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论文

2023-10-30 15:20:34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 语篇是初中阶段英语教材的基础资源,赋予了语言知识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境,并用每一篇文章独特的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形式来向学生传递更多知识。在教育改革的全新阶段,初中英语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应用知识,必须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探索将教、学、评三者有效合一的方法。这要求教师对教育目标、教学流程进行整体设计,重视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维系融洽师生关系并努力达成理想化的教育目标。
摘要
语篇是初中阶段英语教材的基础资源,赋予了语言知识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境,并用每一篇文章独特的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形式来向学生传递更多知识。在教育改革的全新阶段,初中英语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应用知识,必须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探索将教、学、评三者有效合一的方法。这要求教师对教育目标、教学流程进行整体设计,重视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维系融洽师生关系并努力达成理想化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必须是完整的、生动的,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对带有综合性质的阅读环节进行全新设计,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视为主要方向,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自主探索、自主表达与自由实践的机会,以教促学、以评促学,增强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育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往往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即便存在教学评价也都是由教师主导的,且往往过多关注阶段测试的结果而非过程,无法帮助学生更熟练、高效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关注到学生更多方面的发展。教师要将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清晰地规划学习目标,基于此确定评价方向,在课内开展具有综合性质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表达,从而在学生的交际互动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合作等环节,为学生提升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提供发展空间。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大力推行,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面对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意识也日渐增强,从而得到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初中英语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该建立在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保障的前提下,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出思维,真正做到边教、边学、边评,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实际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在将教、学、评融为一体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达成上述目标,应按照如下步骤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一)整体分析,要素解读,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核心素养角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将课前准备的整体分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需要学习的语篇进行整体分析,明确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应该获取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探知和分析,了解他们当前阶段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并侧面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在对学生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将第一部分的分析结果与第二部分的探知结果相结合,教师便可制定出合适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为后续课堂教学开展各项活动指明方向。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2“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教学为例,教师基于其中“A Weekend to Remember”一文来进行教育目标的设计,需要展开以下工作:
1.分析课文
针对阅读课,教师要分析课文,找出其主题意义和语言特点。本篇课文介绍了作者一家人利用假期到印度旅游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与家人共同旅行经历的珍视,提出自己在旅行期间不仅收获了快乐,还获取了知识。全文结合本单元重点语法(一般过去时)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并渗透了多个与作者经历相关的新词汇、短语和句型等。
2.分析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与“旅行”相关的话题兴趣浓厚,因而容易产生阅读兴趣。但课文中的陌生词汇、短语和句型等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扰,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个别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尚且无法熟练掌握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句子的区别,需要得到进一步训练。
3.目标确定
在分析课文和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本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一般过去时态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2)要求学生明确下述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并将其灵活应用,包括make a fire/jump up and down/put up/wake up/move into等;(3)指导学生根据对文章含义的了解学会使用“It’s important to do sth.”以及“It’s so…that…”句式,从而实现基础能力的提升。
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分为三种情况,首先,全体学生都能根据标题和插图完成对本文主要内容的预测任务;其次,除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必须清晰梳理文本结构,还要根据时间顺序用简洁的动词短语完成对课文的复述任务;最后,除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必须具备运用逻辑思维开展记叙文写作的能力,记录一件过去发生的难忘的事情。
文化品格培养目标:授课过程中教师将教、学、评三者结合,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同学相互交流与家人、朋友共同度过的周末生活,在与同学分享的过程中增加知识储备,在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评价中懂得该如何正确安排业余时间,让学生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光,学会安排课余时间。
学习能力培养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词典、交流讨论等方式克服部分语言学习难点,强化其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设计整体性的教育目标,可以奠定教师后续教学中将教、学、评三者融为一体的基调,为多元化活动的组织、师生以及生生有效互动的展开夯实基础,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以生为本,活动落实,过程优化
