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职课程“ 过程 + 成果 +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 数字评价模式实践论文

高职课程“ 过程 + 成果 +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 数字评价模式实践论文

10

2024-04-13 11:33:35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摘要 :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然后说明了高职课程“ 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 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的构建思路,接着论述了高职课程“ 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 式实践,最后阐述了高职课程“过程+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实践效果。

  关键词 :“过程+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教学评价,高职课程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1]提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培育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此规划中可以看出教育数 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尤其是数字技术在“三教”改革中 应用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 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强调“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 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 导向 。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 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 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从方案中可 以看出,各类学校需加快完善各级各类评价标准 。专 业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无疑是教学 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已建好的精品在线专业 课程,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记忆化等智慧特 点,为开展教学评价改革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学中的过程评价、结果评 价、增值评价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如冯莎莎[3] 以基于核 心素养的过程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和实施为例,介绍了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评价过程、评 价体系的可行性及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 。沈国全等[4] 从阅读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视角切入,聚焦高中语文教 材单元学习任务的评价设计,呈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 任务设计路径,梳理出相应策略并进行实践 。有学者 研究认为结果评价主要分成测验型和调查型两种评 估方式。当前投入使用的调查型学习结果评估主要包 括美国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SSE)、大学生就读经 验调查(CSEQ)、澳大利亚的课程经验问卷 。而测验型直接评估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学习结果[5-6]。 我国于 2000 年左右对增值评价开展研究,经过 20多 年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 用增值评价方法进行增值实证研究,如王帅鸣等[7]基 于成长百分等级模型开展增值评价的实证研究; 另一 方面对增值评价模型开展探索研究,如周园等[8]探析了 教育增值评价中的嵌套数据增长百分位估计方法,即 多水平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应用。目前,国内将智能 技术应用于教学综合评价仍处于定义、路径、框架等方 面的理论论证阶段,如刘邦奇等[9]探究了智能技术赋能 新时代综合评价,包括挑战、路径、场景及技术应用;王 怀波等[10]对智能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进行了探 究,包括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 。概言之,关于过程和结 果评价研究,国内外有较多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而增 值评价仍处于探索之中 , 尽管单一评价方法应用较 多,但明显存在评价不全面、不科学等问题 。相对于将 各种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评价,从国内研究情 况来看,仍存在综合素养内容不够全面的问题,实践方 法上也存在数据采集单一、分析过程不明、评定结果不 全、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借助智能技术开展教学 综合评价仍处于理论论证阶段 。故笔者拟借助学银在 线智慧平台的“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省级精品在 线课程,开展“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 价改革,旨在为解决高职课程评价考核结果分数标签 化、考核过程模糊化、个人增值成长考核淡化的问题 探索一条新路径。

捕获.JPG

  一 、 高职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

  第一,评价指标不合理。高职课程教学评价的二级指标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组织 与实施、现场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教学资源设备的使 用、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典型教学评价指标[11], 这些指标比较宽泛,不具体,且几乎所有课程都可以 套用这些评价指标,并没有考虑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 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以 及教学后学生成果质量优劣、能力和素养的变化等。

  第二,重视评价结果分数,轻视评价过程 。高职 课程评价往往只重视评价结果,即根据评价结果的 分数,给教师和学生划定评价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奖 惩措施[12-13],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行为、态 度、思想的考核,这种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考核不能反 映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态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促 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

  第三,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 。高职课程考核一般 在期末进行,而这并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 问题,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导致评 价结果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为解决上述高职课程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两个 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评价指标设计科学、合理,二是 教学实施需具备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基于此,笔者提 出一种“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 式,并在“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中进行实践。

  二、高职课程“ 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的构建思路

  以精品在线课程为数字化教学评价的应用平台,以 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把项目分解成模块、任务,且按 照重要程度确定其指标重要性,安排学生以在线课程 的任务为依托进行项目发布、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通 过在线课程平台和真实项目实训基地,实施以任务驱 动为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在平台分别进行过程 采集、结果上传和学生增值评判三个方面的数据收集、 处理,将评价考核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用智慧平台推送给学生。

  三、高职课程“ 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实践

  笔者依托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 与设计”,开展“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 评价模式实践,具体步骤如下:选取 60 kWp 光伏屋顶 并网电站为典型工程项目,并将其分解成光伏工程部 署、方阵设计、基础设计、电气设计、监控系统设计、接 入方案设计、成本分析共 7 个模块,再将 7 个模块分解成 29 个任务,每个任务根据光伏电站设计员岗位、 光伏电站运维技能等级证书、新能源行业需要的职业 素养重构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点,其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表中模块、任务重要程度已用星号标定。根据课 程重构内容,课程考核分类、分级进行,即对各模块、 各个任务分别进行考核,且每个模块、每个任务都是 从过程、结果、增值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各模块考核从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三 方面进行,且要细化考核指标。如表 2 所示,以光伏方 阵设计模块评价为例,说明各模块评价过程,表中的 知识、技能、素养重要(难易)程度已用星号标定。

