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论文

2024-04-18 14:11:3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文章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首先调查分析了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现状,然后阐述了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文章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首先调查分析了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现状,然后阐述了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实践平台
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革新,其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与效率优势,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创新[1]。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与服务水平,并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
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数字化人才[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2021年)》指出,我国现阶段对于传统行业技术、业务流程与发展需求有充分了解,但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具有融合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更是稀缺。数据表明,到2020年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将会达到1 100万,而且伴随全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还会产生更多的数字化人才需求,因此数字化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不断扩大[4]。与此同时,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社交新零售等行业的崛起,促使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而数字化相关能力,如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升营销效果、数字商务运营管理工具的运用、智能化管理客户关系与商务流程等,也成为企业对人才职业技能的重要需求之一[5]。因此提升商科人才数字化能力是顺应市场的必然要求。
然而当前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培养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程设置中缺乏计算机相关课程,营销类课程缺乏全球数字营销和大数据营销等相关内容,跨境电商课程也缺乏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在师资结构方面,具备商务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营销专业背景的教师相当匮乏。在实验实训方面,也缺少相应的实践训练。因此,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转向数字化,提高学生的数字化能力,以适应职场的新需求。
一、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基本信息和正式问题。基本信息部分内容如下:性别、年级和高中主修课程。正式问题部分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的了解程度、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与数字化技能培养的结合程度、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的使用情况、学校对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正式问题部分由17个小问题构成。此外,本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进行打分,分值从-2到2,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对象为宁德师范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各年级学生和专升本班学生,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107份问卷,剔除不合格样本7个,有效样本为100个,有效率为93.45%。从性别方面来看,男生有40人,占比40%,女生有60人,占比60%;从年级方面来看,大一有10人,占比10%,大二有25人,占比25%,大三有25人,占比25%,大四有25人,占比25%,专升本有15人,占比15%;从高中主修课程方面来看,文科类学生有65人,占比65%,理工类学生有35人,占比35%。
(三)问卷信效度分析
首先,为了确保调查问卷设计的可信度,利用克朗巴哈系数对本次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经过检验得出,克朗巴哈系数为0.865,大于0.7,这说明调查问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因此,本次的问卷调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结果真实有效[6]。
其次,为保证调查问卷题项设计的合理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本次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如表1所示,KMO=0.821,大于0.7,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显著(Sig.<0.001),满足进行因子分析的先决条件。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抽取出4个影响因子,对模型的解释能力为61.128%。同时,各个测量题项的因子负荷量都在0.5以上,且各个题项的因子都落到对应的因子中,因此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如表2所示。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的了解程度分析。如图1所示,就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了解程度而言,有3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和“符合”,有4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分别有15%和6%的学生选择了“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十分了解,对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方向也较为模糊。
在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的了解程度方面,59%的学生关注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革,但大多数学生(56%)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对国际商务类岗位的用人标准尚不了解。此外,学生对于数字化人才定义的认识尚不深入。
2.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与数字化技能培养的结合情况分析。当前,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跨境电商及办公自动化两门课程,并未有其他与数字化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但在经济学、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等课程中,任课教师会进一步普及数字经济、数字营销、数字贸易等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从学校安排的课程中学到数字经济、全球数字营销、跨境电商等相关知识,如图2所示。但就数字化技能培养而言,现有课程还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计算机基础、商务大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数字化技能培养的需求,如图3所示。
3.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的使用情况分析。从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的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能够经常使用多媒体,并分享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表3所示。同时,他们希望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智慧教室、慕课教学等,以贴近现实需要并与时俱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4.学校对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支持情况分析。从学校对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来看,超过一半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丰富的电子资源、能够提供免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学校能够定期邀请企业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专业的相关就业信息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如表4所示。然而,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在提供就业信息方面仍有欠缺。此外,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为国际商务专业提供的校外实习基地与现实状况不符,目前尚未能满足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对口的校外实习需求。
