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论文

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论文

2

2024-03-19 09:46:16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在当前阶段,国内幼儿园在进行相关管理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以此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许多幼儿在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的过度溺爱下,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养成教育的开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详细分析如何通过养成教育来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的个人品质以及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摘要

  在当前阶段,国内幼儿园在进行相关管理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以此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许多幼儿在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的过度溺爱下,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养成教育的开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详细分析如何通过养成教育来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的个人品质以及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养成教育,幼儿园管理工作,应用与探讨

  随着国内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开始认识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养成教育成为幼儿教育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个时期来开展养成教育。为了充分发挥这个特点,我们需要加强幼儿园的相关管理工作,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加快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转型,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全方位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一、养成教育的相关论述

  养成教育是指幼儿在接受长期性的教育下所养成的优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开展养成教育能够对幼儿现有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涵盖了幼儿的语言以及思维逻辑等层面上的训练。一个人自身的认知以及个性在幼儿时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由此可见注重养成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幼儿园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在日常工作当中注意不到的事情,但是却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养成教育时,要对幼儿的行为规范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这样才能够注重幼儿人格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在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之前,幼儿自身的生活习惯与自身的家庭教育和周边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绝大多数幼儿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以及严格的看管,使得很多幼儿在进入到幼儿园之后并不能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一些幼儿由于自身年龄和性格特征的影响,使其不能够在幼儿园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对幼儿自身的观念以及日后的人生规划有着直接的联系。首先,教师应该在饮食方面对于幼儿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及时地纠正:包括吃饭的时间,在吃饭过程当中的具体表现、吃饭过程当中的动作等。通过教师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在日后饮食过程当中的独立性,避免出现挑食的现象;然后,教师要在卫生方面对幼儿开展相应的养成教育,包括如何在饭后进行刷牙、刷牙的正确步骤、怎么样来进行洗手、洗手的相关步骤以及自我卫生的防护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会对幼儿日后的生活习惯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还要让幼儿养成锻炼的习惯,让幼儿利用课余在指定幼儿园的指定区域内进行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对此,教师可以站在不同的层面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第一,教师应该注重幼儿在生活常识层面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例如数学、手工、声乐等等,并且还要让幼儿养成在课堂上不乱讲话,遇到问题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在课上要针对不懂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见解要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并且要提高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视程度;第二,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教育有所不同。在幼儿园时期要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这个时期开展音乐和美术等相关教育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抓住这个阶段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还包括要让幼儿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在书写的过程当中能够规范用笔,正确书写。教师还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实时的跟踪和观察,如果出现不规范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三)交往习惯养成教育

  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交往习惯来明确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第一,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年龄上相差不大,但是身处的家庭教育跟环境不同,使其每个幼儿的自身性格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团队协作活动,让幼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对此,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调解和分析。在幼儿在校和教师、在家和家长进行交往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让幼儿明确自身的角色,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日后出现逆反心理。家长和教师也应该转变以往和幼儿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方式,多多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此做到有效的沟通。

  (四)品德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德育是其核心,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让幼儿在校遵守幼儿园的相关制度。教师要加强监管,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善于待人、保护身边的公共财产等,并且教师还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加以渗透,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三、以往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矛盾

  由于现阶段幼儿深受家庭的溺爱,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些家庭没有采用正确的教育模式,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也没有和教师进行积极地沟通与联系,这就造成了一些幼儿在幼儿园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却没有将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到家中,使得所开展的养成教育不能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教师在校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跟现如今社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联系,也并没有通过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参与度。在开展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教师过于采用理论讲解,并没有根据现阶段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由于幼儿的思维模式尚未成熟,因此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理解,更不可能将教师所讲的理论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使得养成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不仅如此,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对于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即便是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没有根据现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个人情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使得在教学模式上相对单一,这是当下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

