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研究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研究论文

3

2023-06-12 09:44:14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实施经典阅读教学,能切实培养初中生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经典阅读内容融入其中,借此提高综合教学效果,感知语文魅力,强化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实施经典阅读教学,能切实培养初中生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经典阅读内容融入其中,借此提高综合教学效果,感知语文魅力,强化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重要性;实践;方法

  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广泛,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审美情趣,令其在阅读中感知真善美。这就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经典阅读内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及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持续培养学生这种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技巧,循序渐地进行。另外,学生熟读才能促进其深思,在语文阅读方面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自我阅读能力,增长语文见识。

f66852632a51c4778c1f1d91dd060c55.jpg

  (二)拓展学生写作视野

  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根据选入部编版的节选文章,融入相关经典文学作品的整本书阅读,促使学生感知文学作品。在日常积累时,即可在头脑中记忆相关词汇,被经典美文段落所感染,最终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在潜移默化中沉淀语文知识,将所积累的素材应用在写作中,丰富文章框架及内容,创造更多优秀作品。

  (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经典阅读活动,能够令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涉猎更多文化内容,比如当地的人文景观、历史风俗及其他文学内容,进一步充实学生业余生活。经典阅读并非是强制性作业,而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阅读经典的意识及习惯。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全方位鼓励学生,促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时间勤翻阅书籍,但切记不可强制性要求学生“死读书”。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推荐好书,促使学生在阅读之际享受来自阅读的趣味,被经典文学作品所吸引,最终自主学习语文。

  二、初中学生在经典阅读时的相关问题

  (一)经典阅读认知不足

  目前,初中生在初中阶段需要承担巨大的学习压力及升学负担,其将精力多用在课内学习这一方面,从而忽略了课外阅读。殊不知,对学生成长及发展而言,虽然语文课程内容非常关键,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及欣赏能力。但是,由于教材篇幅较为有限,仅通过学习教材知识,难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无法满足学生对文学的追求及学习目标。所以,初中生只有通过课外阅读,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最终形成优质的语文学习能力。但目前大多学生关于经典阅读的认知,并不深刻,尤其不愿意进行课外经典阅读,因而文化素养提升受阻。

  (二)阅读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并不具备明确目标,存在随意阅读的特点。众多初中生之所以会展开阅读活动,仅是因为一时兴起,对阅读书籍要求不高,未曾严格筛选。在具体的阅读活动进行时,通常是无计划阅读、无系统阅读,甚至一些学生认为经典书籍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对这一部分书籍的阅读兴趣很低,反而对一些玄幻类的通俗小说更感兴趣。

  (三)阅读方向不理想

  如今,大多初中生欠缺对阅读书籍的品鉴能力,对阅读书籍的选择,很容易受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其阅读结构极其不合理,在阅读方向方面有所偏颇。在初中校园内,玄幻小说、言情小说、偶像小说和武侠小说更能得到初中生的认可与青睐。但是,经典文学名著却鲜有人问津。这种情况下,阅读结构严重失衡,不利于培养初中生文化素养,导致初中生无法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若想促使学生持续参加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活动,关键在于调动起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兴趣。学生对于书籍是否持有浓厚兴趣,会直接影响其后期阅读结果。为此,语文教师应通过多元手段,培养学生兴趣,选择最有效、最科学的方式激活学生阅读热情。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截取电视剧中某一片段内容,指导学生观看,鼓励学生针对书籍中的故事表达主观感受,进而深刻了解文本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把电视内容和书籍内容进行对比,令学生自主探索电视剧中未出现的场面,进而促使学生产生持续性深入阅读的热情。另外,教师也可以周为单位,挑出一节课组织学生角色朗读,结合不同环境,应用不同教学方法,促使教师根据相关情况持续探索,进而完善经典阅读教学方案,借助有效手段点燃学生阅读激情。

  (二)端正学生阅读态度

  经典阅读,主要指所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以经典的文献、文本为主要阅读对象。经典阅读,并非局限于历史名著、政治名著、地理名著,还包含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神话或历史作品。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推荐《山海经》以及《史记》。教师要落实经典阅读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令学生加强阅读体验,获得精神洗礼。即使语文教材中选择了众多经典名篇,但若想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仍需重视加强阅读数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在海量的语文经典素材中,选择优秀的名著篇章,促使学生感受语文奥妙,进而参加自主阅读活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拘限于课内文本内容,可以进一步压缩课内阅读时间,用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名著,以保证学生将课内外阅读融会贯通,在课外阅读中独立思考,逐步升华经典阅读情感。

  (三)指导学生科学阅读

  经典阅读时间较短,不能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学生只能片面了解经典阅读内容。但是,若经典阅读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学生大脑疲劳,影响最终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合理控制每天内的阅读时间,最好每天保持一小时至两小时阅读时间。关于整本书的阅读,最好要控制在一个月以内。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准备专业的笔记本,用来记录阅读体会及阅读感受。学生可以把书中的要点加以记录,同时记录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者是言语精妙之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整本书脉络,又能持续增加词汇量,夯实语文素材。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图片模型,并在语文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这样一来,既可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能动性。

