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质效提升路径论文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质效提升路径论文

13

2024-04-17 10:08:58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文章首先调查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现状,然后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质效提升路径。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文章首先调查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现状,然后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质效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思想政治教育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塑造正确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提升谈心谈话质效,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可信度、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1]。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提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群体特征也在发生巨大改变,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谈心谈话工作正面临严峻挑战,已成为高校探讨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编制《高校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现状调查(学生视角)》问卷表,主要针对山西能源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学生开展调查,了解学生视角下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现状、谈话效果及相关建议等。希望通过问卷调查倾听学生的声音,挖掘目前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系统可行的谈心谈话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image.png

  一、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现状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以我校学生为主,同时有其他院校部分学生,回收真实有效问卷共计287份,以此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进行整理研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image.png

  (一)谈心谈话基本情况及分析

  1.谈话频率和场所。由调查统计可知,在过去一学年辅导员开展1—2次谈心谈话所占的比例最高,但也有小部分辅导员并未开展谈话。谈话地点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办公室,占到80%以上,在专用谈心谈话室、学生寝室或开放场所谈心谈话的比例很低。由此可见,辅导员针对大部分学生开展了常规谈心谈话工作,但未实现100%全覆盖,且谈话场所集中在办公室。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image.png


  2.谈心谈话缘由和谈话方式。由调查结果可知,谈心谈话缘由比例最高的是在学业、心理、日常行为习惯等出现问题时,达到了48%,部分学生不会选择主动找辅导员谈话,几乎都是被动。由此可见,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绝大部分是为解决学生具体问题,且主要由辅导员发起,学生缺乏主动沟通交流意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一面隐形“墙”。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image.png

  在辅导员谈话方式调查中发现:78.8%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经验丰富,能精准点出问题;15.3%的学生认为辅导员谈话倾向于说教批评,单向输出,缺乏倾听和引导;个别学生认为辅导员谈话太泛,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image.png

  (二)谈心谈话学生态度和效果

  如表5所示,85.0%的学生对于辅导员谈心谈话持正向积极的态度,认为是有利的,一小部学生存在紧张害怕心理,只有个别学生持抵触心理。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仍希望辅导员能够与其谈心谈话,帮助自己实现成长与进步。

image.png

  如表6所示,由学生对谈话效果反馈结果可知,81.6%的学生认为谈心谈话工作非常有效或有一定作用,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没作用或反作用。由此可见,辅导员谈心谈话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大部分是正面积极的。

image.png

  (三)谈心谈话工作学生建议

  1.谈话时长和场所。如表7所示,学生认为效果最好的谈话时长集中在30分钟左右和45分钟左右,且过长的谈话时间会使谈话效果降低;对于谈话场所的选择,与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在专用谈心谈话室、操场或开放场所的学生比例明显升高,可见学生更注重谈话的隐私性,同时认为开放场所可使谈话更加自由。

image.png


  2.谈心谈话内容需求方面。如表8所示,在谈心谈话内容需求上,学生诉求前五分别是:理想信念指导、价值选择指导、入党团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指导、人际交往指导。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应在理想信念、价值塑造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大学生很多具象方面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思想层面的漏洞,对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是谈心谈话最理想的效果。

image.png

  3.谈心谈话改进方面。如表9所示,59.9%的学生希望辅导员在谈话过程中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44.3%的学生希望辅导员改进谈话方式,变得更专业科学;很多学生希望辅导员设置更多时间专门开展谈话,并在谈话前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

image.png

  二、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谈心谈话存在“盲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谈心谈话工作未能做到百分百全覆盖,而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盲点”“盲区”,即谈话对象主要集中于学生干部和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往往忽略了中间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不优秀,但也不制造问题,往往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盲区”[2]。

