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基于老年照护证书的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论文

2023-05-26 09:15:39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文章从瞄准岗位,调研需求;精准对标,明晰要求;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产教融合,改革教学模式五个方面论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基于老年照护证书的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文章从瞄准岗位,调研需求;精准对标,明晰要求;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产教融合,改革教学模式五个方面论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基于老年照护证书的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老年照护证书;产教融合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1]。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提出面向20个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从2015年的8.87%逐年增高到2020年的13.5%[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照护人员需求量日益增大,而“1+X”老年照护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养老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4]。“职教20条”[5]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此,产教融合视域下基于老年照护证书的中职护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本文通过调研岗位需求,精准对接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并以此为依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岗课证融通,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产教融合视域下老年照护证书融入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瞄准岗位,调研需求
(一)瞄准岗位,实施调研
本次调研对象为在笔者所在地区床位为500以上规模的养老机构中从事老年照护工作5年以上,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与老年照护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具体采用文献研究法,并结合“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同时借鉴问卷星上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相关的在线调查问卷进行调研问卷编制。调研问卷总共34项条目,分为五个维度,包括岗位需求、人才培养层次与要求、校企合作意愿与方式、岗位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调研问卷通过问卷星形式发放,发出70份,回收7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本研究克朗巴哈信度分析α系数为0.709,如表1所示。采用Excel与SPSSAU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而言,在岗位需求、人才培养层次与要求、校企合作意愿方面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统计图表,在校企合作方式、岗位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方面采用SPSSAU 22.0软件及AHP层次法进行研究,计算出均分、权重值,并利用CI值、随机一致性RI值进行一致性检验[6-8]。
(二)统计分析,呈现结果
笔者所在地区需要从事一线工作岗位且具备临床技能、多元复合能力的老年护理方向专业人才,如图1、图2所示;学历层次主要为大专学历,其次是中专学历,如图3所示。养老机构愿意参与校企合作或通过订单班培养毕业生,合作方式主要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与教学实践基地,如表2所示。岗位能力中岗位通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按均分、权重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可知首位为沟通交流能力,其次是团队协作能力与较强的责任心,如表3所示。岗位能力中岗位专业能力按均分、权重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可知首位为老年生活照护能力,其次是老年心理护理能力与老年基础护理能力,如表4所示。专业核心课程按均分、权重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可知首位为老年生活照护,其次是老年基础护理与老年康复护理,如表5所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按均分、权重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可知首位为老年护理,其次是老年康复与养老护理技能,如表6所示。
二、精准对标,明晰要求
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对标“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明晰考核要求,为“岗课证”融通提供依据。“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两项。医药卫生类的中职学生对应的考核等级为初级。根据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笔者梳理了老年照护(初级)理论考核模块9个工作领域34项工作任务及操作考核项目6个工作领域16项工作任务。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作领域三饮食照护”中理论考核有3项工作任务,且均为操作考核项目;在“工作领域四排泄照护”中理论考核有7项工作任务,其中如厕帮助、便器使用帮助、纸尿裤更换为操作考核项目;在“工作领域六清洁照护”中理论考核有8项工作任务,其中口腔清洁、床上擦浴、穿脱衣的训练、压疮预防为操作考核项目;在“工作领域七冷热应用”中理论考核有5项工作任务,其中手臂红肿进行湿热敷处理、体温测量为操作考核项目;在“工作领域八转运照护”中理论考核作为整体工作任务,其中助行器的训练作业、轮椅转运为操作考核项目;在“工作领域九急危应对”中理论考核有4项工作任务,其中气道异物的应对、手掌烫伤为操作考核项目。
三、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岗位调研结果,应通过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岗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地区需要从事一线工作岗位且具备临床技能、多元复合能力的老年护理方向专业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方面主要为大专学历,其次是中专学历。由此可知,在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可着重老年方向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如下:一是直接面向工作岗位;二是升学,提升学历层次。基于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面向模块中增添了对应行业为养老机构,主要岗位类别为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老年照护证书。通过调研分析岗位能力可知,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老年生活照护能力、老年心理护理能力尤为重要,以此为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将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目标放在职业素养目标的首位,将老年生活照护能力、老年心理护理能力培养目标放在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首位。通过调研分析校企合作意愿与方式可知,养老机构愿意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合作方式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基于此,学校可聘请企业专家为外聘教师,企业也可聘请教师为企业讲师,校企联合开发教材及合作科研课题等,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岗课证融通,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调研可知,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老年生活照护、老年基础护理等。同时,结合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可知,工作领域一涵盖的考核内容对应为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工作领域二至八涵盖的考核内容对应为护理学基础;工作领域九涵盖的考核内容对应为急救护理技术。基于上述分析,可通过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从而实现将老年照护证书相关内容融入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优化思路如下:以护理学基础课程为主,以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急救护理技术课程为辅,将老年照护(初级)理论考核模块中的9个工作领域分解到相应四门专业课程中,同时增设一门老年照护综合实训课程,并将理论考核模块的工作任务与操作考核项目整合到老年照护综合实训课程。概言之,通过课程优化设置,可实现“1+X”老年照护证书考核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
五、产教融合,改革教学模式
(一)构建教学团队
校企双方签订深化人才共同培育合作协议。在合作协议框架下,学校聘请企业专家为外聘教师,企业聘请教师为企业讲师,通过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双导师”教学团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1+X”老年照护证书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共同制定特色校本教材教学标准,联合开发老年照护实训校本课程;共建老年照护证书职业技能考核教学资源库,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建设理论考核模块,企业专家主要负责建设操作考核项目。“双导师”教学团队以开设专题报告、座谈会、企业实践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同时通过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可促进“双导师”教学团队成员的成长,提升教学团队素质,从而助力人才培养。
(二)共建实践基地
实习实训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养成渠道,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锻炼途径[9]。结合“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与专业岗位要求,校企可共同制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共建实践基地。具体而言,要按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考评点设置标准,对实习实训场地进行改造升级,更新实习实训设备,配备老年照护相关实习实训虚拟仿真软件,以形成虚拟仿真实习实训环境,建成共享且可供示范的老年照护实践基地。概言之,结合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校企要共建实践基地。
(三)改革教学模式
通过“双导师”教学团队,以校内虚拟仿真实习实训环境,校外真实工作场景为依托,采用任务导向、情景模拟等实施教学。情景模拟能够以真实场景再现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10],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具体实施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仿真学习,将9个工作领域涵盖的34项工作任务融入典型案例,以案例为载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校内虚拟仿真实习实训室完成设定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双导师”教学团队按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实施考核;第二阶段为校外实践拓展,“双导师”教学团队中的企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照护老人,并在照护老人的过程中培养尊老、敬老、爱老的职业素养,提升人际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两阶段学习后,学生考取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此可实现“1+X”老年照护证书考核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形成“岗课证融通,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结语
职业教育要发展,就需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通过调研行业企业,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可明确岗位需求,明晰“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进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岗课证融通,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所述路径,将老年照护证书融入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可有效提升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健康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2022-05-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 5248564.htm.
[2]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10)[2022-05-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2021-05-11)[2022-05-20].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0-09-17)[2022-05-2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9/t20200923_490164.html.
[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2-05-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6]周俊.问卷数据分析:破解SPSS软件的六类分析思路[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20∶233-234.
[7]韩利,梅强,陆玉梅,等.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86-89.
[8]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韩静,张晓萍,李丽,等.基于核心胜任力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3):236-239.
[10]洪汉霞.情景模拟案例在临床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评《临床护理学情境教学病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1(12):113.
