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探析—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论文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探析—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论文

45

2023-11-15 15:52:05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 以大概念为锚点进行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尝试,旨在将学生引向真实的语文生活世界,突出情境,解决问题。立足于大概念的高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作业情境,让作业助力学生学习,发展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

  以大概念为锚点进行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尝试,旨在将学生引向真实的语文生活世界,突出情境,解决问题。立足于大概念的高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作业情境,让作业助力学生学习,发展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情境化,单元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双减”政策出台后,作业的布置设计成为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学生的作业负担随之大幅度下降,但随着作业布置的减时减量,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随之降低了。究其缘由,一是有的作业设计依然延续知识点作业、课时作业,不利于知识连接;二是小学语文作业没有体现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情境性,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现实生活的逻辑体系找不到一个连接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应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在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一、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情境化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情境化作业的内涵

  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要做到关注文本特征、学生特征和主体活动,作业求精不求多,针对性强,更贴近学生、贴近学情和贴近实际。

  (二)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情境化作业的特征

  1.真实与实践相融

  情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在作业设计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学习问题或任务设置成情境,让知识变得更生动和有趣,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和实践,建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情境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出发,以体验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提示。

  2.整体与个性并存

  大概念统领下情境化作业以大单元为单位,依据单元主题、学习目标、课型、课时安排、课堂学生学习情况等,通过重组、改变或自主开发等方式形成单元作业。同时,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作业设计基于因材施教,根据作业难易程度设置选做、任选一项完成等分层方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等自选作业。

  二、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实施

  本文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探索。

  (一)提取大概念,确定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的定位,既要准确、清晰,又要从多维度的学习目标中提炼出需要学生持久理解的概念性理解目标,由此,本单元提取出“选择和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有效地达成阅读目的”的大概念。

  基于这一大概念,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双线编排特点、单元内容等确定了本单元的作业目标如下。

  1.基础作业目标

  (1)正确认读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会写44个词语。

  (2)体会通过人物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能用生动的语言写出入迷时的场景。

  (4)了解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素养作业目标

  (1)能根据阅读目的,自主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2)能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二)创设情境,精简作业设计

  真实的情境促进有效地学习。设计作业时要创设单元学习的大情境,利用情境发展线索,调整任务排序,厘清任务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合并同类任务形成系统化的任务群,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

  本单元的学习是根据阅读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策略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竹节人》是“依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初步实践,为后两篇课文的学习提供了逻辑起点;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发生成阅读目的;在《故宫博物院》中,学生依据生活实际需要,主动阅读相关文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后两课阅读策略的深入学习,有赖于《竹节人》中的认知基础和实践策略。最后“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本单元重点训练的阅读方法。

  围绕单元大概念、作业目标和教材编排等内容,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创设了“带你去串串门”的情境,在结构化的任务中链接儿童生活,在真实的场景中聚焦真实的任务,解决真实的问题,共同构成了以理解大概念为核心的学习任务群(见表1)。

Dingtalk_20231115151921.jpg

Dingtalk_20231115152027.jpg

  实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功能性文本。本单元作业围绕“带你去串串门”这一情境,立足课堂,链接生活,让学生将认知经验转化为灵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思的学习过程。

  (三)多元反馈,完善作业评价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作业设计要重视多元反馈,通过过程性评价来了解学生作业效果和学习情况。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业设计,聚焦单元情境,根据单元目标完成学习情况的自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以评价促进学习(见表2)。

Dingtalk_20231115152143.jpg

  总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复习,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以作业为载体。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学科教师要基于大单元情境进行高效作业设计,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提取基于大单元学习的大概念,在单元情境中设置学习任务。精选课后题,架构表现性任务,基于多元评价进行情境化作业设计,有高度聚焦、高度精简、高度凝练的效果,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学习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1]李学书,胡军.大概念单元作业及其方案的设计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0):72-78.

  [2]李竹平.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思路[J].江西教育,2022(31):12-15.

  [3]邱志凯.“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5):66-69.

  [4]苏翔.基于生活情境以大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10):35-39.

  [5]杨君.“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探析—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2(Z1):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