  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从谈心谈话双主体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辅导员方面。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工作内容“繁、细、碎”,凡是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去完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杂乱无章的工作大大分散了辅导员的精力,导致很多辅导员无暇顾及学生谈心谈话工作,使得谈话变成为解决问题而谈,并非真正深入学生内心,因此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大部分选择抓两头,而忽视了中间群体[3]。二是学生方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谈心谈话工作更多是被动“约谈”,学生缺乏主动谈话意识,尤其在当前网络信息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学生更愿意沉迷于网络世界,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在现实中进行交流。同时,大部分中间学生群体由于与辅导员接触少,关系不亲近,存在紧张恐惧心理,从不主动找辅导员进行谈心,这也使得辅导员无法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造成工作缺位。

  (二)谈心谈话模式单一

  在谈心谈话中,谈话场所、内容、方式等存在单一性,同质化现象普遍。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很多谈心谈话场所就选在辅导员办公室,大部分辅导员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进行谈话,使得谈心谈话成为例行公事,再加上辅导员办公室人员密集,缺乏隐私性,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不愿表露自己内心真实想法,谈话效果欠佳。而谈话内容方面也存在单一性,很多谈话发生在学生学业、心理、日常行为习惯出现问题时,存在滞后性,谈话主要是为了“灭火”,而不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调查还发现很多学生希望辅导员在理想信念、价值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方面给予引导。因此谈心谈话在解决现实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内容是进行思想引领,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另外,谈心谈话方式单一,目前很多谈话倾向于说服式教育,辅导员急于给出解决方案,不断进行单向思想“灌输”,师生双方并未处在平等地位下进行交流,辅导员主体地位突出,造成了学生深层次问题并未被发现的现象。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方面,辅导员日常事务繁忙,专门用于谈心谈话的时间极其有限,且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很多谈心谈话流于表面;另一方面,辅导员谈心谈话缺乏专业技巧,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并非思政、管理等背景出身,工作后立即投入日常事务处理,并未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及培训,更做不到归纳总结相关技巧,这就导致其在谈心谈话中由于相关理论技巧欠缺、专业度不够,无法深入学生内心。

  (三)谈心谈话泛而漫谈

  谈心谈话中泛泛而谈的现象并不少见。部分高校辅导员在谈话前并不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和情况,也没有明确本次谈话目的是什么,这导致辅导员在谈话中未能把握重点,广而漫谈,无法直击要害,使谈心谈话达不到“对症下药”的目的[5]。因此,学生在谈话中感受不到辅导员对其的重视和关爱,辅导员通过此次谈话也并未真正了解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未有收获和成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辅导员思想上够不重视,仅将其当成一项任务,并未意识到谈心谈话工作其实很关键,可以提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开展疏通和引导,将问题提前解决在萌芽状态,规避学生产生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质效提升路径

  (一)构建关系联盟,提高话语可接受性

  谈心谈话工作从建立良好的关系开始。人本主义流派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谈心谈话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话语只有被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其背后传递的思想观念才能被采纳[6]。建构沟通双主体间平等关系,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话语有效接受度的前提。传统的思想教育以教育者为中心,教育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导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谈心谈话效果甚微,失去了平等交流的意义。因此构建平等关系,用“心”助“心”,是谈心谈话的第一步。

  面对’00后大学生,辅导员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相信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谈心谈话中,辅导员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学会倾听。只有辅导员给予来访学生充分的理解、尊重及爱时,来访学生才能和辅导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才能对辅导员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慢慢打开自己,挖掘自己深层次的问题,并做出自我调试。因此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辅导员话语的可接受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了解、深度探索,使其利用自身的资源与潜能,达到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二)明确谈话目的,提升教育针对性

  谈心谈话工作必须围绕一定的中心或目的,直击学生兴奋点或痛点,这样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很多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泛泛而谈,随意性强,或是思想状态,或是学习,或是学业/职业规划,或是生活,或是心理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猎,但所谈内容都不深入,导致谈心谈话效果并不显著。

  在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前,辅导员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本次谈话要解决哪些实质性问题,收集学生近况,准确研判出问题本质、谈话应围绕的关键点,这样提前厘清谈话思路,并运用相关技巧,层层抽丝剥茧,谈话才不会偏离中心[7]。这就要求辅导员有丰富的思政教育知识和沟通应变能力。

