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云课堂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云课堂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

2023-10-17 15:25:2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为了探究云课堂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选取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于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参与教学的2020 级护理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摘要:为了探究云课堂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选取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于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参与教学的2020 级护理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选取 266 名学生,在1— 15 周采取 云课堂教学模式,其余教学时间仍然采用现场教学方法,对照组选取 259 名学生,采用现场教学模式,最后 对两组学生客观题考试成绩及主观题考试成绩、开学及期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学生使用 云课堂学习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云课堂,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护理专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出现复杂的变化,常有任课教师与学生因各种影响因素无法抵达教 学现场,对此,学校可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 法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保障学生健康安全,而保 证较高的教学质量是新型教育模式施行的根本要求。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很多高校都在通过将课堂 学习任务与云技术相结合进行线上教学。有不少研究 致力于探讨现场教学与云课堂教学之间的教学效果 差距[1],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使护生在面对未来复杂 的临床病患护理情况时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2] 。换 言之,时代的变迁对原本固定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 挑战 。护理专业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即 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指导和反馈,而将护理知识融入 护理思维模式,是护理学习的关键。

  云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云课堂运用于 教学中, 教学质量能否达到现场教学水平尚不明确。 但是目前云课堂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可以突破地理范 围的限制,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教学需 求,同时可以降低教育成本 。教育部也表示,“科学态 度、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是中国医护专业学生应达到 的基本要求[3] 。本文将对这一 问题做出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 于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参与教学的 2020 级护 理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共计 266 名学生,主要采用云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女生 253 人,男生 13 人,年龄为 19 —21 岁,平均年龄为 19.72±1.47 岁。另外, 选取只参与现场教学的 259 名 2020 级护理大专学生 作为对照组,其中女生 250 人,男生 9 人,年龄为 19 — 21 岁,平均年龄为 19.56±1.24 岁 。两组学生均经高考 招录,在性别、年龄、前期课程学习及既往成绩方面进 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开学时发放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采取 现场教学模式,按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 划,由 一位健康评估任课教师完成所有章节内容的 授课任务 。任课教师于课堂进行常规专业知识讲 授,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实验实训课,课后进行辅导, 最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 。全程无其他护理专 业任课教师参与,期末考核结束再次发放评判性思 维测试量表。

  实验组:开学时发放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学生 与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 1— 15 周采取云课堂教学模 式,其余教学时间仍然采用现场教学方法。教学资料使 用学院在智慧树平台建设的“健康评估”精品课程 。之 所以选择“健康评估”精品课程,是因为其以主动学习 为基础,让学生参与复杂、真实的问题,进行标准的技 能操作及与同学之间的社会互动。在云课堂课程设计 中,使用协作学习和教学策略,将全部任务基于能力的 学习进行整合。现将如何设计课程进行说明,具体方式 如下:由全班学生自主划分讨论团队,进行理论知识的讨论及技能操作练习,并由课程教师进行监管及协助, 以帮助学生了解预期学习进度[4]。课前,将整体课程划 分为理论板块及技能板块,由教学团队教师统一制定 教学案例。

  在理论板块,教师通过云班课分发案例资料,并 结合常见病、多发病病例设计临床护理案例情景,同 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随机形成小组,自行借助互联 网进行案例讨论 。其中,教师在设计案例情景时,应 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插图等资料, 使学生能灵活 运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解决问题, 特别是前期 专业核心课程中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内容 。在案例情 景下,学生通过云课堂服务连接功能,可与组内其 他同伴共同分析案例, 并针对案例设计护理计划, 做出护理诊断[5]。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负责引导并 确保课堂讨论大体方向 。之后各组学生提交经过深 思熟虑的案例讨论成果,并准备回答其他团队可能 提出的疑问,接着展示案例护理方案和措施,即在简 短的概述之后, 回答其他各组提出的问题 。在此期 间, 教师要及时查看, 并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插入评 论、问题和更正意见。

