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危化品安全教育方法论文

2023-07-31 10:46:22 来源: 作者:liuhong
摘要:我国因化学危化品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面对此种局面我国制定了多项解决和预防措施,除了严格控制市场上的危化品生产使用和储存等方面,也在积极强化校园化学实验教学中危化品安全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却又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一旦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没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步骤进行实验就很可能造成实验事故,危及自身和他人.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危化品安全教育方法方面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摘要:我国因化学危化品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面对此种局面我国制定了多项解决和预防措施,除了严格控制市场上的危化品生产使用和储存等方面,也在积极强化校园化学实验教学中危化品安全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却又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一旦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没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步骤进行实验就很可能造成实验事故,危及自身和他人.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危化品安全教育方法方面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危化品;安全教育;初中化学
化学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讲都是一门较难攻克的课程,虽然在教育改革后我国绝大部分初中学校都加设了化学实验课程,弥补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但同时也增大了危化品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压力.作为化学教师,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肩负起危化品安全教育的重任.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都很少会发生安全事故,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教师们还应继续对此方面进行优化,彻底解决此方面隐患.
1开展初中化学实验危化品安全教育的意义
1.1强化实验教学
大多数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理科知识,而实验教学又是开展理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只有在不断的亲身实验过程中才能够越来越理解那些知识点,也才能越来越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危化品固然可怕,但其不应成为化学实验教学路上的“拦路虎”,如有些地区的初中学校为了安全而不配置、不使用危化品进行常规教学,而是以黑板、课件等形式代替,或是单独由教师一人进行演示实验,却不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做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安全,但却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严重不符.
1.2保证师生安全
近年来学校安全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往学校方面通常只是围绕着暑假不去河边海边玩耍、出行要跟父母老师报备等方面进行,却鲜少加大关于危化品方面的教育力度.在学校内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管控除了可以始终确保化学实验课程不会被贻误外,更重要的是此举能够有效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危化品从选择到购买再到运输和使用,甚至是销毁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尤其是使用阶段,这个阶段是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教师和学生最为集中的时候,一旦发生爆炸或是其他情况很可能殃及到其他学生,造成更大范围的教学安全事故.
1.3确保和谐稳定
对于人们来说任何一件危化品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虽然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有限,能够接触到的危化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相对较少,可当对危化品知之甚少的学生面对它时,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除了存在校园隐患外也有可能给社会上带来麻烦,如有些学生对危化品的威力十分好奇,总想尝试一下,但在教师的管控下难以实施自己心中的“实验”,其很有可能会将危化品从学校内偷盗出来.这样一来无论学生有没有在校外进行实验都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因为即使学生最终没有勇气试,也不会像专业人士一样对危化品进行保管,很可能随手扔在街上或是垃圾桶里.如果被非法分子拾到拿来做非法之事,或是被不知情的人接触到而伤了自己,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容小视.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已经出现过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知道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危化品存放方式不当导致泄漏等,同时这也反映出一些学校在化学危化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学校内缺乏一套完整的危化品管理机制,很多教师在领取和归还实验物品时没能做到及时登录信息,自觉性不强,且校内未指定专人负责实验物品的管理工作,导致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二是部分教师有时会委派课代表将实验物品送回到管理处,或是为了避免麻烦直接将实验物品带回到办公室,以便下节课继续使用,若该物品属于危化品而学生又对其不够了解,很有可能在送回管理处的途中发生意外.或是在办公室的实验物品被学生携带出校外,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三是一般来讲实验课的课程安全都相对紧张,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往往将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带领学生做实验和讲解实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却忽略了安全教育的普及工作,使得很多学生对危化品知之甚少,无论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生活中都不能够提高警惕.
