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策略论文

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策略论文

17

2023-10-25 11:48:36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文章首先界定了智慧教学素养的内涵,然后调查了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现状,接着分析了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文章首先界定了智慧教学素养的内涵,然后调查了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现状,接着分析了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学素养;教师;高校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可见,高校教师是引导学生智慧学习、智慧发展的引路人,其智慧教学素养是开展优质智慧教学、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培养智慧型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智慧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对此,提升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是破解困境的关键。

  一、智慧教学素养的内涵界定

  (一)智慧教学素养

  目前,关于智慧教学素养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的界定有两种:①陈卫亚[3]认为,智慧教育教师素养就是在智慧教育环境和形态下,教师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的、综合的素质与条件;②王明丹与吴金航[4]认为,教师智慧教学素养是教师契合时代要求,融合智慧化教学中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因素,在智慧教学过程中深化而成的多种能力。概言之,智慧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的基础上,通过智慧校园软硬件的辅助,开展智慧教学所需的知识、能力、情意与技术等综合素养。

  (二)智慧教学素养模型

  本研究以“知”“情”“技”对应智慧教学知识素养、智慧教学情意素养和智慧教学能力素养,以教育信息化2.0为理论基础提出智慧教学技术素养。高校教师的智慧教学素养模型包括四个方面:智慧教学知识素养、智慧教学能力素养、智慧教学情意素养和智慧教学技术素养,具体如图1所示。智慧教学知识素养是开展智慧教学的认知基础,由智慧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组成。智慧教学能力素养是开展智慧教学的行为关键,由智慧教学分析能力、智慧教学设计能力、智慧教学实施能力、智慧教学评价能力和智慧教学创新能力组成。智慧教学情意素养是开展智慧教学的动力源泉,由智慧教学信念、智慧教学态度和智慧教学伦理组成。智慧教学技术素养是开展智慧教学的应用要求,由智慧校园应用和信息技术能力组成。

Dingtalk_20231025114655.jpg

  二、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现状调查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该问卷包含六个维度:基本信息、智慧教学知识素养、智慧教学能力素养、智慧教学情意素养、智慧教学技术素养、培养现状。且严格按要求设计,其信度、效度经过专家分析,比较符合本研究的需要。问卷于2022年11月29日分发,共发放204份,回收20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204份,有效率为100%。

  (一)基本信息

  此次调查对象共204人。其中,男教师有57人,占27.94%;女教师有147人,占72.06%。30岁及以下有9人,占4.41%;31—40岁有81人,占39.71%;41—50岁有84人,占41.18%;50岁以上有30人,占14.71%。本科学历27人,占13.24%;硕士学位120人,占58.82%;博士学位57人,占27.94%。教龄方面,5年及以下有18人,占8.82%;6—15年有105人,占51.47%;16—25年有54人,占26.47%;25年以上有27人,占13.24%。理科66人,占32.35%;工科30人,占14.71%;文科87人,占42.65%;其他学科21人,占10.29%。

  (二)智慧教学知识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智慧教学知识素养。在智慧教学知识方面,8.82%的教师非常了解智慧教学知识,39.71%的教师比较了解,44.12%的教师一般了解,5.88%的教师基本不了解,1.47%的教师完全不了解。可见,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智慧教学知识的高校教师未达到半数,接近半数了解得较为粗浅,存在提升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11.76%的教师非常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29.41%的教师比较了解,52.95%的教师一般了解,4.41%的教师基本不了解,1.47%的教师完全不了解。可见,少部分高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比较了解,大部分是一般了解。

  (三)智慧教学能力素养

  在智慧教学分析方面,76.47%的教师能够选择与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30.88%的教师能够把握学生智慧发展的内在需求。可见,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有效开展智慧教学分析,但忽视了智慧教学中的学情分析。在智慧教学设计方面,52.94%的教师采用智慧教学模式,39.71%的教师能够开展有效的智慧教学设计。可见,半数以上的高校教师在开展智慧教学,但智慧教学的设计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智慧教学实施方面,45.59%的教师会选用适合的智慧教学策略,55.88%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67.65%的教师有良好的教学表达与友好的教学交往。可见,近半数高校教师智慧教学实施方面的能力较为均衡,能够有效利用智慧教学策略开展智慧课堂。在智慧教学评价方面,83.82%的教师能够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学,35.29%的教师能够开展教师队伍互评及管理者对教师评价。可见,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具有局限性,更倾向于自评,只有少部分教师在注重自评的同时还关注他评。在智慧教学创新方面,51.47%的教师能够终身研习智慧教学理论,67.65%的教师会鼓励、引导学生开展智慧学习,38.24%的教师能够交流共建智慧教学体系。可见,高校教师在智慧教学创新方面的能力较好,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能积极自学,并鼓励学生发展智慧,但只有少部分教师会分享智慧教学经验。