  在技能板块,教师要针对云课堂中相关技能操作 设置个性化的课前和课后学习目标。课前设置技能场 景,要求学生找到该场景中病患目前出现的最突出的 护理问题,即需要注重哪一个部分的身体评估 。并且 时间安排要充足,以便学生在寝室或家中耐心进行检 查练习, 并为每个学生团队提供相同的准备时间,同 时针对此项技能,要求每一位学生自主拍摄一个技能 操作视频,并在所在团队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同 一 团队成员可进行指导和点评,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 作,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操作规范性 。在进行云课堂 互动时, 教师可随机指定一组学生进行汇报并展示, 其余团队成员认真观看操作过程 。操作结束后,教师 可在云课堂发布讨论,所有学生一起讨论该成员在操 作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教师要全程监控并及时引导 学生讨论方向,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并给予正确的技 能操作演示 。课后,要求每一个团队再次进行技能操 作视频拍摄并上传至云课堂,教师按照统一制定的操 作技能评判表,针对该组技能操作进行评分,并作为 技能期终考核中一项过程性考核成绩,而此技能操作 视频亦可成为学生技能期末考核的重要复习资料。

  云课堂还有其特有的优势,即可生成详细的讨论存档,供学生在课堂之外使用[6]。云课堂在课堂和临床 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亲自 参与讨论,并提供有关学习的真实反馈,之后在学期 末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期末考核,并完成评判性思维 测试量表。

  (三)观察指标

  期末理论考核分别由客观题考试成绩及主观题 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记忆情况,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与组织 能力,学期结束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并分别 计算客观题与主观题成绩[7]。

  期末技能考核为技能实际操作考试。教师在云课 堂中发布各项技能考核评分表,作为期末技能考核的 具体评分细则 。在所有要求操作的技能考试中,每一 位学生随意抽取其中一项进行操作,教师按照评分细 则进行打分,作为期末技能考核成绩。

  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 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 。故在教学前后对 学生发放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并进行一学 期的随访,其内容包括求知欲、思想开放、分析能力、 系统性、自信心、好奇性及认知成熟度七个维度。

  ( 四)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 统计,对纳入的指标进行分析,数据均用(±s) 进行表 示,同时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客观题考试成绩及主观题考试成 绩比较

  理论考试采用随机抽取试卷的方式,由学院教务 处指定教师命题,按照规定比例制作多套试卷,之后 随机抽取考试试卷,并签订保密协议。考试结束后,密 封考生个人信息,多名教师依据考前制定的标准答案 进行网上流水阅卷,由信息中心统计考分,教师不得 接触试卷 。对照组客观题平均分为 34.74±6.10 分,实 验组客观题平均分为 34.82±6.08 分, 两组学生客观题 成绩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 度相似;对照组主观题平均分为 26.62±6.82 分,实验 组主观题平均分为27.77±6.32 分。实验组学生平均成 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实验组学生更擅长灵活组织材料,清楚表 达问题,深刻了解问题实质。技能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成绩较对照组学生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 主要原因在于实验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后,较对照组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且与自我学习能力 有一定提升有关 。两组学生成绩如表 1 所示。

1.png

  (二)对照组学生开学及期末评判性思维能力 比较

  我国护理专业学生通常入学时会表现出对医学 学科内容探索和好奇的倾向[8],但是随着在传统护理 教学方法下长时间学习,护理专业学生对医学知识的 探索兴趣与好奇心并未明显改变[9] 。采用对学生发放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的方法,可以有效判断云课堂与 现场教学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评判性思维 能力量表由健康评估学科带头人在开学及期末发放 收取并统计[10] 。对照组 259 名学生开学初与学期末评 判性思维能力在七个维度上均相差较小, 不具有统计 意义,如表 2 所示。

2.png

  (三) 实验组学生开学及期末评判性思维能力 比较

  同样由健康评估教学团队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 完成发放收取工作并统计 。实验组学生共计 266 人, 通过对开学及期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护理专业大专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 的提升,且在求知欲、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性、自 信心、好奇性及认知成熟度这七个维度上均有所体 现,这表明学生在云课堂中学习对评判性思维能力提 升有一定的帮助,P<0.05.如表 3 所示。

