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

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

26

2023-10-30 15:05:25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 英语阅读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较高,阅读学习的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但阅读能力仍有欠缺。父母学历、阅读兴趣、内部动机等与阅读水平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调查结果,本文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在强化语言知识、培养阅读兴趣、提供方法指导等方面加以提高。

  摘要

  英语阅读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较高,阅读学习的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但阅读能力仍有欠缺。父母学历、阅读兴趣、内部动机等与阅读水平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调查结果,本文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在强化语言知识、培养阅读兴趣、提供方法指导等方面加以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  问卷调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是英语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英语阅读集语言知识、价值情感和理解分析于一体,英语阅读能力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已有研究指出,英语多维阅读在阅读研究中具有更高的接受度,在英语课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某中学的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初中生英语阅读现状展开调查,并试图分析影响阅读水平的相关因素,以期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不断完善提供切实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调查问卷参考了章莉和邹洁莉的问卷设计。章莉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语言因素,邹洁莉同样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其研究对本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和初中学生特点,对问卷内容加以设计,内容涉及被调查学生的社会信息、英语水平、兴趣程度、阅读难点、学习动机和教学期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为保证问卷质量,本研究进行了问卷预试,根据预试反馈意见加以完善。最终问卷共有28道题目,均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其中有22道运用三级量表。调查问卷的发放、填写和回收采取线上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4份。

  (二)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SPSSAU(又称“在线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数据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远高于0.8,说明样本数据信度质量高,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初中生英语阅读现状

  1.阅读水平与阅读难点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阅读水平为优秀的学生仅占9.5%,而阅读水平为良好和不及格的学生占大多数,其比例分别为48.8%和41.7%。由此可见,该校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需要逐步提高。

  在阅读难点方面,64.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英语阅读难在词汇储备不足,22.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在无法把握中心主旨,在语篇理解上困难较大,也有少部分被调查学生认为其阅读困难主要在于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单词的识认影响着语篇的细节判断乃至整体理解,词汇作为语篇的最小构成单位,是英语阅读中的基本要素。基于此,问卷采用三级量表对初中生的真实阅读情况加以调查,调查数据见图1。

Dingtalk_20231030145924.jpg

  在词汇方面,84.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阅读中碰到生词会查词典弄清词义”,不去查阅词典的受访者仅占15.5%。在问及“碰到生词时会尽量猜测词义”时,5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基本符合,41.7%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非常符合。这说明初中生在阅读中具有主动学习意识,掌握了一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阅读中的生词会影响其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即使不影响理解文章主旨,也会影响其细节判断。

  在语法方面,在代词上,59.5%的被调查学生对“不清楚句中指示代词所指会影响文章理解”这一情况表示基本符合,26.2%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非常符合。在时态语态上,58.3%的人对“不熟悉时态、主被动语态会影响文章理解”表示基本符合,22.6%的人表示非常符合。在从句上,51.2%的学生对“从句会影响对句意的理解”表示基本符合,有20.2%的人表示非常符合。综合来看,指代关系对文章理解的影响最大,时态语态和从句次之。

  在语篇方面,在信息寻找上,被调查学生基本可以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到文中相关信息,仅有4.8%表示不符合。在语篇理解上,当问及“经常抓不住段落或全文主旨”时,表示不符合这一情况的占32.1%,而大部分表示基本符合或非常符合。由此可知,初中生在识别关键词和寻找关键信息上基本不成问题,但语篇理解却是难点。

  2.阅读兴趣

  在英语阅读兴趣方面,多数学生表示喜欢阅读英语文章,不喜欢英语阅读的仅占16.7%。不喜欢阅读理解类题目的被调查学生中,90%的学生是因为该题型对自己来说较为困难,得分较低从而失去兴趣;10%的学生则对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感到吃力,在阅读中的自我效能感较低。

  在课外英语阅读方面,超过90%的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做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9.5%。交叉分析发现,英语阅读水平与课外阅读次数密切相关。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半数学生的课外阅读次数在五次及以上,三次或四次的也较多,占37.5%;英语成绩良好的学生中,则多半进行三至四次课外阅读,占比为51.2%;而在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中,每周仅进行一至两次课外阅读的占比最大,为42.7%,且有17.1%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是说,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次数越多,其英语水平也相对较高。

