作业质量; 立足学生本体 , 实行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 : “双 减 ”政策 初中地理 作业
在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 , 教师 应当将如何达成减负增效的 “双减”目标作为 一 项重 要课题 , 积极加强研究 、探讨与实践 , 深入领会 “双 减”政策 , 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 使学生通过 轻松 、高效的地理学习 , 实现地理素养的提升 。
一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
当前的初中地理作业题型单一 。学生往往需要 面对大量的选择题 、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传统题 型 , 这些题目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记忆能 力 。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无法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理 解能力 、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 。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 学生通过阅读 课本 、完成课后习题 、整理笔记等方式 , 对地理知 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这种以课本为主的作业设计方 式虽然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能 帮 助 学 生 巩 固 课 堂 所 学 知 识 ,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过于依赖课本可 能导致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 , 限制学生 的思 维 发 展 , 使 他 们 难 以 形 成 系 统 的 知 识 体 系 。 二是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 。 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 可能会 导致他们对地理学科产生抵触情绪 , 从而影响学习 效果 。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 , 一些教师和家长过分强调应试 , 导致作业设计过于注重考试成绩 , 从而忽视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 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的丧失 。过分强调应试使得部分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变得单一 和刻板 。过分强调应试的地理作业设计还可能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学科不仅仅是关于地球表面的知识 , 还包括自然 、社会 、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 只关注考试成绩 , 而忽视了这些方面的学习 , 容易导致学 生 缺 乏 开 阔 的 视 野 和 丰 富 的 知 识体系 。
二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
1. 控量减负 , 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 往往 需 要 学 习 多 种 科 目 ,完成各种课后作业 。若学生作业压力过大 , 那作业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一是 , 地理教师应严格把控每日课后作 业 的 时 长 及 作 业 量 。 参 照 “双 减 ”政 策 要求 , 初中生 书 面 作 业 完 成 时 间 不 得 超 过 90分 钟 ,那么地理 课 后 作 业 时 长 应 控 制 在 15分 钟 。 二 是 ,作业内容选择时 , 地理教师最好做到讲练 一 致 , 不得设计超纲的题目 , 题目数量也不宜过多 。通过地理作业的完成 , 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 并提高其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应对地理教材重难点进行深入研究 , 明 确 地 理 作 业 目 的 , 巩 固 与 强 化 基 础 知 识 , 进而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
2. 创新增效 , 提升学生作业质量
一是设计创造性作业 。从传统作业转变为创造 性作业 , 这是目前作业改革与创新的趋势 。创造性 作业以享受创造为核心 ,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与享受 作业完成的过程 , 调动其内驱力 。 同时 , 作业设计 为学生提供创 造 作 品 的 机 会 , 这 是 作 业 设 计 的 关 键 。 以组织开展 “野外生存寻找水源 ”的社团活动为 例 。教师应 要 求 学 生 了 解 水 的 重 要 性 , 掌 握 听 、 嗅 、观察三种水源寻找的方法 , 并把这些方法运用 于实际情况中 , 对比分析出三种方法的可行性 。教 师还应当鼓 励 学 生 进 行 水 分 DIY 的 活 动 , 学 会 自 制水 ; 也可要求学生观看《寻味新疆》纪录片 , 挑选 自己所喜爱的一道菜尝试下厨制作 , 并拍摄食物同 地理环境相关的解说视频 。这些创造性作业使学生 十分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 , 也激发了其创造意识 。
二是设计自主性作业 。 学生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习 方式和 进 度 , 完 成 学 习 任 务 的 一 种 教 学 方 式 。 这 一作业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 效 果 。 对 此 , 初中地理教师可设计 一 些自主性 作 业 。 例 如 , 在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课后 , 教 师精心设计了 “套餐型 ”自主性作业 , 分为 “必选套 餐 ”“自选套餐 ”。其中 , “必 选 套 餐 ”则 是 一 些 基 础 性作业 , 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 , 如口述黄土高原地 理特征的形成原因 等 。 “自 选 套 餐 ”则 是 一 些 延 伸 、 拓展作业 , 教师可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 。