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论应用积极语言评价构建幸福课堂的策略论文

论应用积极语言评价构建幸福课堂的策略论文

5

2023-06-15 14:12:0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什么是积极语言评价以及构建幸福课堂的作用。根据常态课堂教学存在评价用语机械单一、用语单调,情感性不高,有时不能一视同仁,缺少公正、层次等情形,提出构建幸福课堂的两个维度: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真诚的鼓励与表扬;教师掌握积极语言HAPPY模式,巧妙应用积极语言评价。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什么是积极语言评价以及构建幸福课堂的作用。根据常态课堂教学存在评价用语机械单一、用语单调,情感性不高,有时不能一视同仁,缺少公正、层次等情形,提出构建幸福课堂的两个维度: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真诚的鼓励与表扬;教师掌握积极语言HAPPY模式,巧妙应用积极语言评价。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评语;积极语言评价;幸福课堂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我们让儿童享受教育的幸福,不仅是享受教育结果,也要享受教育过程,享受教育的幸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够达到“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就达到了享受幸福课堂的过程。

  一、积极语言评价构建幸福课堂

  积极语言评价就是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参照积极语言HAPPY模式进行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个体学生的情况,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体验成功,刺激学生愉快的体验,帮助学生塑造信念。积极语言评价促进师生良好人际沟通的心理功能体现在协调认知、协调情感、协调行动等方面。

  在课堂上,积极语言评价的采用,既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快乐。这样的课堂就是积极课堂,当然也是幸福课堂。

  二、应用积极语言评价,构建幸福课堂氛围

  在常态课堂教学中,一节课上学生可听到教师十几次相同的语言,教师评价用语机械单一,使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因而出现对教师的表扬“无所谓”,结果课堂教学因评价单调而失去了激励意义;高段学生反馈教师的课堂口头评价需要进一步注入情感,做到情深意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满足,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积极性保持持久;有时教师课堂评价用语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公正性需要提高,没有奠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潜能未得到开发;普遍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不能“因人而异”,缺少层次性、个性化,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常态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情形说明课堂教学还存在不足和能够提升的空间,离构建幸福课堂还有差距,基于此提出应用积极语言评价构建幸福课堂策略。

  (一)积极转变观念,真诚鼓励表扬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鼓励教师学会赞美学生。他相信,教师的赞美能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激发他们学习上的热情,唤起他们强烈的进取心,使得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心理上彻底解放学生。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1.评价的真诚度

  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往往教师明明知道真诚鼓励对学生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却因各种原因没有做到。偶尔因为公开课希望学生多回答问题而重新捡拾起来的鼓励,却让学生体会不到那份真诚。现在的学生很有分辨性,教师评价的真诚度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内驱力。因此,评价一定要真诚。

  2.评价的持久度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条直线。当我们的积极评价触动他们的内心时,学生的成长会稳步直升,而当孩子的积极情绪削减时,他们的成长可能原地不动,或着回到从前,这时需要我们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积极语言的评价一定要一如既往。

  课例:课堂上喜欢做小动作的晓磊又开始活动了,不论什么都会成为他心爱的玩具,根据以往的经验,教师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先提醒了他,请他注意力要集中。当他在回答问题答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时,教师及时地表扬了他并奖励他一颗智慧星。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当时他非常高兴。在下面的课堂上他再也没有摆弄那些心爱的玩具,所以下课时教师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课后教师还在办公室单独与他交谈,提出:“如果你在上课时能精力集中地听教师讲课,相信你会更棒的。”自此,教师发现他有明显的进步,虽然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时也会搞一些小动作,但当他发现教师注视他时他能主动地把东西收起来。现在的他已经把他那些心爱的玩具都收起来了,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分析:“下课时教师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课后教师还在办公室单独与他交谈。”这里体现了教师评价的真诚——从全体到个体。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真诚关注。“从教师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先提醒了他——答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时教师及时地表扬了他并奖励他一颗智慧星——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时也会搞一些小动作时,教师用目光注视他。”这是评价持久度的体现。教师没有因为孩子的反复无常,而失去真诚、积极的语言评价,真诚的评价、持久的评价,使一个孩子从内部开始转变,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二)掌握积极语言模式,巧用积极语言评价

  1.接纳孩子错误,善待宽容等待

  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特别好表现自己,但是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在课上远远不如课下跟教师的聊天那么积极。原因何在?回答错了,教师没有用鼓励为他重建信心,有的甚至招来不注意听讲的责备;回答对了,教师也没有及时地表扬为他继续加油。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会觉得,反正教师讲的几乎永远是对的,不参与虽然不受表扬但也绝不会受到批评,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班级的课堂几乎就是那几个好学生的课堂。

  面对孩子的错误回答,如果教师立刻晴转阴,甚至出面呵斥、制止——“你听没听教师讲课?”“刚才×××同学的发言你没听见吗?”学生们自然也会安安静静地坐好,看似规规矩矩地听讲。可这样的消极评价就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一声声呵斥下,学生们的思维难以回到课堂。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以这样的积极语言暗示学生:“学会倾听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尊重,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彼此的,欣赏也是彼此的。”我们会欣喜地发现,那些回答错误的孩子脸红红的,再要求他们注意听时,这些孩子是不好意思地坐下,积极地投入课堂。

  从表面看消极的评价与积极语言评价的效果大致相同:学生们“走私”的思绪被打断,都能投入学习活动当中。可两者潜在的影响截然不同,前者的积极性被扼杀,学生的积极投入也不会很长久。却大大相反,后者引起行为潜能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在以后相关情境中活动的水平和方向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正视学生的表现:错了,有鼓励,对了,更要有表扬。让学生真正能够体会到他在参与过程中成长了,他才会有兴趣并且愿意继续参与。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在课堂中同时收获快乐与幸福!

  2.灵活应对突发问题,给予适当积极引导

  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场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每位教师几乎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所答非所问;回答得不着边际;提出的问题和教师的预设意图毫无关系,甚至打乱教师的设计环节,阻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当头一棒,还是积极引导?前者的做法学生连最基本的心理安全和人格尊重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发展幸福课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视学生出现的突发问题,利用自己的积极语言做出恰当的引导。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对所答非所问、回答得不着边际、提出的问题和教师的预设意图毫无关系时。教师们用这样的积极语言进行引导:“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敢于向教师(教材)提出个人见解,非常了不起!;“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

  这些话语采用平等对话式的语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发问行为本身的尊重、肯定,体现了对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关注,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这些积极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些积极语言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人格和行为价值的尊重。学生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更易于和教师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层次的发展。

  这些积极语言评价,都要靠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语言的艺术性,努力提升语言的感染力。用语言的转变,使孩子们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让我们像真正的朋友一样,与孩子们一起攀登知识的高峰,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一起揭秘,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幸福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陈虹.给教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