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2023-10-24 14:11:4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是中学生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下,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初中音乐课堂中重要的教育目标,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在实践教学中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是中学生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下,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初中音乐课堂中重要的教育目标,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在实践教学中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鉴赏能力;情境实践;活动培养
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鉴赏能力的提升不仅能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艺术美与文化美,还能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实现音乐课程教学的美育作用。然而,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由于音乐教师对学生鉴赏能力不重视,在教学中未能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活动来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影响了音乐教学中美育作用的发挥,与现阶段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符,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并研究音乐课堂中鉴赏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初中音乐课堂中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
初中音乐课程属于一门艺术类课程,由于目前教学改革发展中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而受到了较高的重视。校领导以及音乐教师在不断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优化,希望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提升。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它的实现对于初中音乐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可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发展中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会唱音乐歌曲即可。但是在素质教育中,初中音乐教学除了要提升知识教学质量,还要提升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质量。其中,鉴赏能力的培养就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音乐教师通过加大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视以及工作的落实,有效地提升了初中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另外,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音乐、感知音乐与表演音乐和创作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以及音乐技能的掌握,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二,可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是美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意义重大。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鉴赏音乐、学习音乐、演唱音乐的过程中,感知与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艺术内涵,让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有效的鉴赏美的方法,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在鉴赏美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最终能够结合个人的审美水平,利用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进行音乐创作,提高学生审美创造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让学生不仅对音乐中的美有所感知与体会,更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使学生能拥有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有利于立德树人在音乐教学中的落实。立德树人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理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质。美育与德育有着一定的互通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风格、韵律以及节奏进行赏析,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感知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使学生接受这些内容的教育与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品质。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强对鉴赏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落实。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鉴赏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音乐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推动下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与调整,学校也加大了对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视,对音乐课时做了明确的安排,严格禁止了其他课程占用音乐课程的时间,也在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完善,为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虽然从整体来看,相较于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来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学生鉴赏能力发展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其一,教学理念老旧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初中音乐教学中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以知识教学为主,也就是给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知识讲解,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歌曲的练习,学生跟着音频或者音乐教师的钢琴弹奏完成歌曲的演唱,忽视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价值,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也未能给予鉴赏能力培养足够的重视。比如,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鉴赏能力发展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没有设置以鉴赏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另外,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主要是通过音乐鉴赏课来实现,但是在初中音乐课程设置上音乐鉴赏课并未受到重视,课时相对较少,甚至部分中学的音乐课程中直接忽视了音乐鉴赏课。
其二,学生音乐理论基础不扎实。音乐鉴赏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才能确保学生能够从专业角度鉴赏音乐作品,准确地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及内涵,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但是目前,初中生在音乐理论基础方面相对薄弱,虽然初中音乐教师也会针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给学生进行相应的讲解,但是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导致学生未能构建完整的音乐理论知识体系,从而给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其三,学生对音乐鉴赏缺乏兴趣。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个主要的原因,影响着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效果,就是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不足,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关键在于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形式的单一与枯燥,传统的初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多是灌输式鉴赏指导,音乐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音乐作品,再将音乐作品的风格、曲调、韵律以及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情感等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因缺乏自我感知与体验,对教师灌输的内容理解的程度也有限,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音乐鉴赏的兴趣,不能在音乐鉴赏课程中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降低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其四,教学内容相对局限。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需要借助于丰富的音乐作品赏析,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围绕课本中的音乐赏析作品来进行,内容的局限自然会影响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对鉴赏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音乐鉴赏作品,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提供保障。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鉴赏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鉴赏能力的培养
初中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效果,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学理念转变的问题,教师要形成知识及能力同步培养的教学理念,加大对学生鉴赏能力发展的重视,深入了解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除了要准确认知鉴赏能力培养的价值,以及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与认可,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鉴赏能力培养的行动上的支持:其一,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鉴赏能力发展的需求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优化与改进是保障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音乐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合理设置以鉴赏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教学中,音乐教师除了要设置知识教学目标与音乐技能教学目标,还要设置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目标,并将该项教学目标作为重要目标来实施,比如让学生通过鉴赏音乐感知内在情感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学生可以从专业知识角度以及个人情感角度进行音乐作品的赏析,从而实现对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其二,优化课程设置,重视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离不开音乐鉴赏课程的实施,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没有设置专门的音乐鉴赏课程,虽然也会在歌曲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曲目的简单赏析,但是因缺乏系统性的鉴赏指导与训练,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根据学生鉴赏能力的需求,对传统的音乐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专门分出音乐鉴赏课程。
(二)加强音乐知识教学为鉴赏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音乐知识基础的支持。因此,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也要加大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进而为培养学生较强的鉴赏能力提供保障。在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按照传统的灌输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构建以生为本的理论知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歌曲教学、乐器教学还是鉴赏教学,音乐教师都要给学生详细地介绍所学习的音乐作品的音乐形式、音乐风格、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等,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发展史,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文化与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嘎达梅林》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运用以往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歌曲的风格、曲调、节奏以及类型等。当学生完成组内学习后,音乐教师再要求各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分享,通过小组间的分享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与这首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为进行音乐的鉴赏奠定基础。
(三)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单一枯燥的灌输式音乐鉴赏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到音乐鉴赏的乏味,难以激发学生音乐鉴赏的兴趣,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音乐教师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为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要先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使学生能够热爱音乐鉴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鉴赏音乐作品中,才能确保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保障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质量。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音乐鉴赏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需求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例如:在进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听音乐,利用视频中具象化的内容更好地理解与感知音乐作品中抽象化的旋律、意蕴与创作情感。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还可以起到对学生思维想象以及审美能力的启发与引导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帮助。
(四)拓展教学内容引用经典名曲提升情感认知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单靠教程中有限的音乐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鉴赏能力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而在教材外选择音乐鉴赏曲目时应尽量选择经典名曲,因大部分经典名曲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文化,通过引导学生对经典名曲进行赏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感知能力。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将《高山流水》《楚商》等古韵名曲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经典名曲进行赏析,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与知识的积累,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外,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外,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鉴赏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可以举办音乐鉴赏交流会。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课程属于一门艺术类课程,由于目前教学改革发展中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而音乐课程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受到了较高的重视,校领导以及音乐教师在不断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优化,希望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等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鉴赏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音乐教师应加大对教学的改革与优化,为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铨洺.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探讨构建[J].黄河之声,2019(17):100.
[2]张玉梅.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探讨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03):96-97.
[3]罗果.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0(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