有学生根 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完成其中 一 项 , 如 “提出黄土 高原地区环境改善的方法”“绘制一 张黄土高原的地 形图 ”等 。另外 , 地理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自 己 设计作业 , 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三是 设 计 跨 学 科 作 业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方 案(2022年版) 》中 增 加 了 跨 学 科 主 题 学 习 的 内 容 , 要求地理教学 中 应 按 照 至 少 10%的 课 时 进 行 跨 学 科主题学习 。在 地 理 作 业 中 巧 妙 地 融 入 跨 学 科 内 容 , 这是优秀作业的典型特征之一 。例如 , 地理同 人文艺术类学科进行融合 , 组织开展 “爱我中华 ”手绘主题地理活动 , 要求学生在我国行政区划图的地 图上绘制主题地图 ,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绘制出著名 景观 、特色美食 、历史名人 、代表诗词等 , 把地理 同美术 、文学 、历史等学科进行融合 ; 地理同科学 工程类学科融合 , 组织 开 展 “水 能 影 响 因 素 实 验 探 究 ”活动 , 指导学生使用塑料积木玩具制作小水车 , 再通过变量控制的方式观察不同水量 、不同落差情 况下水车的流速 , 以此来分析出水能影响因素 。通 过这些跨学科融合作业 , 学生在多维度学习任务的 驱动下 , 可实现多元智能发展 。
四是设计实践性作业 。初中地理教师应结合教 材内容 , 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 例如 , 在 教 学 “我 的 家园 —地球 ”这 一 专 题 时 , 让 学 生 选 用 乒 乓 球 、 黏土 、橡皮泥 、铁丝和纸片等材料制作地球仪 , 可 以让学生了解地球仪 的 形 状 和 构 造 。 在 教 学 “野 外 判地形 ”这 一 专题时 , 则让学生采用泡沫板 、纸 板 等材料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 同时 , 教师采用小竞 赛的形式 ,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 , 丰富 学生想象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又如 , 在 “水资源 ”内容学习后 , 教师提出了几 项任务 , 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 。第 一 小 组 的 任 务 : 网络查询本市人口数量 、上月降水量等 , 并了解自 己家庭上月的用水情况 , 计算出个人用水量的平均 值 , 再乘 以 本 市 人 口 , 从 而 计 算 出 本 市 整 月 用 水 量 , 并同 上 月 本 市 降 水 量 进 行 对 比 。 第 二 小 组 任 务 : 对本市水资源污染情况 、污染源进行调查 , 并 观察分析其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最后 , 结合教材内 容 , 教师提出这 一 问题 : “若本市持续干旱了 3个 月 , 那么我们会面临哪些影响? 若本市水污染越来 越严重 , 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学生拥有了实 践经验 ,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便更加深入 , 从而逐渐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立足学生本体 , 实行多元化评价
随着 “双减 ”政策的落地 , 教育渐渐回归到了本 质 。不管是教学理念 、方式 、作业形式 , 还是学生 的发展 , 全面化 、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基于此 , 初中地理教师关于作业的评价也应该多元化 。例如 , 实践活动中地理教师不只是要评价实践过程及结果 , 还应综合性评价学生的其他表现 。另外 , 除了教师进行评价外 , 还可鼓励学生进行互评 , 也可联合家 长 , 开展教师 、家长 、学生三方综合评价 。
在作业活动中 , 评价必不可少 , 这不仅可反馈 学生学习成果 , 而且还能够检测教师的教学成 果 。 评价必 须 全 面 、 多 方 位 , 对 学 生 优 势 进 行 深 入 挖 掘 , 用心鼓励与帮助学生 ,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三 、结语
在 “双减 ”政策的引导下 ,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时代特色更加明显 , 教师应革新自身教学理念 , 精心设计作业 , 不只是要 “新 ”, 更应该走 “心 ”。不仅要降低作业量 , 而且还应保障作业的质量 , 基于学生个性特征 , 设计多样化作业 , 积极迎合新课标改革思想 。 同时 , 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教学 , 对作业设计思路进行优化调整 , 进 一 步丰富作业设计策 略 ,促使作业更加高效与科学 , 将学生从机械性 、重复性的 “作业堆 ”中解放出来 ,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 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地理 。
参考文献
[1] 王雨静 .“双减 ”背景下初中地理实践作业设计探究[J] . 基础教育论坛 , 2023(6) : 89- 90.
[2] 张 一琼 , 魏伟 , 张珊 .“双减 ”政策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拓展型作业设计[J] . 地理教育 , 2023(S2) : 16- 17.
[3] 王利娟 .“双减 ”背景下初中地理特色作业设计探究[J] . 中学教学参考 , 2022(31) : 71- 74.
[4] 何军科 .“双减 ”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评价 研 究 —以 世 界 地 理 “陆 地 和 海 洋 ”单 元 为 例[J] . 新 课 程 , 2022(34) :32- 34.
[5] 李屏 .“双减 ”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探析 —以 “中国的水资源 ”为例[J] . 新课程评论 , 2022(5) : 72- 80.
[6] 冯艳辉 .“双减 ”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2(2) : 64- 65.
[7] 黄保勇 . 创新作业设计 培育人文情怀 —初中地理假期特色作业设计探究[J]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1(36) : 55- 56.
[8] 徐军 . 作业布置中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1(19)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