  (四)智慧教学情意素养

  在智慧教学信念方面,25.00%的教师非常相信智慧教学的观念、价值与效用,42.65%的教师比较相信,27.94%的教师一般相信,2.94%的教师基本不相信,1.47%的教师完全不相信。可见,大多数教师有智慧教学信念,更容易接受智慧教学素养的相关学习。在智慧教学态度方面,29.41%的教师非常赞成学习智慧教学知识、使用智慧教学方法、开展智慧教学活动,48.53%的教师比较赞成,19.12%的教师一般赞成,2.94%的教师基本不赞成,没有人完全不赞成。可见,高校教师对智慧教学的态度比较积极,而这正是教师深入学习研究智慧教学的动力。在智慧教学伦理方面,7.35%的教师非常了解智慧教学伦理,20.59%的教师比较了解,33.83%的教师一般了解,36.76%的教师基本不了解,1.47%的教师完全不了解。同时,16.18%的教师在智慧教学中非常遵循智慧教学伦理的相关规定,39.71%的教师比较遵循,38.23%的教师一般遵守,4.41%的教师基本不遵循,1.47%的教师完全不遵循。可见,虽然教师对智慧教学伦理的内容不甚明了,但仍能遵守伦理道德,且大部分教师具有智慧教学伦理。

  (五)智慧教学技术素养

  在智慧校园应用上,41.18%的教师经常使用智慧校园的硬软件辅助智慧教学,8.82%的教师偶尔使用,36.77%的教师一般使用,8.82%的教师较少使用,4.41%的教师完全没有使用过。可见,近半数教师对智慧教室、教育软件较为熟练,仍有教师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开展过智慧教学。22.06%的教师经常甄别、评估、整合、创建、运用、共享、研究智慧教学平台资源,14.71%的教师偶尔甄别、评估、整合、创建、运用、共享、研究智慧教学平台资源,42.64%的教师甄别、评估、整合、创建、运用、共享、研究智慧教学平台资源的频率一般,19.12%的教师较少甄别、评估、整合、创建、运用、共享、研究智慧教学平台资源,1.47%的教师完全没有。可见,多数高校教师对寻找更多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不够关注,缺少深度探索智慧教学平台资源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能力上,14.71%的教师经常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智慧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与隐性问题,19.12%的教师偶尔运用,44.11%的教师一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智慧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与隐性问题,20.59%的教师较少运用,1.47%的教师则完全没有。可见,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略显不足,智慧教学信息素养仍有待提升。

  (六)培养现状

  16.18%的教师经常接受关于智慧教学素养方面的培训,29.41%的教师偶尔接受培训,16.18%的教师接受培训的频率一般,27.94%的教师较少接受培训,10.29%的教师完全没有接受过培训。可见,智慧教学素养的相关培训较少,关注度不高。39.71%的教师表示对智慧教学素养进行培训非常有必要,38.2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17.64%的教师认为一般必要,2.94%的教师认为基本没必要,1.47%的教师认为完全没必要。可见,多数教师都认可培训的价值,也愿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79.41%的教师需要智慧教学技术素养培训,64.71%的教师需要智慧教学能力素养培训,52.94%的教师需要智慧教学知识素养培训,45.59%的教师需要智慧教学情意素养培训。可见,高校教师更重视技术素养培训,这也是其较欠缺的部分。在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方面,13.24%的教师认为没有压力,不想学,27.94%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17.65%的教师不感兴趣,54.41%的教师没有时间,47.06%的教师缺乏软硬件资源,20.59%的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48.53%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48.53%的教师认为培训形式单一,16.18%的教师认为学校过分注重能力方面的培训,47.06%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相脱节,26.47%的教师认为所教课程不适用智慧教学,10.29%的教师认为培训专家水平有限,1.47%的教师选择“其他”。可见,培训的阻力是多样化的。

  三、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智慧教学理论了解浅显

  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理论不足,教学观念偏传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比较保守,教学观念更新缓慢,甚至出现“智慧教学与我无关”等观点。传统教学观与新技术环境下的智慧教学观有实质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学定义、教师角色、课堂观和学生观上[5]。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仍以传统讲授为主,甚至排斥智慧教学,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智能性与差异性。其二,部分教师对智慧教学理论的理解存在表面化现象。部分高校教师对智慧教学理念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无所知的情况。

  (二)智慧教学能力欠缺,智慧教学的开展尚有困难

  高校教师的智慧教学能力还有欠缺,在智慧教学分析能力方面,忽视学情分析,缺少诊断工作,较少从学生视角分析智慧教学。同时,受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出现了智慧教学设计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在智慧教学实施能力上,教师指导学生智慧学习的技能比较欠缺,课堂调控能力不足。在智慧教学评价能力上,学生智慧学习评价标准不够多层次、全方位、人本化,不重视教师生态文化。在智慧教学创新能力上,同伴分享智慧教学经验不够深入,引领学生智慧发展的创新程度不够。

  (三)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学存在障碍

  智慧教学依托信息技术开展,而高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学存在障碍,如仍有部分教师不能熟练使用智慧教室、在线课程等辅助教学工具,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智慧教学中问题的能力也存在不足。同时,智慧教学平台对师生自我成长起重要作用,但高校教师的教学资源来源单一,智慧教学平台资源利用率不高。教与学两方面教育资源的短缺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高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智慧教学创新、学生创新发展的工作都较为片面。

