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论文

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论文

2

2023-11-15 14:52:00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读写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且具备创造力也是学生强化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基本前提,二者相互呼应,相互依存,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应用创造教育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摘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读写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且具备创造力也是学生强化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基本前提,二者相互呼应,相互依存,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应用创造教育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创造教育思想,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运用实践

  良好的创造能力是小学生开展各项学习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愈呈重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教学方式一般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记录的机械化方法,学生接受知识十分被动,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偏离了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教学目的,也与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所背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要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为基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从教材内容出发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从教材出发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提升小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内容,挖掘其内在含义,以此为学生查找和选择文本创造条件。具体来说,简单传统的文章内容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难度较大且烦琐的文章内容对小学生来说会造成其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扼杀小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要基于教材选择更多有创造性的文章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更新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摘取文章中的一句话,“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课文中描写的鱼的外貌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鱼有什么区别呢?你能不能根据文章中这句话的写作方式也对你所知道的鱼的样子进行描述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通过阅读赏析来了解文章中对“鱼”的描述,还能通过思考明晰自己对关于鱼的写作的构思和想法。在此基础上,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文章中对鱼的描述十分灵动和美丽,那么这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其他事物吗?”学生经过思考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样通过对一句话的赏析,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仿写创造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先进行文章的仿写,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来说,仿写能够为小学生打开写作的“大门”,因为仿写对小学生来说较容易操作,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单纯的仿写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依赖感,抑制小学生发挥想象力,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仿写的内容中逐渐添加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写作的内容架构进行深入思考,走出仿写的圈子,形成自己独有的写作风格,真正的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快乐。

  例如,教师在讲解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时,文章中有很多优美恬淡的词汇,比如“绮丽”“纤细”“如雾如烟”等;文章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拟人句,比如“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赏析,接着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色进行仿写,将文章中这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优美的词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添加自己描写自然景色的独特语言,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及思维创新能力,进而写出更优秀生动的作文。或者又比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这篇课文时,童话类的文章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这节课中使用仿创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模仿这篇文章的内容自己编写一段童话故事,题材不限,只要内容合理即可。教师应给予小学生更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以此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小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条件。

Dingtalk_20231115144732.jpg

  三、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拓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共鸣,为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触摸春天》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关怀自然”的主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春天所带给人们的美丽景色,引导和激发小学生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之美的意识。在讲解《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生命与责任”的主题,根据文章所传递出的信息,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如果你是主人公,是否会用国旗交换食物呢?如果遇到主人公面临的境况会做何选择?”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论学生会有怎样的选择和回答,教师都应该传递爱家爱国、责任为重的思想,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结合实际生活开展主题式教学,实现情感与思想的升华,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基础。将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将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融入情境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并将学习的语文知识实际应用到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要让小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创造新的活力。教师要对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想象,大胆创新,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再创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更加开放和自由,他们在与环境进行交互时,容易形成创造意识。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小学生进行鼓励,释放小学生的天性,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进而促进小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时,这篇课文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们呈现了日出的整个过程,意在让学生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写景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十分精巧,但是在小学生的脑海中却很难形成印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日出的视频及图片,将文章中的内容直观立体地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再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小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融入阅读的情境中,而且还能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想象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日落的视频,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日落的景象进行描写,巩固所学知识。又比如,在教师讲解统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改编成情景剧,学生分别扮演“青蛙”“老牛”“小鸟”及旁白等角色,对这篇文章进行现场表演,这样的方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愿意自主地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表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故事进行改编,假如你是文章中的这只青蛙,你会不会卖掉池塘?以此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获得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Dingtalk_20231115144809.jpg

  五、合理拓展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喜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如在小学语文读写的基础教学上添加一些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另外,相较于基础的教学活动,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拓展知识的广度,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喜好的课外读物,为小学生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例如,在讲解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主题的书籍,如《父与子》等。因为书籍的篇幅较长,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一节的内容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以父爱为主题进行讨论,可以讨论生活中一些父子或父女之间的暖心瞬间、日常生活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读物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在写作手法、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探索相同主题文章的写作规律,以便日后在阅读到类似的文章时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此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是提升小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路径,所以将陶行知教育理论融入到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将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渗透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1]寇秀丽.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3):35-38.

  [2]马爱琴.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36):154-156.

  [3]杨德泽,谢术兄.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2(8):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