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危化品安全教育方法
3.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应渗透到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很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其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如果没能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很容易走上歪路,甚至发生违反校规、违反法律法规、伤人伤己的情况出现.化学危化品实验也是安全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在有关危化品的实验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是要对其有一种敬畏之心.平时开展危化品安全教育或许会显得有些突兀,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课的课堂导入环节来进行此方面教育,如在网络中下载一些由化学危化品引起的安全事故,再将引起事故的危化品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向学生们解释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并要学生从今天开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化学实验.或许社会上的事情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遥远,但当其看到真正有学生因此而受到伤害,想必内心的震撼会更大,此时也是教师普及化学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
3.2对危化品进行全方位管控
一般情况下只要做好管控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危化品发生事故的概率.对于初中学校来讲若要对此方面进行严格管控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指定专人对危化品进行预采购、保存、管理、登记等工作,最好能够实现双人制,互相监督;二是需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厂家合作,并且必须完全符合政府要求,这样一来可以确保进入校园的危化品从出厂到运输再到入校这整个过程的规范性;三是危化品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除了要做好出入登记外,管理人员还应针对不同的危化品进行分类存放,如大多数危化品都不喜潮、怕晒,或是有些危化品具有爆炸、腐蚀等特征,因此储存室要配备一些通风设备,制备温度计,再采购一些应急处理器材,如灭火器和河沙等;四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仓储室安装监控,如果发生失窃或是事故时有据可循,也可以安装报警系统,这样一来一旦有事故发生人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警报,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五是严格控制危化品的出借和归还,无论是出借还是归还都应在双人签字确认的情况下进行,对于教师私自领取或是短暂使用后不归还的情况要坚决抵制.
3.3利用课堂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对新奇的化学实验都有很强的兴趣,然而一旦需要进行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时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些退缩情绪,尤其是胆子小的女学生.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学习不但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气氛,还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进行实验分组时教师可以将男女生进行混合,男学生通常胆子较大,敢于动手,在看到男同学成功完成实验后可以减少女学生的畏惧心理.另外,也可以重点突出一下课堂互动环节,如开展灭火实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知道的灭火方法.以蜡烛灭火为例,由学生自发讲解自己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在现有条件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在自己的想法得到实践后通常会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从而增加对后续实验的参与热情.发言不受限制,可以代表自己也可以代表整个小组,小组其他成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提出来,由教师和学生们共同探讨,这对于危化品实验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3.4强化学生对危化品的应变处理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种类众多,其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应用到一些危险性物品,最常见的是酒精,虽然其危险系数并不高,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肯定会在实验室内造成恐慌.而教师即使反复强调操作要点也难以完全避免不会发生意外,因此除了理论上的安全教育外也要着手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如若在实验过程中有学生不小心打翻酒精灯造成爆燃现象,此时教师不要一味指责学生,或是快步上前自己将事故解决,而要迅速安抚学生情绪后教师可以尝试指导学生自己来处理该情况,如让学生找来抹布,并将其弄湿,然后勇敢地将其盖在火苗上.在处理完后再将原理告诉给学生,同时指出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告诫所有学生不要再发生类似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再如在进行酸实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模拟被酸灼伤后的处理情景,被灼伤后要立刻以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要稍长一些,然后再用3%左右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洗涤,若情况不严重这些措施即可,若严重在完成这些紧急处理后需要到医院再进行医学处理.进行此类实验训练不但可以丰富课本中缺少的危化品知识,还可以强化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免在发生事故后紧张失措,错过最佳处理时间.
3.5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危化品认知体系
在大多数人眼中化学品具有极强的危险指数,人们对其有更大的抵触情绪,因为有些事故夺走了很多宝贵的生命.同时化学品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部分人认为这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恢复环境等发展目标也是一种阻碍.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对化学存在偏见,其往往只看到了化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忘记了化学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让学生们对危化品有更多的了解不仅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大限度地保证化学实验课堂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们了解到虽然化学危化品有一定的危险性,但若使用得当就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几个经典实验来印证此方面,使学生们对其产生敬畏之心,而非单纯的畏惧之心.
参考文献:
[1]李燃,吴兰,王春.虚拟仿真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6):36-38+41.
[2]田洪柱.基于学科意识提升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化学工程,2021,49(03):4.
[3]王华美.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