  通过调查和文献收集可以发现,大部分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是为了解决发生的问题,而这只是工作的一个目的,谈心谈话的目的其实是多方面的,最重要是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等。因此辅导员要主动运用这一工作方法,把握学生的不同特点,以便顺利针对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资源与潜力,辅导员能做的就是适时引导,持续关注。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谈心谈话可以围绕不同目的,如针对大一学生,要围绕“适应与转型”;针对大二学生,可以围绕“成长与规划”;针对大三学生,可以围绕“成熟与实践”;针对大四学生,可重点围绕“拓展与就业”[8]。辅导员只有明确谈话目的,才能真正做到“谈心”,达到教育的最终效果[9]。

  (三)创新谈话技巧,增强辅导专业性

  高校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要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辅导的专业性。谈心谈话与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一致,工作过程类似,因此可借鉴心理咨询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切实有效可行的工作技巧,将其运用在谈心谈话工作中。

  首先,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高校辅导员可根据谈话内容选择不同的谈话地点,如对于主题比较严肃正式的谈话,可以选择专用谈心谈话室,因为温馨、安静的环境可以促使学生更自由放松地进行表达;对于主题比较轻松活跃的谈话,可以选择宿舍、操场、校园等生活化场所,这样更容易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在谈话的不同阶段,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并灵活运用一些技术,以便顺利推进谈心谈话工作进程。在谈话初始阶段,辅导员可以运用倾听与关注、共情等技术,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学会察言观色,且在学生表达中不作任何评价;在探索阶段,可以运用复述、提问等技巧,帮助学生厘清问题,适时归纳,引导其深入探索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和背后原因;在工作阶段,可以采用情绪处理技术、问题解决七步法等,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或困惑。整个谈话阶段,辅导员都要注意语气和身体语言的使用,因为很多时候非语言的表达更能传递信息和情感,增进信任,并给予学生自信和力量。

  谈心谈话专业化要求辅导员认真系统学习学生思政教育及管理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在工作实践中及时总结归纳谈心谈话技巧和方法,努力做到与学生有话聊、聊得来、聊得透,建立信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向更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迈进[10]。

  (四)做好回访反馈,增强谈话有效性

  谈心谈话结束后,辅导员要及时总结和整合,做好持续追踪和定期反馈,这是谈心谈话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步骤。因为只有长期引导,持续关注,才能提升谈心谈话工作实效性。

  辅导员要针对谈心谈话学生建立台账,做好谈话记录。对谈话中学生所谈所讲的事实、信息、情感、行为、反应等进行分析综合,并将总结内容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自身及问题有翔实全面的了解和思考。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开放学生评价渠道,获得真实直接的反馈,从而让辅导员获悉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辅导员可通过多种渠

  道,如代课教师、班委、舍友等获得该学生的最新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及行为是否有改变,还可通过微信等媒介不定期关心学生,询问学生生活学习近况,给予其鼓励和引导,走进学生内心,成为他们真正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进而引导他们自我探索和发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四、结语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要重视并运用好学生谈心谈话这一手段,主动走进学生内心,打破“隐形墙”,搭建“连心桥”,传递真诚和信任,给予学生更多时间积极探索自身潜能,不断实现自我改变和成长。为此,辅导员要不断学习探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谈心谈话技巧,在谈话实践中做好价值引导,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质效。

  参考文献:

  [1]吕雪艳.辅导员与大学生谈心谈话质效提升的路径解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8):84-86.

  [2]刘爱玲,陈小兰.浅析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方法与技巧:基于辅导员与学生百分百谈心谈话的体会与思考[J].现代交际,2021(18):56-58.

  [3]王亚男.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J].百科知识,2021(12):77-79.

  [4]徐思远.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价值观引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0.

  [5]杨亚男.高校辅导员提升谈心谈话成效的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1(5):25-27.

  [6]叶荣国,吴莉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可能与可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15(3):13-18,95.

  [7]任怡.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三重维度[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3(1):109-113.

  [8]李龙,肖倩怡,石梦婷,等.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公关世界,2022(4):104-105.

  [9]马丽娜.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138-140.

  [10]张美霞,陈杨波.增强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文教资料,2020(24):11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