  (四)培养路径不完善,缺乏创新性,智慧教学素养的培养阻力较大

  培训时间较少、培训内容欠缺与形式单一、缺乏顶层设计是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阻力。首先,教师时间不足。过多的行政工作与科研任务占用了教学的时间,使得高校教师参与智慧教学研学的外部条件较差。其次,智慧教学素养的培训内容欠缺、形式单一。教师参与过的培训一般多为针对智能设备的技能培训,缺少全方位的培训,缺少实战性培训,也缺少可供学习的智慧教学课堂资源。最后,缺少顶层设计的智慧教学支持体系。

  四、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拓展智慧教学理论知识,提升智慧教学知识素养

  智慧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智慧教学的基础。故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拓展智慧教学知识域,以提升智慧教学知识素养。第一,高校应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通过专家的引领更新教师的智慧教学知识。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系统、全面地学习相关智慧教学理论知识。第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利用智慧教育系统学习智慧教学理论知识。智慧教育驱动下的智慧教学系统为在线教学、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自主学习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6]。在智慧教学系统不断革新的大趋势下,高校教师应主动利用各类网络学习媒介,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智慧教学理论知识,以提升自身的智慧教学知识素养,满足智慧教学的需求。

  (二)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培养智慧教学能力素养

  创新智慧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智慧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智慧教学能力素养。首先,在“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学生是智慧学习的主体,其学习需求是智慧教学方法创新的前提。基于此,教师要从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反馈入手,了解学生对于智慧教学的体验,由此深入分析难点,寻找突破路径,以便创新智慧教学方法,进而增强智慧教学能力素养。其次,在实践中反思智慧教学方法。实践是智慧教师能力养成的土壤[7]。教师可借由课题实践、参与智慧教学竞赛的方式践行已成形的智慧教学方法,由此反思这些智慧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予以调节与改进,积累智慧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智慧教学能力素养。最后,组织教师开展共同体教研,共同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要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弹性化的共同体教研平台,要求教师基于兴趣、专业方向就课题、案例进行研究,使教师能够主动、协同进行智慧教学方法创新。共同体教研协同各方,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可带动教师整体智慧教学能力素养的提升[8]。

  (三)坚定智慧教学信念,增强智慧教学情意素养

  坚定智慧教学信念是提升教师智慧教学情意素养的关键,是智慧教学态度积极向上、智慧教学伦理水平提高的先决要求。第一,激发教师对智慧教学的内在兴趣,坚定其智慧教学信念。为了激发教师的外部动机,高校应对智慧教学表现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如课时奖励等),或者在各类项目立项、教学成果奖评审等方面向智慧教学倾斜。另外,在内部动机上,应激发教师智慧教学的兴趣,坚定教师智慧教学信念,提升教师智慧教学的内驱力与胜任力。第二,重视教师智慧教学伦理水平的提升。教师智慧教学伦理水平高是其智慧教学信念坚定的外在表现,也是其增强智慧教学情意素养的必然要求。鉴于此,高校可通过专项的智慧教学伦理培训及加强教师个体的智慧教学伦理反思两种途径,提高教师智慧教学伦理水平,增强其智慧教学情意素养,使之成为“四有”好老师,从而以榜样育人、以课程育人、以智慧教学全过程育人。

  (四)开展专门性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智慧教学技术素养

  智慧教学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故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关乎智慧教学的智能化程度。首先,开展信息技术专门性培训,深化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法律规范的认知。学校要做好法律上的约束与告知,帮助教师在数据浪潮中守住底线[9],使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学时,能够做到遵循法律、道德底线。其次,丰富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帮助教师掌握智慧校园应用方法。智慧校园应用是指智慧教学相关软硬件,其中软件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智慧教学软件平台,硬件为智慧教室和校园网[10]。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智慧校园应用,且在未来继续引进新兴信息技术,助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而发展教师的智慧教学技术素养。最后,针对高校教师多元化需求,开展适切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所需的信息技术侧重点不同,对其开展适切的信息技术培训,有利于满足其多元化学习需求。如对高校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需培训其对智能设备的管理、维护能力,发展其与学科教师沟通信息的能力等。

  总而言之,提升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素养是高校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大学生智慧学习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这是一项持久战,需要相关政府机构、高校管理者、教师等相互协作,共同致力于培养高校教师的智慧教学素养,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3-01-20].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3-01-20].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3]陈卫亚.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教师素养提升探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5):71-78.

  [4]王明丹,吴金航.智慧教学视域下的教师教学素养:意涵、结构与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22(16):62-65.

  [5]蔡宝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理念、特质及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56-61.

  [6]胡钦太,林晓凡,王姝莉.智慧教育驱动的教育系统革新[J].中国远程教育,2022(7):13-20.

  [7]祝智庭,魏非.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9):21-28.

  [8]刘璇,郑燕林.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共同体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3(4):122-129.

  [9]牛锦红,李丛束,郑亚鸽,等.高校教师智慧教学能力要素构成与提升策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38(5):120-123.

  [10]张清,格桑,李新房.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西藏教育,2022(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