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论文

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论文

2

2023-06-21 09:20:46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然后阐述了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包括调动学生医德医风学习主动性、完善医德医风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医德医风教育优秀师资队伍等。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然后阐述了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包括调动学生医德医风学习主动性、完善医德医风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医德医风教育优秀师资队伍等。

  关键词:医德医风教育;医学院校;学生

  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因而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医学是一门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生命科学,一切活动都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的寿命逐年延长,这一切都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担负着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使命的医务工作者的付出。然而,当前部分医务工作者受利益驱动,导致医德出现失衡、价值出现背向,给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与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因此,新时代对高素质医务工作者的需求空前高涨。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在学生时期就全面系统地接受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掌握精湛医术的同时,也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使自己日后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生,从而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一光荣使命,这也是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2-3]。

9660002f9989a445feb37113ba0b80f0.jpg

  立德树人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根基,也是医德医风教育的时代主题。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医学院校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园地,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救死扶伤的中坚力量,医学院校应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了阐述,呼吁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一、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

  (一)学校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摆在高校与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很多医学院校过分追求学校学生就业率,且毕业生也追求短期就业目的,这导致大部分高校在大学课程设置上尤其重视专业课教学,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医德医风、法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则有所忽视,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以致学生在以后工作中治病救人的意识较为淡薄。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医德医风教育教师且教育形式单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悟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导致毕业后存在医德失衡现象,丧失学医之根本[4]。

  (二)教师理论结合实践不够

  医学院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白医学生医德医风培育的重要性。医学工作面对的主体是人,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机会与患者接触,故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在短期内进行角色转变,从而导致了工作上的不适应。医学院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过多注重理论研究,忽略了医德医风教育意义,未能让学生尽早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未能将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使得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未能很好地体现医德医风[5-6]。

  (三)学生对医德医风认识不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现阶段医学院校部分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冷漠、自私和不愿承担责任,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浓厚。正是因为在学校期间未能真正以医生的身份完成任务、承担责任,故学生即使有实习的经历,也很难进行换位思考,无法真正体会到病人的感受,未能很好地处理医患关系。同时,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网络及多媒体应用变多,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学业任务繁重,部分医学生压力较大,存在对医德医风认识不足的问题。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学习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很好的沟通交流机会,医学生容易产生敏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在参加工作以后容易发生医德医风不正的情况。

  二、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

  (一)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需要

  党的教育指导总方针强调对青少年的教育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实则是在有效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因此,医学院校在教授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大医德医风教育,有力贯彻党的教育总方针。

  (二)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其是患者最信赖的人,每天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患者及家属,然而近年来,医患纠纷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给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带来很多负面的评价,这其中不乏由于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医患纠纷已成为当今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很多未来要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甚至对学生的专业选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员不愿意从事医务工作。对此,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建设,通过提高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及服务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多元化医疗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由原来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向身心健康转变,同时,医疗的概念也从原来的治病救人向全方位发展,包括医养结合、早诊早治、病人身心健康关注等,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对医务工作者服务能力及服务态度的要求。对此,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更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四)促进医学科研发展的需要

  社会要进步、科学要发展,医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之间的比拼更多的是科技的竞争,科学研究需要德才兼备的专家,同样医学研究也需要德才兼备的专家。而作为未来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助于促进医学发展和进步。所谓“大医精诚”,医学院校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为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更好地推动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其为人类造福。

  三、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调动学生医德医风学习主动性

  1.立德为本,加强入学教育。医学院校要加强学生入学“第一堂课”教育,当学生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学的学习意义,进而对未来职业有明确的规划,逐步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目标。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正确的三观有助于指引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而有才无德会降低其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给社会及人类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因此要上好入学第一课。概言之,医学院校要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从一入学就要意识到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奉献,正确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医德医风规范。

  2.鼓励学生有效利用学校相关资源。大学是人生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时期,是培养道德品质、提升内涵修养的最佳阶段。所以在校学生应该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利用好大学的学习资源。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学生还应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利用图书馆、社会实践、名家讲坛、学术交流等,从医学大家身上学习优良品德,促使自身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3.强化学生思想意识。医德医风本身就是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容,故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医德医风意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利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从思想上提高觉悟,对人生价值有深层次理解,明白高尚人生的真谛,不断提升自我,脱离低级趣味的享乐主义思想,树立强大的思想信念,未来争做医德高尚、受人爱戴的好医生。

  (二)完善医德医风教育课程体系

  1.完善课程内容和形式。首先,要加强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多门学科,同时开设多种选课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增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意识;其次,要将枯燥的医德医风和伦理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深切感受和体会到医德医风及伦理教育与自己息息相关,让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案例教学、学生互动、角色扮演、创新创业设计、实践活动、现场研学等形式替代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比如,教师可以设立特定的医疗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辩论,剖析案例中每一个角色的行为,在思想、行为、道德、精神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同时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即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医疗角色,让学生站在医生、患者及家属的立场上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7]。