3.png

  三、讨论

  通过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应用云课堂,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 。①学生对自身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都反思了健康评估中护理诊断的重 要性[11],并且认为云课堂课程讨论提供了相当复杂的 临床疾病情况,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另外,云课堂向学生展示了基础知识薄弱同时缺少实践练 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会面对的 窘境。②学生认识到健康评估不同于诊断学 。在接受 云课堂教学之后,学生表示依据《北美国际护理诊断定 义与分类(2012—2023)》中的建议进行讨论,改变了对 护理诊断的看法,云课堂教学比当前基于教材的教学 更加有趣[12] 。③认识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在健康评 估中的重要意义。学生之前认为虽然以患者为中心的 护理很重要,但是对护理工作意义不大 。经过云课堂 教学,学生意识到某些患者通常具有丰富的就医经验 与医学相关知识,且会在网络上分享就医经历,故学 习和尊重患者过去的就医经验对于护患关系的和谐 也至关重要 。学生认识到健康评估的操作虽然繁杂, 但是不可缺少。④学生表示对云课堂十分期待 。学生 强烈表达了在云课堂中学习的兴奋,相比现场教学,学 生更喜欢有新鲜感、参与感的线上教学方式 。云课堂 让学生对护理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高级问题的解决过 程有了更多的参与[13] 。许多学生表示相比以往的现场 课堂面对教师的目光回答问题,云课堂注意不到教师 的存在,感觉要简单得多 。⑤云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让护理专业学生对医学知识有更 多的求知欲,未来成就会更高[14]。⑥为了避免学生长时 间使用手机而影响健康这一缺点,云课堂主要用于病 案展示和讨论,对于相关问题,学生主要通过课下在 图书馆查阅文献来解决 。总的来说,对照组 259 名学 生通过传统方式在校学习,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没有较 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2 。而实验组 266 名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云课堂培训,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有显著提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3.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且有效的示例,将课堂与 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云课堂上完成“健康评估”教学, 其教学质量相比现场教学质量更高[15] 。云课堂还向未 来护理专业教育者展示了一种有效扩展和教学健康 评估临床护理知识的方式,云课堂取代以前课程的部 分教学环节不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这种方法首先 不需要额外的内容开发或给课程负责人带来沉重的 工作负担[16]。此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及护理专业教 师的指导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非常重要。然 而使用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包括增加后勤工作量和对 教师专业知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17]。鉴于课时需求大, 而学生时间比较少,因此将云课堂方式引入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碎片化学习的优势[18] 。云课堂可以提前培养 护理专业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讨论和查阅文献资料 的能力,进一步适应了未来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生提出 的更高要求[19]。

  综上所述,云课堂应用于护理专业的“健康评估” 课程教学,可提高护生的课程综合考核成绩及评判性 思维能力,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简亚平,徐琼芳,谢丽玲,等.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 践研究:以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21(31):24-27. [2] 田保慧,张真.疫情环境下基于云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实践探 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8):43-44.51.

  [3] 梁剑.疫情背景下高校“云课堂”在线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6):48-50.

  [4] 梁晓梅,李高叶, 陈务贤,等. 结构化问诊联合思维导图在《健康 评估》护理问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蛇志,2021.33(2):231 - 233.246.

  [5] 黄丹,任久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 中的应用[J].新丝路(上旬),2021(12):126-127.

  [6] RAYMOND C,PROFETTO -MCGRATH J,MYRICK F,et al.Nurse educators’critical thinking:a mixed methods exploration[J].Nurse Edu- cation Today,2018(66):117-122.

  [7] 乔慧子,王雪莹,安平.高职健康评估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策略探 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11):9-12.

  [8] 王敏,于夏.基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 教学改革的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5):112.118.

  [9] 石雪芹,安宏,赵杼沛,等. 中国、日本、韩国传统医学教育、立法和 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现状及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36):174- 177.188.

  [10] 朱雪清,葛杨,王丽婷,等.导管室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研 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6):2174-2179.

  [11] 王晓君,王小娟,马琼.O-AMAS 有效教学模型在健康评估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2.37(1):16-19.

  [12] 张婷,黄亮.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疫情期 间优质和薄弱高中的问卷调查[J]. 开放教育研究,2021.27(1):106- 112.

  [13] 赵宏,蒋菲,汤学黎,等.在线教育:数字鸿沟还是数字机遇:基于 疫情期间在线学习城乡差异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2):62-68. [14] 余天放.批判性思维在学科交叉中的运用与启示[J]. 中国高等 教育,2021(3):52-54.

  [15] 张丽肖,李丽娟.云课堂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文化创 新比较研究,2020(4):58-59.

  [16] 张迪,王帆,兰杰.双向在线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优化的创新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21(13):17-24.

  [17] 沈森,粪红, 欧阳璞.职教云课堂 SPOC 课程在高职护理病理学 可视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2.13(3):94-95.

  [18] 刘慧,陈常勇,韩再德,等.医学影像学线上教学学生角色转换及 接受度调查[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4):82-86.

  [19] 倪李鑫,张运玉,符维艳,等.我校中医专业研究生混合式教学 VR 在线学习体验效果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2):65-67.

  通讯作者:张立羽(E-mail:87274104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