  各任务考核从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三 方面进行,且细化考核指标 。如表 3、表 4、表 5 所示, 以光伏方阵设计模块中的阵列排布设计任务为例,说 明任务评价过程,且表 3、表 4、表 5 中的具体评价指 标已用星号标定。

  该课程中的任务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混合式 教学法开展教学,具体按照“课前自学、任务引入、共 性答疑、技术分析、示范演示、任务实施、任务总结、拓 展提升”八步法实施 。 以“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 ” 在线课程中光伏方阵设计模块的阵列排布设计任务 为例,说明八步法的实施过程:第一步,教师在“ 光伏 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课程所在平台上发布任 务,向学生推送课前视频、文档等资料并要求其完成 课前测试,且平台具有跟踪学生进度、统计等功能;第 二步,教师引入阵列排布设计任务,并讲解该任务要 求;第三步,教师对课前自学及课前测试中的共性问 题,如阵列之间阴影间距含义、阵列基准点定义等进 行解答;第四步,教师对此次任务涉及的知识和技能 点(阵列排布类型、阵列之间间距公式、阵列排布类型 选择要点)进行技术分析;第五步,教师以 20 kWp 某 地点电站为例,示范演示阵列设计的过程;第六步,教 师按照此阵列排布设计任务工单 , 并示范操作步骤 , 然后学生完成 60 kWp 屋顶电站设计任务且将成果提 交至平台;第七步,教师讲述大国工匠故事并组织讨 论,且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判提交到平台上的阵列排布 设计作品的优劣及可改进的地方,同时学生根据教师 提供的评判标准,共同评定作品的星级等级;第八步 , 学生根据平台发布的星级等级情况,了解需巩固的知 识和技能,并自主完成课后作业、作品优化等。

  在阶段性模块教学结束后,教师团队完成学生该 阶段模块学习情况的统计(用星号标定结果);在学期 学习结束后,教师团队完成学生该学期所有模块学习 情况的统计(用星号标定结果)。这样操作能消除分数 标签产生的后果,使师生及时解决教与学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

  这种依托精品在线课程实施的“ 过程+ 成果+ 增 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由于是从过程、结 果、增值三个方面自动采集互动行为 、浏览量、评判 结果、考试成绩等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告知 学生动态的学习情况,故有利于学生优化、调整后续 学习方案。

  四、高职课程“ 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 字评价模式实践效果

  通过在“ 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课程中 实施“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 学生可在平台查阅完成作品过程痕迹及评定结果,无 形之中,学生之间形成竞争,并转化成自觉、自愿的学 习行为 。同时,通过在线课程教学数字评价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师数字化组织和实施能力、数字化资源建 设和应用能力、数字化评价和反馈能力。学生通过在线 课程任务练习,显著提升了解决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 能力,如部分大三学生有幸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湖南×× 水厂屋顶光伏电站初步设计项目”, 通过优化电缆路 径,减少电缆用电量,为企业项目节约了 50 000 元成 本。另外,评价结果的应用让师生在教与学中受益良多。 在评价学生作品、作业等过程中,教师容易发现教学 中的不足,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通过 在线作品、作业、考试等评价,记录了学习内容、学习过 程、学习结果等,这成为学生学习技能的“葵花宝典”。

捕获.JPG

  五、结语

  “ 过程+ 成果+ 增值”星级综合素养数字评价模式 在“ 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课程中的实践表 明,这种评价模式有助于提升师生对知识、技能、素养 的完成程度,有助于使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成长 效果具有可追溯性。然而,其在应用中也存在瑕疵,对 此,拟在以后星级评价应用中,进行同星级之间增值评比。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21 -12 -12) [2022 -02 -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 - 01/12/content_5667817.htm.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 OL]. (2020 -10 -13) [2022 -02 -16].http://www.gov.cn/zhengce/2020 -10/ 13/content_5551032.htm.

  [3] 冯莎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过程性评价探索:以七年级数学为 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1):62-67.

  [4] 沈国全,杨丽琴,朱婷. 阅读教学过程性评价任务设计与实施:以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的评价为例[J].语文建设,2021(9): 9-13.

  [5] 姜亚同.工科本科生学习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 尔滨工业大学,2015.

  [6] 克里斯汀,李康.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 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3):19-27.

  [7] 王帅鸣,姚守梅,王梦,等.基于成长百分等级模型开展增值评价 的实证研究[J].中国考试,2020(9):46-51.

  [8] 周园,刘红云.教育增值评价中嵌套数据增长百分位估计方法探 析:多水平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应用[J].中国考试,2020(9):33-39. [9] 刘邦奇,刘碧莹,胡健,等.智能技术赋能新时代综合评价:挑战、路 径、场景及技术应用[J].中国考试,2022(6):6-15.

  [10] 王怀波,柴唤友,郭利明,等.智能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框 架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2(8):16-23.

  [11] 文立.成果导向的高职实训课程评价改革与实践[J].现代制造 技术与装备,2021.57(11):211-214.

  [12] 于国瑞.综合院校设计专业课题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宁波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9(6):102-106.

  [13] 刘萍,张开智. 以完善模块化教学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课堂教 学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9(23):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