  2.重视人文课程设置。医学永远都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人文科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医学道德。对此,一方面要重视医学人文课程建设,适当增加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课比例,使人文教育渗透医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课程教育对医德医风教育的促进作用,使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人文情怀的熏陶结合起来,即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其身心发展的差异,融入不同的人文教育内容,具体来说,针对低年级在校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分析判断能力为重点,而针对已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以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精神为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嘱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才兼备指导原则,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教师应结合专业课程素质目标的要求及特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8]。

  第一,深入挖掘思政素材。以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教师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恰当融入教学。具体可围绕各重大卫生危机事件发生之际的重大举措、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以及有关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事件、名人事迹、典型案例等,利用学校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思政模块,供学生观看、学习。除了课程的渗透,还应该加强学术交流,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著名学府或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众多反面教材,如近年来许多在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的医务人员由于不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犯了错误,甚至违反法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9]。教师可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丰富课程思政实施途径。①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实验结论的逻辑性,培养学生的客观、严谨、求真、合作精神;②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举办各种病原体科普宣传(制作展板、宣传视频等)、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检查等活动,使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③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训,组织学生走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院所等,了解当今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切身感受一线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勤奋学习,打牢基础,增强职业使命感;④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及各种学科相关比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科学素养。

  目前,各医学院校已搭建多种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思政素材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这样可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中,教师要格外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三)打造医德医风教育优秀师资队伍

  1.培养职业道德高尚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在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引领的作用,是高校最好的资源之一,体现了高校的软实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所高校的等级,同时其也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故提高高校教师个人素质对提升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院校应该利用一切资源引进和培养优秀师资队伍。

  2.建设专职师资队伍。当前,医学院校大多缺乏负责医德医风教育的专职教师,相关教学工作大都由辅导员兼任,但是由于多数辅导员资历较浅,对医德医风的理解与体会也不够深刻,课程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医学院校应加大对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具备一定资历的医德医风教育专职教师,同时也要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中医德医风教育的融入,提高医德医风教育效果。

  3.搭建兼职师资平台。由于专职教师精力有限且均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专长,再加上医学院校教学任务繁重,专职教师很难有更多精力完成医德医风教育。同时,专职教师大部分是从学生身份直接到教师身份的,这种从校园到校园的职业轨迹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医德医风的全貌,对医德医风教育的实施亦存在不全面的情况。对此,医学院校可组织一支由离退休教师、临床大夫及社会精英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0]。

  (四)优化医德医风教育环境

  外界环境对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医学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医德医风教育机制,设立专人负责制,由院系党委书记担任第一负责人,加大医德医风教育的领导和监管力度,全面监督和管理医德医风教育教学工作,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11]。

  首先,医学院校的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医德医风教育对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性。在道德体系中,医德医风培养是最重要的部分。医学生作为日后的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医学院校教师更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视度,注意在教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过程中渗透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12-13]。

  其次,注重国家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的落实。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力度,对此,医学院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党的方针政策下医学生思想教育,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医德医风教育,注重良好医德医风事件的传播,同时更加注重反面教材的教育意义,对反面教材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尽早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意识。

  最后,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水平。古语有言:“言传身教,身教更甚言传。”若要做到优化教育环境,必须优化教师队伍,只有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与觉悟,才能真正地优化教育环境。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作风的影响者,一名好的教师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医学院校中的大部分教师来自医院,也是医务工作者,同时肩负医务工作与教学工作双重职责,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所以医学院校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觉悟。

  总之,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关系到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和谐发展。而高校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医学院校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此,医学院校领导应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将他们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汪珊珊.浅谈临床医学教育医德医风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9):183-185.

  [3]熊忠东,贾春水.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德医风及伦理教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7):1-3.

  [4]楚杰,王羽丰.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建设初议[J].大学教育,2019(8):75-77.

  [5]陈菲,王亮,王志杰.浅谈影像医学实习生医学伦理决策能力的教育培养问题[J].医学与哲学(B),2018,39(7):86-89.

  [6]叶智彪.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1):42-43.

  [7]齐柳,张忠.基于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职业,2019(9):109-110.

  [8]袁秋实,刘志远.基于医患关系浅析对医学生情绪管理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6):455-457.

  [9]赵欣.关于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8(11):63.

  [10]王沧霖,承明华,周贝贝,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德医风专题教育的探索[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1,4(6):461-464.

  [11]刘娜,张忠.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加强党员医德医风教育重要意义及模式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8):138-140.

  [12]朱林,俞涛,宋海洋,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9(32):238-240.

  [13]庄百鹏.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