二、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未将数字化人才培养纳入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精通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法规与惯例,能够掌握英语、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经济管理分析工具,能在外向型企业、跨国公司及涉外经济贸易部门等从事国际商务实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7]。尽管该专业目前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但尚未明确将数字化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较为陈旧落后
现有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并未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整体课程体系相对陈旧和落后,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传统管理类专业课程,缺乏计算机基础课程、商务数据分析等数据理论知识类课程,以及数据操作类、数据分析类、数据处理工具类课程。在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企业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和决策基础,因此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更加注重学生数字化技能的培养。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单一
随着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如VR竞答小程序、虚拟平台、智慧教室、一体化实训室、微课等一一涌现。数字化资源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然而当前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借助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资源及手段相对单一。对于智慧教室、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的使用较为有限,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四)缺乏数字化实践平台
数字化人才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然而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尚未建立本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和实训资源严重匮乏。同时,与企业在国际商务方面的合作较少,尚未有国际商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因此,本科生无法直接参与企业中的国际商务相关活动,缺乏将所学数字化技能应用的实践机会。数字化实践平台的缺失,将直接影响本科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换言之,数字化实践平台的缺失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数字化人才十分不利[9]。
三、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
(一)明确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数字化的推进,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及时更新与改进。目前,企业对数字化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如数字商务运营管理工具的运用、客户关系和商务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及商务数据的采集、清洗和分析等。因此,高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也要有基本的商务运营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这样才能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对此,高校应利用社会调研及与企业的双向信息沟通,获取市场中最新的数字化人才需求信息,从而依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0]。
(二)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
数字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的数字化课程体系来支撑。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商务理论模块、商务应用模块和数字技术模块。商务理论模块应开设数字经济概论、全球数字营销等课程,旨在普及数字化理论知识。商务应用模块应开设商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等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商务业务洞察能力和数据诊断分析能力。数字技术模块则可以开设计算机基础、编程基础、网页设计等课程。此外,在现有课程中融入数字化相关知识,如将用户行为分析、网站设计和开发、数字营销等知识融入跨境电商课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三)加强教师数字化技能培训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对于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国际商务专业缺乏具备数字化专业知识的教师团队,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数字化技能的培训。针对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特长,提供不同方向的数字化技能培训。例如,数字化理论型教师应该加强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而数字化实践型教师则应该加强商务大数据运营和商务数据挖掘分析等方面的学习。此外,可以与企业共同建课,聘请国际商务数字化领域的优秀人才到校执教,与校内教师共同完成数字化课程的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搭建数字化实践平台
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而建立国际商务数字化实验室可以帮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商业环境中体验跨境贸易、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市场营销等商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跨境贸易、市场营销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商务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同时,实验室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营销、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发展。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获得校外实践机会,以达到数字化实践的效果。
四、结语
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11]。然而当前人才培养中的“数字化”元素还较为匮乏。例如,未将数字化人才培养明确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仅有少数零散的数字化课程。同时,缺乏具备数字化专业知识的教师团队,教师的数字化技能仍有待提升,教学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也较为单一。此外,尚未建立国际商务专业实验室,数字化人才培养实践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学校应从明确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数字化技能及搭建数字化实践平台等方面持续优化国际商务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煜波,马晔风.数字人才: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J].清华管理评论,2018(增刊1):30-40.
[2]45.5万亿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J].中国环境监察,2022(7):6.
[3]陈煜波,马晔风.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急需人才支撑[N].社会科学报,2018-03-22(2).
[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经济研究所.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EB/OL].(2020-07-28)[2023-11-10].https://zhuanlan.zhihu.com/p/164947007.
[5]倪莹莹.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南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瓶颈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1(8):79-81.
[6]何阿毜.福建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6):88-95.
[7]李杰中.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8-20,28.
[8]刘美玲.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优化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
[9]张妮娜,丁梓棋,陈思妮,等.新商科视域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湖南省8所高校的调查[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2,35(12):50-55.
[10]苑嘉航,李桢,胡晓键.数字经济时代下高校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J].信息与管理研究,2021,6(1):91-98.
[11]肖真,刘雅昫,李婉琦.“新商科”背景下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10):103-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