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践包含诸多要素,教师必须要通过清晰的流程规划来落实课堂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处于课堂学习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得到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质的锻炼,最终发展核心素养。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目标、内容、学情、方法、评价等多元化的要素,按照科学有效的方式落实教学计划,为学生高效学习以及综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Hansel and Gretel”一文的教学为例,流程设计如下:
1.Leading-in
以营造轻松、舒适的英语学习氛围为目标,教师借助“导演”的身份来完成开场白,对中西方经典的戏剧进行简单介绍,从而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用“拍新戏需要找演员”的话题将“How to act a play”主线问题引出,在交流互动中用教引学、用评促学。
2.Read the play
在阅读para.1时,向学生提问:“Why would the step mother kill the kids?”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play(戏剧)=scene(场景)+roles(角色)+conversation(对话)”,在讲解时衔接好戏剧发展的各个部分,让学生充分理解戏剧情节。
3.Feel the role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戏剧中每个人物的语言特色进行整理,并基于此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阐述对戏剧中角色的理解,并自然地用提问、互动的方式对他们的发言进行客观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这一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师生、生生讨论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4.Acting paper/Create an ending/Emotion target
将上述三个环节巧妙融合,让学生不再只是单一地学习、表演。首先教师可以基于“an old woman’s voice:‘Who is brave enough to eat my house?’”的问题鼓励学生猜测“old woman”的身份,让他们在发挥想象、合作创编出戏剧结尾的前提下进行生动的表演,成功做到将“教”与“学”同时进行,并在对学生表演做出评价的过程中升华戏剧主题,告诉学生“Life is a play.Enjoy your life,enjoy your play.”
教师既要起到引导作用,也不能阻碍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发展,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序落实课堂活动,用自然的教、学、评一体融合的方式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三)课堂教学,三步准备,全面育人
在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调动学生实践参与积极性为目标来落实各项教学计划,通过“三步”准备实现全面育人:首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来落实既定的目标;其次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不断向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完成表现性任务,用这样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享受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活动,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评价,还应该在说明活动要求、评价标准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让他们从学习参与者转变成评价参与者,进而能更好地调控学习进程,也能在产生深刻自我认知的前提下得到综合发展。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中“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一文的讲解为例。第一步,教师先明确目标,让学生从语言、食物、动物园、天气四个角度出发,对阅读语篇中的新加坡进行分析,并且让学生根据对文章信息的理解,设计一个新加坡旅行攻略,由此为学生确立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探索、有效学习;第二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并做好学教结合的工作,让学生在思维放松的前提下积极思考问题,在获取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自然实现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Where is Singapore?”“Is Singapore a wonderful and safe place to take a holiday,and why?”“What are the popular foodsin Singapore?”“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the zoo,and why?”“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e passage?”“Will you go to Singapore for a holiday?”等等。提出的问题既有基础的信息的寻找,也有需要学生调动主观思维去思考、表达的方面。而问题回答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则自然形成一种评价,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话题:“Can you introduce Weihai to Lisa?”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针对语言运用、思维创新等多维度要素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四)学生中心,解决问题,评价融合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中心,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教学评价的多维度意义,进而发挥出引导作用。教师应在对本节课所学习的语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设置任务,如设置情境交际活动、组织辩论赛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既能查漏补缺,将授课期间可能忽视的点进行补充说明,还能从学生的表现中获得最直接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能力、学习方向进行分析,形成具有全面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帮助他们突破学习困境,在尊重学生间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评的有效融合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 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Mom Knows Best”的讲解为例,可以设置“Feel the love around parents and learn to be thankful”的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对自身进行反思,列举自身需要改正的地方,并说出该如何理解和感恩父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如对talk back/think back用法的混淆,或者是由于缺少知识储备无法尽情表达等。友善交际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和肯定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之,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教师务必要在明确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课前准备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明确他们在学习与发展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评三者结合,最大程度地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并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在自然互动、深度探索中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李爱霞.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93-195.
[2]白瑞.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10):79-81.
[3]罗峰辉.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84.
[4]乔楠.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