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10-21 15:19:56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实物展示;分组研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
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涉及食品包装的相关原理、技术与设备、材料,以及各种食品包装实例等方面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发散学习思维、扩大就业范围。近年来,尽管食品包装学教学方法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与革新,但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乏对食品包装的直观认知,很难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成绩作为导向的教学成果评定,忽视了个体特征,与现代教育中重视过程评价的理念不够契合叫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是在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结合了实例教学法和分组研讨法,可加强师生之间的多方位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增强科研水平,进而使学生成为具有食品科学素养的专业型人才。概言之,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以及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我国食品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口。
一、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多媒体教学巳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凱与传统教学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所含信息量增加,且易于保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如对于食品包装学而言,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放映幻灯片,学生也无法记住数量众多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更难以形成鲜明的认识。而要想提高学生对食品包装学的认识,实物教学方式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实物教学是指教师立足食品包装学的特点,针对不同的食品包装,收集大量实物,并对实物进行剖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亲自体会、组合、对比,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对食品包装学的认识和理解叫胡志栋等同发表的《新工科背景下森林工程专业课堂实物教学探索》提到,由于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经验,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故难以发现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且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因而实施课堂实物教学迫在眉睫o课堂实物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团体观念与秩序意识,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融入社会队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历来被各国学者所赞同,其中有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是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模式最早产生于德国的大学教育,该教学模式主张将原本属于教师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研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课题进行互动,从而完成课程目标孔研讨式教学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中被普遍采用,且效果显著,是一种重要的授课方法。各国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扩充、健全和发展研讨式授课方法,促使其在教育等多个方面应用广泛。该教学方法下,教师通常釆用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学,每组有25名左右的学生,由教师指定探讨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指导叫教师作为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极为关键的一环,需要对讨论的方向进行适当引导叫同时授课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研究发现,教师经过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后能够更好地开展研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起到了较大作用,因此在研讨式教学中,师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交流互动,实现角色的转换网。
研讨式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正在发展中。在21世纪,我国部分大学课堂就开始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如今,研讨式教学法随着全国教师和教育相关人员的努力正广泛应用于不同层面和各类学科的教学。21世纪以来,清华大学成为第一个给新生开设教学研讨课的大学,之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也都开设了类似的研讨课,近几年来,研讨式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并且教学成果显著屯。
由于一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缺少感性认识,因此不能适应研讨式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实物展示和分组研讨的教学方法联合起来,应用效果就会好很多,这为食品包装学的课程教学提供了•种新的教学方法。
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其中很多内容若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进行传授,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运用实物展示及分组沙龙式研讨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即针对课程特点,将知识点拆分组合,收集相关实物,并对实物进行剖析,同时针对相关知识点,引导各组展开沙龙式讨论再与课堂内总结性讲授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实现对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物展示与分组研讨联合教学模式在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基于此,食品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准的需求。作为食品加工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良好的食品包装设计不仅要具有优良的设计,而且还要能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质量和贮存特性,这需要对食品包装学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使其跟上食品专业知识的发展要求。
教师在开展研讨式教学前,要以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包装为切入点,对学生仔细讲解食品包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材料种类、包装方法与技术,并且拍摄常见的食品包装技术,如无菌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收缩和拉伸包装技术、充气包装技术等录像资料,同时分析各包装技术的关键环节,再展示给学生。接着教师要通过文献检索、校际交流、调研及从学生中征集包装方法的方式,确立3~4个设计性课堂食品包装实验项目。然后可通过“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让学生对某一种或几种食品的包装进行自由设计。之后由师生•起设定食品包装研讨式教学规程。在该过程中,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对研讨主题进行分类,同时让学生在课程题目大方向下自行确定具体方向而后开展学习和分组讨论。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充,并且及时了解各组成员调研学习的过程并进行评价教导。另外,教师要积极对各组学生的PPT课件给出指导意见,之后评选出较为优秀的课程PPT并分享给其他学生观看学习,从而为后面的研讨课做足准备。
(二)具体实践
每-个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点都有不同的见地和理解,因此组织研讨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进行实物收集,并选择与食品包装学课程相关,又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为分组讨论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食品包装学里的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为例,在教授给学生有关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及特性等基础内容后,教师可按照包装材料的方式,分别收集纸类包装材料样品、塑料包装材料样品、金属包装材料样品、陶瓷包装材料样品,对于难以收集的样品,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以已有产品模型为参考,设计各种各样的图片来代替。接着分析不同包装材料所适用的食品种类,并结合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与食品包装相关的工艺设计,如液体食品的包装材料及设计、固体食品的包装材料及设计、粉末状食品的包装材料及设计等,确定分组讨论的主题,同时将学生分为相应的组别,并给予各小组成员一定的时间来查阅资料,一起研究、讨论、设计、思考相关知识点的切入口,并准备好本组阐述观点的详细PPTo通过让学生-起动手准备材料和思考讨论,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能动性及群体合作能力,真正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纸类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容器”这一章节后,教师可将教学内容拆分成“纸箱”“纸盒”“纸袋”等知识点,然后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研讨。各小组要利用课后时间查阅资料,并整理设计相关包装容器案例资料制成PPT讲稿。
随后学生分组讲解,并进行沙龙式的讨论。在此期间,教师不仅要作为倾听者,还要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针对各组所选案例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行效果反馈。学生经过课堂内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课外联系实际的实物收集设计、资料查找讨论与理解,再到课堂内知识点的理解阐述,已经对该知识点有了较深的理解,此时教师只需从旁点拨,将相关知识点的关键点串联起来进行总结,帮学生理清整个知识脉络结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便能逐步加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这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帥飴力Wh壬台!?方乃卻3;飴士*右斓若一讲而亩倪1#活跃、思维敏捷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加分奖励。同时,课程成绩比例的分布可以依据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有所侧重。教师需要提前对过程性考核的各个部分设定考核方法及所占比重,并且提前告知学生。尽管教师在考核方法制定和运行过程中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精力,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较为显著的改变。概言之,考核方法的改变会给学生的价值观带来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促使其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另外,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还可以将第三方企业的评价考核纳入过程性考核模块,即由第三方企业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打分,打分项目包括学生对包装生产纬的孰来理唐.材夂举句.站浴夂的孰釆藉1唐一如■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