  (四)指导学生内化阅读内容

  教师在设计阅读计划时,应放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关于阅读书目,要做到少而精,保障所阅读的内容具有鲜明代表性。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全方位为学生讲解不同阅读方法,如略读方式、朗读方式、默读方式以及精读方式等,为学生提供众多经典名篇,引导学生展开单项训练以及综合练习,使其熟能生巧,真正令学生在经典阅读的“质”与“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比如,在阅读《朝花夕拾》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令学生分别通过略读、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本。在略读基础上,详细阅读经典片段,通过摘抄、批注以及记录读书卡片等手段,深度挖掘阅读材料内涵,加强学生对经典书目的理解,并设置一些环环相扣的阅读学习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叫阿长?阿长和鲁迅间有什么关系?文本都围绕哪些事情描绘阿长?在少年鲁迅的内心深处,关于阿长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要怎么理解阿长的神力呢?在文本中,你都掌握了哪些描写人物形象的技巧?通过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觅答案。一些问题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无法直接得出答案,则需要学生深层次感受,而当学生找到答案,就会心生愉悦感及成就感,促使其对经典阅读充满信心,从而持续练就阅读技巧及能力,为日后阅读其他作品奠定坚实基础。

  (五)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由于初中语文课时有限,经典阅读过程中,大多需要学生自主阅读。如果教师不及时检查以及督促,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偏离阅读目标。所以,教师应善于通过多元形式,比如竞赛活动,激励学生阅读经典内容,令学生在经典阅读竞赛中,收获成就感,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对读书笔记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通过批评以及下提醒等方式,督促表现不好的学生,端正自身阅读态度。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组建经典阅读书报角,引导学生参加读书经验交流会、报告会以及读书节等活动。在经典阅读课上,教师全面展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加阅读小组,与其他同学共同阅读经典书目,在阅读过程中分享好书以及经典书籍阅读心得,促使学生与阅读内容“对话”,并且将阅读与写作衔接。最后,为了能够持续增强学生对经典阅读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可以组织经典阅读故事演讲比赛以及朗诵比赛。比如,学生可以结合《史记》展开故事演讲大赛。在学生朗朗动听的语言中,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变成了朴实的白话文,鲜活生动的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令学生跟随讲故事的人走进文本情节,深入把握经典文本。

  (六)融合多种阅读方式

  1.比较式阅读

  众所周知,经典文本与当代初中生情感体验间具有一定距离。由于初中生缺乏人生阅历,且情感体验相对肤浅,更多会对自己身边且熟知的事情产生兴趣,而很多经典文本,由于时代、生活环境与现代生活相差甚远,初中生自己阅读难以透彻理解文本中隐藏的价值。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展开比较式阅读,拉近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比如,通过同类比较,将同一类型的文本整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帮助师生全面分析、评价文本。在同类型文本间,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促进学生思考、感悟。例如,《龟虽寿》《三顾茅庐》等文章便有潜在关系,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即可将这两篇同类型的文章加以比较,探究曹操与诸葛亮的不同人物性格。通过这种比较式阅读,可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探索热情,强化其阅读兴趣。又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阶段写出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如《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均属于鲁迅先生刻画自身童年生活的作品,这两篇文本在语言文字应用习惯以及行文特点,还有“我”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方面都非常相似,可以在文本中找到蛛丝马迹。通过比较这两篇文本,可令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童年,找到隐藏的情感。

  2.体验式阅读

  体验式阅读非常契合新课改要求,它并非仅属于感官方面的认知与体验,同样关注学生经验及经历,促使学生探究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体验文本环境。语言在特定环境下应用,如果脱离了某一应用环境,单独罗列的语言意义会有所削弱。很多经典文本都会折射当时的文化背景。教师在教学之际,就应通过文本语言,促进学生想象及联想,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真挚情感,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七)使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增加学生阅读的途径

  教师需要让学生把控阅读的时间,通常在三天内,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左右是读书最好的节奏,学生若是读书时间长,则会大脑疲乏,甚至无法发挥出效果。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还可让学生阅读每本书时,在笔记本上列出该书的要点内容,把握整本书的框架与核心内容,加深理解。同时也可在班级中成立阅读小组,确保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开展阅读经验交流。教师在班级也要设置图书角,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贡献出经典书籍,便于其他学生阅读。教师是引导者、指挥者,也是参与者,可以陪学生共同读书,和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从而获得家长的赞同与支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开展经典阅读的作用,为孩子采购更多的课外读物。

  (八)鼓舞学生外出实践

  古人云,实践出真知。在学生阅读经典文章时,也需要教师鼓舞学生外出观看外界的事物,开阔眼界,并在书中寻找答案。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三国”时,可让学生在假期与家长一起到赤壁等著名三国景点游玩。在导游讲解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知识,同时也能够身临其境将书上的平面场景变成立体的景色,加深学习印象。正所谓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只有格局大,才能够在今后做更多的事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种长期投资,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

  经典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实施经典题目的阅读,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内涵,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接受文化的洗礼,爱上读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内容。阅读经典文本,对学生学好语文具有深远作用及意义。通过展开经典阅读教学工作,能切实加强阅读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思维。在具体实践时,语文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激活学生阅读热情,令学生自主阅读,并逐步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令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高效完成经典阅读任务,在经典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许红.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知识经济,2020(21):117-118.

  [2]于银年.诵国学经典品百味人生——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40-42

  [3]潘兰琴.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和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0(10).

  [4]戴兴华.国学经典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5):55-56.

  [5]石楠.初中语文古代经典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8(3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