  3.学习动机与教学期望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从内部动机来看,“我认为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帮助很大”和“我认为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可以获得自我成就感”两个量表题目得分一致,均为2.4。从外部动机来看,“我认为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是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和“我认为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两个量表题目的平均分相对较低,前者为2.2,后者为1.9。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可知,被调查学生在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的提升动力更多来自个体内部,而不是外部刺激。

  本文所述教学期待是指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的期待。调查显示,被调查学生对阅读方法指导教学最为期待,平均分为2.4,而对教师推荐英语课外读物和学校添置英语读物的期待值相对较少,平均分在2.2左右。这为今后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提供了参考,也对进一步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在对兴趣程度、学习动机等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同时,将性别、父母学历两个社会性因素纳入考察范围,以进一步了解影响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因素。

  从正态性验证的结果来看,相关数据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基于此,本文在相关性检验中使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第一,英语阅读水平与父母受教育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阅读水平与性别之间的p值大于0.05,说明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阅读水平与父母最高学历之间的p值小于0.01,关联达到0.01显著性水平,且相关系数在0.2~0.4之间,表明二者之间具有低度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学历的回归系数值为0.165(t=3.008,p=0.003<0.01),这意味着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就越高。

  第二,英语阅读水平与英语阅读的兴趣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表1),课外阅读次数、英语文章喜爱度、阅读理解题型喜爱度与英语阅读水平之间均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其中,课外阅读次数与阅读水平之间呈低度正相关关系,而英语文章喜爱度、阅读理解题型喜爱度与英语阅读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7之间,说明二者间相关度更加紧密,上文交叉分析结果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阅读兴趣关系到学生对待阅读的态度和投入精力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Dingtalk_20231030150137.jpg

  第三,英语阅读水平与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与阅读水平之间的p值小于0.01,且相关系数为0.306,二者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与阅读水平之间并无显著性,二者没有相关关系。

  三、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生的语言能力目标在感知与积累方面应达到可以读懂语言简单、主题相关的简短语篇,并能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理解其隐含意义,在习得与建构方面能够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并通过关键词对人物、事件等加以推断的水平。同时,阅读理解类题目的内容日益新颖,倾向于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思维品质,如分析、判断、推理等。

  为此,基于上文统计分析,建议如下:

  第一,强化语言知识储备。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阅读的难点在于词汇储备不足。作为语言大厦的根基,词汇是在以语法为经纬的基础上,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因此,在“双减”政策下,要合理设置分层作业,为不同梯度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以夯实单词、语法等必备基础,为学生减负增效。词汇学习不是机械记忆,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否识词、认词,在具体语境中唤醒词义、理解词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多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用法和固定搭配。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英语词典,学会过滤单词的非常用义,减轻记忆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语篇中的常见单词对部分学生来说不成问题,但生词却成了阅读痛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疏导学生面对语篇生词时的畏难情绪,遇到生词选择跳过或根据上下文猜测,从而克服阅读障碍。

  第二,培养阅读兴趣,提升内在驱动力。兴趣往往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推动个体认知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培养和激发阅读兴趣,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阅读需要和自我效能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以鼓励式教学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初中生的学习需要来看,阅读理解所涉主题涵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应从短小文章着手,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同时符合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丰富阅读资源,如科普系列文章、中外名人系列文章等。教师也可以在考虑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创设分享阅读体验的英语课堂,从而使学生在接受人文熏陶的同时,提升英语阅读的兴趣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此外,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具有影响作用,教师要注重家校共联互通,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第三,提供方法指导,提升语篇阅读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涉及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等多种文体,考查学生在多元化、多样化的情景语境中对语篇的理解能力,以及在语言材料中获取、归纳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整体阅读观,即先把握语篇内容和主题,再把握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在方法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高频词、句子位置等判断主题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衔接手段,如转折连词、因果连词、指示代词等把握行文逻辑,抓住语篇脉络,从而提纲挈领地把握主题内容,更好地进行细节理解。同时,教师要定期搜集学生在阅读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二次训练,直至其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我建构的知识体系。


  [1]卜洪超,石安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17(9):96-98.

  [2]曾用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阅读量表”制定原则和方法[J].外语界,2017(05):2-11.

  [3]陈彩娇.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4]贾晓娜.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2):168-170.

  [5]章莉.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语言因素调查[D].长沙:湖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