image.png

  四、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创新管理理念,加强改革

  为了确保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充分提高对于养成教育的关注度,并且通过养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开展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园的相关管理工作理念进行完善和创新,加快管理工作的转型,这样才能够确保所开展的管理工作能够符合现阶段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对一些年纪相对较小的幼儿开展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理解这些刚进入幼儿园的新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具体情况。不仅要给幼儿营造一个相对温馨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之外,还要在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时注重对幼儿心理层面的指导,让幼儿爱上幼儿园的生活。在日常开展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对幼儿的言谈举止进行严格的规范跟指导,在课下还要给予幼儿更多来自幼儿园层面的关怀。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实际表现开展相应的养成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以及校园生活。

  (二)兴趣导学,激发孩子学习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为了提高幼儿在幼儿园教学过程当中的参与度,幼儿园教师通常都会采用兴趣教学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幼儿在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兴趣教学,能够发掘幼儿内在的潜力。在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的初期,教师为了能够让幼儿顺利找到属于自己的个人物品。应该从幼儿最为了解的物品入手。因此很多幼儿园在幼儿刚入学的过程当中,都在幼儿的个人物品上张贴自己的照片,然后就可以开展相应的兴趣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告诫幼儿在班级中有若干个物品,每个物品上都有自己的照片,那么哪些物品是属于自己的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叠被小能手”的养成教育活动,要让将班级中的幼儿分成几人一组,然后让幼儿完成叠被任务,教师要在一旁进行计时,分别记录幼儿完成叠被的时间,评选出前三名,并加以奖励。这样通过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生活习惯,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竞争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使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活动过程当中,并且出色地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三)对症下药,加强引导教学

  从以往的幼儿园管理工作来看,在现如今所开展的养成教育工作过程当中,幼儿园大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活动管理上,开展具体的幼儿活动来深度地剖析和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一些深刻的道理。通过举办活动,让幼儿在活动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这样能够对幼儿的个人品质做到全方位的培养。在幼儿园开展日常工作管理过程当中开展养成教育,教师可以充分通过活动来对幼儿的个人品质进行着重的培养,将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联系,通过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样能够全面地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活动当中要和幼儿深入剖析和探究活动的价值以此来提高幼儿园全体人员对于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视,确保幼儿通过养成教育的学习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平等地与人共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和他人进行分享和探究,并且改掉以往自身的不良习惯,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教师要在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引导。例如教师要在开展完活动之后,将活动中所用到的物品放回到原处,然后将桌子清理干净,把凳子放回原处,通过教师自身榜样的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幼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于幼儿在这个阶段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通过给幼儿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幼儿养成干净整洁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课上不喧哗打闹,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保护幼儿园的卫生环境,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思想道德意识。

  (四)家校共育,创新教学方式

  为了确保幼儿养成教育能够有效实施,在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时,教师应该与幼儿的家长进行实时的沟通与联系,这样才能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要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习惯全面开展养成教育。例如一些幼儿在日常的饮食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挑食的现象,并且有私下跟家长乱发脾气等不好的行为,因此在实际开展养成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和家长进行充分的联系,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为幼儿充当榜样。与此同时积极地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以及家里的不好生活习惯,然后利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方式,例如游戏和儿歌的方式,将好的习惯向幼儿进行潜移默化地灌输。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真实情况,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调整,通过丰富教学模式来加强幼儿养成教育的指导,以活动的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起集体观念,注重幼儿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如果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给予奖励,从而对幼儿教育的教学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优化,这样能够让幼儿在一个相对温馨、积极的环境当中来充分地进行学习,通过开展家校共育能够对于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全天候的监管。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注重养成教育能够让现阶段的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到对幼儿道德教育全方位培养的目的。通过给幼儿塑造良好的习惯来使幼儿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相对较为单纯,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价值观,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全方位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杭呈远.浅议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9):160.

  [2]仓决.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J].文渊(高中版),2021(6):187.

  [3]任玉佳.重视行为引导,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新一代,202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